六、肝 膽 病
1.治無黃疸肝炎秘方
脾胃正氣不足,濕熱邪毒入侵,蘊(yùn)結(jié)于脾胃,影響膽汁
輸送,外溢于肌膚,則發(fā)為黃疸,如受邪較輕,濕熱對膽的
影響不大,則無黃疽,只有脅痛,食少納呆,厭惡油膩。無
黃疽型肝炎脾胃升降失常雖較黃疸型為輕,若不早治,濕熱
留戀,肝脾病久,氣滯血瘀,易轉(zhuǎn)慢性。
北柴胡2克 干白芍10克 川田七5克 牡丹皮5克 川芎
片5克 生梔子10克 廣青皮lO克 生甘草10克 薏苡米10克
淮山藥10克 大生地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一工0劑,可愈。
2。治黃疸肝炎秘方
黃疸色澤鮮明,脅痛,胸悶,食欲不振,渴不思飲,惡
心嘔吐,小便如茶,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
溪黃草15克 黑梔子lO克 大玄參15克 條黃芩lO克 天
花粉15克 干白芍lO克 粉甘草10克 廣青皮lO克 牡丹皮
5克 川芎片5克 桑枝片5克 生薏米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10劑,可愈。
3。治肝癰秘方
癰生于肝臟者稱肝癰,多因肝郁化火,肝膽不和,或濕
熱蟲積,壅結(jié)于肝,起病脅肋部隱痛,逐漸加劇,常有惡寒
發(fā)熱,肝臟腫大,腹?jié)M攣急,明顯消瘦,甚至肝臟化膿。
廣青皮10克 赤芍藥10克 牛蒡子10克 赤連翹10克 制
乳香5克 制沒藥5克 蘇銀花15克 粉甘草8克 川芎片5克
當(dāng)歸尾10克 大生地8克 黑梔子8克 蒲公英8克 敗醬草
10克 白蘞10克 天花粉10克 白芨片15克 條黃芩8克 生
.薏米l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至愈。服藥期間,忌食鵝
肉、牛肉等。
4.治肝虛秘方
肝虛,指肝的氣血不足。肝氣虛,則面少華色,唇淡乏
力,耳鳴失聰;肝陰虛,則頭痛眩暈,視物不清,眼干夜
盲;肝血虛,則面色萎黃,視力減退,虛煩失眠。本方補(bǔ)肝
養(yǎng)血,可延年益壽。
高麗參3克 白茯苓10克 當(dāng)歸身5克 干白芍10克 川
芎片3克 甘枸杞5克 粉甘草10克 石棗肉5克 淮山藥10克
鹿茸片3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6劑,可愈。
5.治肝氣犯胃秘方
肝氣偏亢,過于疏泄,影響脾胃,以致頭眩、脅痛,而
又胃脘痛,腹脹,吐酸厭食。如病情遷延,兩者較長時間失
卻協(xié)調(diào),則肝脾不和。
紅豆蔻12克 川厚樸10克 炒谷芽15克 川黃連6克 生
姜片3克 廣木香10克 炙甘草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劑可愈。
醫(yī)案
(1)吳X X:男,31歲。兩目茶黃,周身黃疸,色澤
鮮亮,胸悶,發(fā)熱,脅痛,消化欠佳。由于濕熱邪毒蘊(yùn)結(jié)肝
膽,引起悶痛,歷時數(shù)月。唇紫黃,舌苔粗厚,脈弦數(shù)。癥
屬急性黃疸型肝炎,治以清熱利濕,消除膽素泛于肌膚之紫
黃。
[處方]
溪黃草15克 龍膽草10克 竹柴胡10克 炒枳實(shí)10克 川
芎片5克 赤芍藥10克 大生地10克 條黃芩10克 廣青皮
10克 廣陳皮10克 生蒲黃5克 生薏米15克 川厚樸5克 天
花粉10克 生甘草10克 蒲公英5克 大玄參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痊愈。
(2)羅X×:男,53歲。肝病已久,脅痛,胸悶,食
欲差,周身酸,筋骨痹。近日面目周身變紫黃色,唇赤枯
焦,舌苔粗黃,口燥,脈沉伏。癥屬黃疽型肝炎,治以抗肝
毒消黃疽之劑。 .
