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皮膚濕疹秘方
濕熱內(nèi)蘊,外感風(fēng)邪,風(fēng)濕熱邪聚結(jié)于皮膚所致,濕盛
則糜爛,熱盛則潮紅,風(fēng)盛則瘙癢,經(jīng)久不愈,損耗營血。
, 蒼耳子10克 土茯苓6克 蘇銀花10克 烏梢蛇10克 生
甘草6克 赤芍藥8克 天花粉6克 連翹殼8克 川黃連6克
川大黃3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至愈。
2.治濕毒流注秘方
. 濕氣郁積日久成毒,郁于肌膚,則成濕毒性皮膚病,周
身可發(fā),多見下肢。
大玄參5克 大生地8克 土茯苓10克 蘇銀花10克 赤
芍藥8克 天花粉8克 漂蒼術(shù)5克 粉甘草5克 川黃連3克
蒼耳子8克 青防風(fēng)5克 生薏米10克 小木通3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可愈。
3。治水毒秘方
由于在水田作業(yè),四肢接觸水濕,復(fù)感風(fēng)熱,致風(fēng)濕熱
之邪相結(jié),郁滯于皮膚,而以手指、腳趾縫間多見,瘙癢熱
痛,發(fā)水泡,糜爛滲液。
大玄參10克 大腹皮8克 宣木瓜8克 土茯苓15克 蘇
銀花15克 天花粉10克 青防風(fēng)10克 蒼耳子10克 生薏米
15克 赤芍藥10克 川黃連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可愈。
4..治水毒(外治)秘方
生桑葉60克 黃連須10克
上藥煎水,浸洗患處,3次可愈。
5.治蛇串瘡秘方
病發(fā)于腰肋間,患部出現(xiàn)大小如綠豆的水泡,形似蛇行
成串;泡液初呈透明乳白,以后轉(zhuǎn)為渾濁,刺痛瘙癢,潰破
可化膿。多由心肝二經(jīng)風(fēng)火,或脾肺二經(jīng)濕熱所致。
大玄參12克 土茯苓12克 冬瓜仁10克 蒲公英12克 黑
梔子10克 條黃芩12克 川黃連6克 川大黃6克 生薏米15克
火麻仁12克 北杏仁8克 粉甘草10克 大豬苓10克 赤小豆
15克 烏豆15克 蘇銀花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可愈。
6.治頭癬秘方
蒼耳子10克 赤茯苓15克 生地黃15克 赤芍藥10克 粉
甘草10克 川芎片5克 天花粉10克 赤防風(fēng)10克 羌活10克
制沒藥5克 制乳香5克 蒲公英15克 牡丹皮5克 生薏米
15克 珍珠殼15克 蘇銀花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可愈。
7。治頭(外治)秘方
蒼耳子30克 百部草30克 黃連須30克
上藥煎水半面盆,于適當(dāng)溫度時浸洗之,每日2—3次;
渣再煎洗1次有效。
醫(yī)案''
(1)洪××:女,3歲。周身發(fā)水泡樣痘,成群散布,
癢痛難忍,晝夜啼哭。面色蒼白,唇赤,舌苔厚膩,脈滑
數(shù)。癥屬天皰瘡,乃因濕熱郁結(jié),外受風(fēng)熱暑濕之氣而發(fā),
治以祛濕清熱、消毒止痛之劑。
[處方]
荊芥穗1克 蘇薄荷1克 金銀花5克 赤小豆5克 粉甘
草3克 蒼耳子3克 大生地5克 赤芍藥5克 小木通3克 條
黃芩3克 生薏米5克 . .