[處方]
紅丹參5克 白茯苓10克 北柴胡3克 生甘草10克 赤
芍藥6克 廣陳皮6克 條黃芩6克 天花粉10克 溪黃草10克
蒲公英6克 生地黃l0克 黑梔子10克 牡丹皮6克 白茅根
10克 金錢草10克 綿茵陳10克 生薏米15克 小木通5克
宜木瓜10克 生蒲黃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煎服1次;連服5劑。應(yīng)
以溫湯服之。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癥狀好轉(zhuǎn),黃疸消退,精神靈敏,行
動自如,食欲增加,胸悶消除,兩便正常,雙唇赤潤,舌苔
滑膩,脈象沉伏。但肝膽余邪未卻,須養(yǎng)肝消炎。
。 [處方]
高麗參5克 紅丹參5克 白茯苓10克 北柴胡3克 生甘
草10克 赤芍藥6克 廣陳皮6克 條黃芩6克 天花粉10克
溪黃草10克 蒲公英6克 生地黃10克 黑梔子10克 牡丹皮
6克 白茅根10克 金錢草10克 綿茵陳10克 生薏米15克
小木通5克 宣木瓜10克 生蒲黃10克 赤茯苓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煎服1次。連服10劑。
應(yīng)以溫湯服之。痊愈。
(3)肖琴:女,28歲。面色萎黃,胸脅痹痛,頭眩,
目酸,唇紫,舌苔厚黃,小便赤黃,脈浮滑。癥屬黃疸型肝
炎。治以平肝逐瘀消黃疸之劑。
[處方]
紅丹參10克 溪黃草5克 竹柴胡10克 天花粉15克 廣
青皮10克 廣陳皮10克 小木通5克 生薏米15克 金錢草
10克 赤芍藥10克 川芎片5克 當(dāng)歸身10克 赤茯苓10克
粉甘草10克 大豬苓l0克
. 上藥水煎服,渣再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后,周身黃疸消除,胸悶脅痹已解,
唇赤,舌苔厚膩,六脈浮數(shù)。仍有頭昏、肢酸、腰痹。治以
平肝解毒、滋補(bǔ)壯腎之劑。
[處方]
紅丹參10克 潞黨參10克 溪黃草5克 天花粉15克 廣
青皮10克 廣陳皮10克 竹柴胡10克 金錢草10克 赤芍藥
10克 大生地10克 川I芎片5克 當(dāng)歸身10克 赤茯苓10克
粉甘草10克 大豬苓10克 淮山藥10克 川續(xù)斷8克 川杜仲
8克 煅龍骨10克 生薏米15克 干澤瀉10克
上藥水煎服,渣再煎服;每日l劑,連服10劑。痊愈。
(4)林x x:男,12歲。周身紫黃,面目尤甚,色澤
鮮明,脅痛,惡心,厭油膩,食欲差,小便似茶,舌苔黃
膩,脈滑數(shù)。癥屬急性黃疸型肝炎。治以清熱利濕之劑。
[處方]
溪黃草1S克 條黃芩10克 赤芍藥10克 黃柏10克 天花
粉10克 粉甘草10克 金錢草15克 .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痊愈。
(5)廖××:女,14歲。面部桔黃,雙目深黃,唇紫
黃,舌苔厚膩微黃,食欲不振,胸悶,惡心,嘔吐,脈滑
數(shù)。治以利濕清熱之劑,抗肝炎,消黃疸。
[處方]
大玄參10克 生梔子10克 條黃芩10克 鮮蘆根10克 天
花粉10克 粉葛根10克 赤芍藥10克 生甘草5克 溪黃草
1S克 生蒲黃5克 小木通5克 大腹皮5克 炒枳實(shí)5克 廣青
皮5克 大豬苓5克 金錢草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痊愈。
(6)馬××:男,6歲。曾住院打針服抗肝炎藥,半年
后復(fù)發(fā),醫(yī)院檢查為肝炎并發(fā)腎炎,特來求醫(yī)?;颊吒未?,
面部輕度浮腫,唇微紅,舌苔白滑,脈沉弦。治以養(yǎng)肝滋腎
之劑。
[處方]
北柴胡2克 川田七2克 干白芍3克 廣青皮2克 廣陳
皮2克 生梔子2克 干澤瀉1克 條黃芩l克 生薏米5克 川
厚樸2克 生蒲黃2克 淮山藥3克 牡丹皮1克 赤小豆3克
生甘草2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痊愈。
(7)李××:男,13歲。面色蒼黃,面目枯赤,唇赤
微黃,舌苔厚膩,脈情沉緩,六脈不及,數(shù)月來脾胃消化
差,常便泄,尿糞沾青,腹微脹滿,胃口不佳。癥屬肝虛,
脾胃寒冷,氣滯伏濕。治以養(yǎng)肝補(bǔ)脾舒胃之劑。
[處方]
明黨參10克 川茯苓10克 炒白術(shù)5克 炙甘草5克 川
厚樸5克 春砂仁3克 廣木香3克 淮山藥5克 廣陳皮3克
炒谷芽5克 川芎片2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后,神志華,面色紅潤,舌苔薄膩,
脾胃消化佳,便正常,脈和緩。但氣血欠佳,須補(bǔ)氣血健胃
之劑。
[.處方]
明黨參10克 川茯苓10克 炒白術(shù)5克 炙甘草5克 干
白芍5克 川厚樸5克 廣陳皮5克 春砂仁3克 川芎片3克
廣木香3克 當(dāng)歸身5克 淮山藥5克 炒谷芽5克 貢蓮實(shí)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康復(fù)。
(8)趙×X:男,52歲。肝痹,脅悶,消化差,呃逆
酸水已數(shù)月,面色蒼黃,唇微赤,舌苔薄白,脈緩。癥屬肝
虛,胃酸多,消化不佳,呃逆酸水,中氣虛寒。治以舒肝溫
中健胃法。
[處方]
大玄參10克 紅丹參10克 白茯苓10克 川芎片5克 炒
白術(shù)6克 川厚樸10克 廣青皮10克 廣陳皮10克 春砂仁6克
廣木香6克 炒枳實(shí)5克 炙甘草lo克 元胡5克 川黃連6克
白芍藥10克 海螵蛸10克 條黃芩5克 廣郁金10克 川楝
子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煎服。
藥湯溫服效佳。連服5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見效,肝痹消除,胃消化佳,呃逆未
再發(fā)生,食欲增。治以養(yǎng)肝舒胃之劑。
[處方]
明黨參10克 川茯苓10克 炒白術(shù)5克 炙甘草5克 川
厚樸5克 春砂仁3克 廣木香3克 淮山藥5克 廣陳皮3克
炒谷芽5克 川芎片2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后,神志華,面色紅潤,舌苔薄膩,
脾胃消化佳,便正常,脈和緩。但氣血欠佳,須補(bǔ)氣血健胃
之劑。
[處方]
明黨參10克 川茯苓10克 炒白術(shù)5克 炙甘草5克 干
白芍5克 川厚樸5克 廣陳皮5克 春砂仁3克 川芎片3克
廣木香3克 當(dāng)歸身5克 淮山藥5克 炒谷芽5克 貢蓮實(shí)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康復(fù)。
(8)趙×X:男,52歲。肝痹,脅悶,消化差,呃逆
酸水已數(shù)月,面色蒼黃,唇微赤,舌苔薄白,脈緩。癥屬肝
虛,胃酸多,消化不佳,呃逆酸水,中氣虛寒。治以舒肝溫