上藥水煎服,每日1荊;連服3劑可愈。
(2)葉小玉:女,62歲,背部生圓斑形,瘙癢難忍,
胸悶不舒,舌苔白膩,脈象沉弱。癥屬圓癬。乃由濕熱襲于
皮膚及接觸傳染所致,治以祛濕解毒、消炎止癢之劑。
[內(nèi)服處方]
紅丹參10克 土茯苓10克 生北芪10克 老熟地10克 荊
芥穗3克 干白芍6克 青防風(fēng)8克 蘇銀花l0克 赤小豆15克
宜木瓜6克 粉甘草10克 赤連翹6克 烏豆卷10克 當(dāng)歸身
6克 川芎片3克 . ,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
[外治處方]
蒼術(shù)15克 蒼耳子15克 忍冬藤15克 黃連須10克
上藥加水煎半面盆,適當(dāng)溫度時洗背部患處;每日2—
3次。
(3)杜小波:男,9歲。胸部皮膚突發(fā)紅暈,繼則出現(xiàn)
腫塊,灼熱瘙癢,且發(fā)潮熱,咳嗽。面色赤,唇焦,舌苔粗
厚,脈弦數(shù)。癥屑地游丹,乃因脾肺燥熱,風(fēng)邪襲于腠理,
風(fēng)熱壅滯,營衛(wèi)不調(diào)所致,表現(xiàn)在皮膚上,治以清熱祛風(fēng)、
消毒止癢之劑。
[處方]
大玄參lo克 白菊花10克 金銀花10克 生甘草6兗 條
黃芩8克 冬瓜仁10克 火麻仁8克 赤茯苓6克 小木通5克
生薏米15克 烏豆卷lo克 赤小豆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可愈。
(4)趙N X:男,7.歲。頭部初生小癤腫,繼而化膿潰
瘍,連接成片,如同螻蛄串穴,癢痛難忍,已歷時6個月。
唇色淡白,舌質(zhì)滑絳,脈象弦數(shù)。癥屬螻蛄癤,多發(fā)于小
兒,乃因心火熱毒所致,治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癢之劑乙
[內(nèi)服處方]
大玄參8克 大生地8克 土茯苓8克 漂蒼術(shù)3克 川芎
片3克 炙黃芪8克 當(dāng)歸身5克 白芨片8克 條黃芩5克 川
黃連5克 赤芍藥5克 小木通3克 青防風(fēng)3克 天花粉8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
[外治處方]
蒼耳子15克 土茯苓15克 黃連須15克 生黃柏15克 生
桑葉15克 白芨片15克 百部草15克
上藥加水煎半面盆,于適當(dāng)溫度時洗頭,每日1—2次。
復(fù)診:患者按上法診治后,膿水減少,潰瘍好轉(zhuǎn),癢痛減
輕,后苔淡膩,脈搏緩實,再遣精兵追擊,治以托里消毒之劑。
[內(nèi)服處方]
大玄參8克 土茯苓8克 大生地8克 蒼耳子5克 炙黃
芪8克 川黃連3克 條黃芩3克 白芨片8克 青防風(fēng)5克 蘇
銀花5克 赤連翹5克 赤芍藥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6劑。
[外治處方]
蒼耳子15克 土茯苓10克 黃連須10克 生黃柏10克 生
桑葉15克 白芨片15克 百部草15克
上藥加水煎半面盆,于適當(dāng)溫度時洗頭部。
(5)柯×X:男,7歲。兩手指縫生膿皰,刺癢難忍,
搔破后膿水流溢?;颊呔窭Ь耄秤患?,體質(zhì)衰弱,面
色蒼白,唇色淡紅,舌苔滑絳白厚,脈搏濡弱。癥屬疥瘡,
乃由疥蟲潛隱皮膚而生,治以抗菌消毒之劑。
[內(nèi)服處方]
大玄參5克 潞黨參5克 白茯苓6克 大生地6克 蘇銀
花5克 赤連翹5克 烏豆卷8克 赤小豆8克 生薏米5克 生
北芪5克 粉甘草5克 蒲公英5克 天花粉5克 制乳香2克
制沒藥2克 條黃芩3克 川黃連2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
[外治處方]
硫磺消炎膏,日涂2—3次。
(6)李××:男,10歲。面發(fā)紅疹,繼則周身皮膚灼
熱,瘙癢不絕,出現(xiàn)疹塊,面唇俱腫,微咳,頭眩,唇赤,
舌紅,脈弦滑,癥屬癮疹,即蕁麻疹,乃風(fēng)熱郁結(jié)化火,傷
及陰血,治以疏風(fēng)清熱之劑。
[處方]
荊芥穗3克 牛蒡子5克 天花粉8克 赤連翹8克 黑梔
子5克 蘇銀花8克 生甘草10克 蒺藜6克 丹皮3克 川黃連
3克 小木通5克 生薏末10克 金銀花10克 土茯苓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l劑;連服6劑,痊愈。
李開山日:此癥俗名“風(fēng)疹”,發(fā)病多以風(fēng)邪為主,郁
于肌表,使毛竅陰閉,不得宣泄,久則郁結(jié)不解,化熱化火
而傷及陰血,血中火盛則發(fā)疹,為常見皮膚病,屬于風(fēng)熱
的,疹色鮮紅,劇癢灼熱;屬于風(fēng)寒的,丘疹色白,劇癢惡
風(fēng);屬于風(fēng)濕的,疹色微紅,兼見胸悶,四肢酸重。此癥可
久發(fā)不愈,醫(yī)家用藥當(dāng)辨屬于何種類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