中健胃法。
[處方]
大玄參10克 紅丹參10克 白茯苓10克 川芎片5克 炒
白術(shù)6克 川厚樸10克 廣青皮10克 廣陳皮10克 春砂仁6克
廣木香6克 炒枳實(shí)5克 炙甘草10克 元胡5克 川黃連6克
白芍藥10克 海螵蛸10克 條黃芩5.克 廣郁金10克 川楝
子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l劑;渣再煎服。
藥湯溫服效佳。連服5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見效,肝痹消除,胃消化佳,呃逆未
再發(fā)生,食欲增。治以養(yǎng)肝舒胃之劑。
[處方]
(u)陳××:男,46歲,木工。日夜辛勞,內(nèi)積肝
傷,脅痛。 時逢暑熱,暑蒸熱盛,肝郁火,亂肝經(jīng),肝痛,
身疲。治以清肝火退熱解暑之劑。
[處方]
北沙參lO克 淡竹葉lO克 杭菊花lO克 生石膏l(xiāng)O克 桑
枝片lO克 忍冬藤lO克 赤芍藥5克 生甘草lO克 扁豆花5克
青蒿穗5克 宜木瓜5克 懷牛膝5克 漂蒼術(shù)lO克 生薏米
15克 條黃芩lO克 生蒲黃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痊愈。
(12)胡×x:女,66歲。氣血皆虛,頭?;柩?,神志
疲勞,腰酸,胸悶,胃脹,消化不佳,唇淡微紅,舌苔滑
膩,舌尖絳,脈沉伏,左關(guān)脈沉緩。癥屬肝胃氣逆,消化不
良。治以補(bǔ)肝健胃之劑。
[處方]
高麗參3克 西洋參3克 白茯苓5克 炒白術(shù)5克 川厚
樸5克 春砂仁5克 廣陳皮10克 廣木香5克 甜桔梗10克
雞內(nèi)金10克 川椒仁3克 炙甘草10克 川芎片5克 干白芍
10克 川杜仲10克 甘枸杞10克 大烏棗6枚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見效,神志清,面色華,唇潤紅,舌
苔滑膩,血?dú)獬鋵?shí)。再治以養(yǎng)肝舒胃壯腰滋補(bǔ)之劑。
[處方]
高麗參3克 西洋參3克 白茯苓5克 炒白術(shù)5克 川厚
樸5克 春砂仁5克 廣陳皮10克 廣木香5克 甜桔梗10克
雞內(nèi)金10克 川椒仁3克 炙甘草10克 川芎片5克 干白芍
10克 川杜仲10克 甘枸杞10克 淮山藥15克 芡實(shí)15克 大
烏棗6枚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煎服,溫湯服之效佳。連
服10劑,痊愈。
(i3)馬×X:男,16歲。頭頸痹酸,轉(zhuǎn)動畏縮,口嘴
喁斜,粥不能吞咽,菜不能咀嚼,面赤,唇焦,舌苔絳,脈
浮弦。癥屬肝風(fēng)火灼,經(jīng)絡(luò)痙攣,治以舒肝清熱之劑。
[處方]
青防風(fēng)3克 大玄參5克 大生地5克 赤芍藥5克 桑枝
片5克 忍冬藤5克 生甘草2克 生石膏5克 鉤藤鉤2克 條
黃芩3克 春根藤3克 荊芥穗1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l劑;連服5劑,痊愈。
(14)許×X:男,31歲。肝痛腰酸已數(shù)月,脅痹,面
色蒼黃,唇赤微烏,舌苔黃厚,脈沉緩。治以養(yǎng)肝滋腎之
劑。
[處方]
川杜仲10克 川茯苓10克 石棗肉10克 干澤瀉6克 菟
絲子10克 淮山藥15克 廣陳皮10克 威靈仙10克 熟地黃
10克 生甘草10克 生薏米10克 .
上藥水煎服,每日l劑;連服6劑,痊愈。
(15)李緒光:男,18歲,住上海新差里,紗廠工人。
脅痛數(shù)月,胸悶腹脹,食欲減退,疲乏無力,全身黃疽,色
澤鮮明,兩目尤為濃厚,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癥屬黃
疽,乃因脾胃正氣不足,機(jī)體抵抗力減弱,濕熱邪毒入侵而
發(fā)病,治以清熱利濕退黃之劑。
[處方]
溪黃草20克 黑梔子15克 赤芍藥10克 粉甘草l5克 赤
茯苓15克 粉丹皮6克 宜木瓜10克 小木通10克 白茅根
30克 川黃連6克 石決明15克 生薏米15克 大腹皮15克
金錢草1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痊愈。
(16)吳××:女,36歲。肝郁血虛,面色萎黃,頭眩
目暗,雙唇紫赤,舌苔厚膩,脈搏沉弱。癥屬肝郁血虛,治
以舒肝養(yǎng)血之劑。
[處方]
川芎片5克 白茯苓15克 川杜仲10克 石棗肉6克 當(dāng)
歸身15克 川續(xù)斷8克 熟地黃10克 炙甘草10克 酒白芍
10克 北黃芪15克 巴戟天10克 肉蓯蓉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安康。
(17)王××:女,56歲。面色萎黃,體質(zhì)瘦弱,頭
痛,眼干,唇白,經(jīng)閉,舌苔滑膩,六脈沉伏。癥屬血不養(yǎng)
肝,肝陰不足,治以養(yǎng)肝補(bǔ)血之劑。
[處方]
高麗參10克 川茯苓15克 川芎片10克 當(dāng)歸身10克 天
麻5克 北黃芪10克 老熟地10克 川杜仲10克 炙甘草10克
蘇薄荷3克 杭菊花15克 制乳香5克 制沒藥5克 威靈仙
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l劑;連服10劑,痊愈。
(18)李和炎:男,32歲?;几尾∫?年,近日來腹脹
如鼓,靜脈曲張,有腹水,脅痛,不思飲食,小便短赤,舌
苔黃膩,行動艱難,脈弦滑,癥狀危重。癥屬鼓脹,即肝硬
變腹水期,治以救肝強(qiáng)心、利水消腫之劑。
[處方]
白人參10克 紅丹參10克 大玄參10克 甜桔梗10克 川
芎片6克 當(dāng)歸身15克 茯苓皮15克 大腹皮15克 廣陳皮
10克 廣青皮lo克 生蒲黃15克 生梔子lo克 條黃芩10克
小木通10克 糙米糠20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金錢草15克 敗醬
草10克 粉丹皮6克 粉甘草10克 桑枝片15克 生薏米20克
蘿b籽10克(炒) 天花粉10克 .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見效,腹脹稍消,神志安然,小便清
長,胃納轉(zhuǎn)佳,面色少華萎黃,唇微赤,舌苔厚膩,脈搏弦
滑。仍須繼續(xù)救肝強(qiáng)心利水消腫。
[處方]
白人參10克 紅丹參10克 大元參lo克 甜桔梗10克 川
芎片6克 當(dāng)歸身15克 茯苓皮15克 大腹皮15克 廣陳皮
10克 廣青皮10克 生蒲黃15克 生梔子15克 條黃芩15克
小木通15克 金錢草15克 敗醬草15克 粉丹皮10克 粉甘草
15克 桑枝片15克 炒枳殼10克 蘿卜籽15克(炒) 生薏米
20克 生藕節(jié)20克 天花粉10克 糙米糠20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鼓脹消退,肚腹稍實(shí),食欲增加,
氣血旺盛,唇烏赤,舌苔厚膩,脈沉緩,癥狀明顯好轉(zhuǎn)。仍
須繼續(xù)治療,養(yǎng)肝補(bǔ)血,強(qiáng)心利水,逐瘀生新。
[處方]
白人參10克 紅丹參10克 大元參10克 生蒲黃15克 川
芎片10克 當(dāng)歸身15克 大腹皮10克 生姜皮10克 條黃芩
10克 生梔子15克 小木通10克 金錢草15克 敗醬草15克
粉甘草15克 粉丹皮10克 天花粉l5克 廣陳皮10克 廣青皮
10克 蘿卜籽15克(炒) 生薏米20克 生藕節(jié)20克 糙米糠
20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
復(fù)診:患者鼓脹腹水、靜脈曲張消失,面色旺,唇微紅,舌
苔滑膩,脈搏和緩,胃力增強(qiáng),活動自如,氣血調(diào)和,神態(tài)安然。
為鞏固療效,治以養(yǎng)肝補(bǔ)血、滋補(bǔ)肺腑之劑。
[處方]
高麗參10克 白人參10克 大玄參10克 白茯苓10克 川
芎片10克 當(dāng)歸身15克 甘杞子15克 石棗肉10克 生蒲黃
15克 熟地黃10克 生地黃10克 正玉桂3克 生薏米20克
干澤瀉6克 粉丹皮10克 廣陳皮10克 廣青皮10克 蘿b籽
10克(炒) 川田七6克 干白芍10克 炒谷芽lo克 炒枳殼
10克 糙米糠20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小木通10克 金錢草10克
烏豆卷20克 淮山藥15克 鹿角膠6克 粉甘草1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痊愈。
(19)邱××:男,36歲,郊區(qū)農(nóng)民,兼做泥瓦匠。面
色紫青,消瘦,唇紫烏,舌苔粗厚,胸悶,呼吸急促,肝脾
按之堅(jiān)硬,身浮腫,腹脹大如鼓,小便不利,脈沉弦。癥屬
肝硬變,即鼓脹,為腹水期。治以疏肝、健脾、補(bǔ)腎為本,
行氣、化瘀、消腫為標(biāo)之劑。
[處方]
紅丹參5克 川芎片3克 赤茯苓5克 干白芍5克 生地
黃5克 當(dāng)歸身5克 炒谷芽5克 川厚樸,克 炒枳殼3克 廣
陳皮5克 廣青皮2克 大腹皮5克 生姜皮5克 大豬苓5克
蘿卜籽5克(炒) 川椒仁2克 小木通3克 生蒲黃5克 生梔
子3克 生藕節(jié)5克 牡丹皮3克 生黃柏3克 條黃芩3克 生
薏米15克 三棱3克 莪術(shù)3克 青防風(fēng)5克 漢防己5克 生桑
枝15克 蘇銀花10克 甜桔梗10克 生甘草10克
上藥加水5碗(中號飯碗),煎存碗半溫服;渣再煎服
1次。連服5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見效,兩脅舒暢,鼓脹消失,胃腸瘀
屎排出,小便長,次數(shù)多,周身輕松,神態(tài)安然,能多食一
碗稀粥,睡眠安。四肢仍酸痛乏力,唇赤烏,舌苔厚,脈沉
緩,險惡癥情有解救之望。治以救肝敗毒之劑。
[處方]
紅丹參5克 川芎片3克 赤茯苓5克 干白芍5克 生地
黃5克 當(dāng)歸身5克 炒谷芽5克 川厚樸3克 炒枳殼3克 廣
陳皮5克 廣青皮5克 大腹皮5克 生姜皮5克 大豬苓5克
蘿卜籽5克(炒) 川椒仁2克 小木通3克 生蒲黃5克 生梔
子3克 生薏米10克 牡丹皮3克 生黃柏3克 條黃芩3克 生
藕節(jié)10克 三棱5克 莪術(shù)5克 青防風(fēng)5克 漢防己5克 生桑
枝10克 蘇銀花10克 甜桔梗10克 糙米糠10克(用紗袋包緊同
煎) 生甘草10克
上藥加水5碗(中號飯碗),煎存碗半溫服;渣再煎服
1次。日服l劑,連服10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見效。神色清,面色略紫赤,唇潤微
紅,舌苔厚滑,六脈緩實(shí),胸脅悶塞稍寬,肝脾按之柔軟,
肚腹積水排除,體質(zhì)較實(shí)。消瘦,氣血兩虛。治以養(yǎng)肝補(bǔ)脾
之劑。 .
[處方]
白人參10克 紅丹參10克 川芎片5克 赤茯苓5克 干
白芍5克 生地黃5克 當(dāng)歸身10克 炒谷芽5克 川厚樸3克
炒枳殼3克 廣陳皮5克 廣青皮5克 大腹皮5克.生姜皮s克
大豬苓5克 蘿卜籽5克(炒) 川椒仁2克 小木通3克 生
蒲黃5克 生梔子3克 生薏米15克 牡丹皮3克 生黃柏3克
條黃芩3克 生藕節(jié)15克 三棱5克 莪術(shù)5克 青防風(fēng)5克 漢
防己5克 生桑枝15克 蘇銀花10克 甜桔梗10克 糙米糠
20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大烏棗6枚 淮山藥10克 生甘草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服1劑,連服10劑,肝脾硬化解除。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后,神色華潤,唇潤微紅,舌苔滑,
脈和緩,胃口佳,兩便正常,.活動自如。治以固本托正、養(yǎng)
血滋補(bǔ)之劑。
[處方]
白人參lO克 白茯苓lO克 川芎片lO克 干白芍10克 全
當(dāng)歸lO克 川杜仲12克 川續(xù)斷10克 淮山藥10克 芡實(shí)子
l0克 干澤瀉10克 石棗肉10克 五味子13粒 宣木瓜5克
熟地黃12克 生甘草10克 生薏米20克 糙米糠
20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香砂仁2克 廣青皮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體壯安康,參加
勞動。
(20)陳××:男,58歲。脅痛,胸悶,有時肝區(qū)刺
痛。經(jīng)檢查,肝大,硬化,且有腹脹積水。面色蒼黃深重,
唇烏枯干,舌苔厚膩,神志昏沉,語言聲嘶,脈沉數(shù)。癥屬
肝硬化后期腹水,治以養(yǎng)肝抗毒、強(qiáng)心、利水之劑。
[處方] .
. 紅丹參10克 大玄參10克 白茯苓10克 川芎片5克 當(dāng)
歸身10克 大生地10克 大腹皮10克 溪黃草15克 生姜皮
10克 廣陳皮5克 廣青皮5克 蘿b籽10克(炒) 小木通10克
條黃芩6克 蒲公英10克 生蒲黃10克 大豬苓15克 漢防己
10克 生藕節(jié)15克 金錢草10克 敗醬草10克 生意米15克
干澤瀉6克 川厚樸5克 糙米糠15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上藥水煎服。應(yīng)加水5碗,煎存2碗,溫湯服之。渣再
加水4碗,煎存碗半溫服。每日1劑;連服5劑。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見效。面色稍華潤,唇烏,舌苔厚
膩,神志較清,腹水始退,食欲增加,脈搏沉緩,大便通,
小便長赤,危重緩解。續(xù)治以疏肝抗毒、強(qiáng)心、利水、健脾
補(bǔ)腎之劑。
[處方]
紅丹參10克 大玄參10克 白茯苓10克 川芎片5克 當(dāng)
歸身10克 大生地10克 赤芍藥10克 大腹皮10克 生姜皮
10克 廣陳皮5克 廣青皮5克 溪黃草15克 金錢草10克 敗
醬草10克 生甘草10克 生蒲黃10克 大豬苓15克 漢防己
10克 蒲公英10克 生藕節(jié)15克 糙米糠15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生薏米15克 干澤瀉6克 川厚樸5克 炒谷芽10克 炒麥
芽l0克
上藥加水5碗,煎存2碗溫服;渣再加水4碗,煎存碗
半溫服。日服1劑,連服5劑。 ,
復(fù)診:患者服上藥,腹水消除,面色華潤,唇微粉紅,
舌苔絳,脈沉緩。再治以養(yǎng)肝補(bǔ)血、生新逐邪之劑。
[處方]
高麗參5克 大元參10克 紅丹參10克 川芎片5克 北
柴胡5克 生甘草10克 赤芍藥10克 甜桔梗5克 廣陳皮5克
廣青皮5克 條黃芩6克 天花粉10克 溪黃草10克 蒲公
英10克 大生地10克 黑梔子6克 牡丹皮5克 金錢草10克
綿茵陳10克 生薏米15克 小木通5克 生蒲黃10克 宣木瓜
5克 赤茯苓10克 淮山藥10克 芡實(shí)子10克 生藕節(jié)15克
糙米糠15克(用紗袋包緊同煎)
上藥加水5碗,煎存碗半溫服。每日1劑,連服10劑。
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