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題本有沒有用?這是一個問題。 沒用?為什么這么多老師和學霸都說應該做? 有用?為什么“我”做了就感覺沒用,而且問題重重? 比如,做了也效果不突出;比如,浪費了很多時間,效率低…… 經過多年的學習策略和思維方法的研究,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改錯本大部分有用,但是取決于你怎么寫、怎么用。 改錯本要生效,必須嚴格區(qū)分出改錯的類型——也就是題目的類型。這里的題目類型只用粗略分為兩類就好了——理解難度型 和特殊記憶型。不同的類型題目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記錄錯題和復習。 什么是理解難度型? 比如高考數學壓軸題,一般是函數或者圓錐曲線,這種就是理解難度型。數學是典型的理解難度型學科。 什么是特殊記憶型?生物、化學當中就有大量的特殊記憶型。比如:
全理科在理解難度型和特殊記憶型中的排序如下: 一、如何整理學習理解難度型錯題: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給他們造成障礙的是理解難度型,這種情況下,改錯本的記錄要注意: 對于理解難度型,核心在于 結構化、專題化 的改錯記錄方式,以及對應的復習方式。 很多人的問題就在于,他們的錯題本記錄得非常的 反結構化。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會導致學得很慢,理解淺,學校率大打折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必須來看看什么叫做 結構化? 結構化,就是分類和層級,就是大的系統(tǒng)框架和知識地圖的定位。 如果覺得抽象,就舉例說明。 比如,高中物理的整個知識框架結構是怎樣的?那就是: 以上6個部分就是高中物理的大結構。 如果再細分,力學部分的細化結構是怎樣的呢? 如果再細化,那就是高一的課本目錄了(力學部分主要在高一): 這就是一個高一物理所有內容的框架結構。這個目錄結構和剛才的整個高中知識結構是一樣類型的,只不過一個是橫著,一個是豎著:) 如果還要再細化呢? 再小一點的結構呢? 比如說斜面摩擦的題型,可以分為:斜面靜止、斜面運動。斜面運動又可以分為,斜面向上運動,斜面向下運動。 以此類推 說簡單一點,就是要分類、分章節(jié),要有系統(tǒng)定位。你一看到一個題目,立刻能夠意識到,
就像是一張你很熟悉的地圖一樣,你一看到就知道這個點在地圖上的哪一部分。當你改錯題的時候,最好按照這種結構化的方式去記錄錯題,形成專題。 很多人的問題在于,他的改錯是線性順序的,是非結構的。 比如一張高一物理模擬試卷,你一共錯了5道,分別是一張試卷22道題當中的第2、8、13、16、21題。第2題是關于斜面靜摩擦的,第8題是關于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第13題是天花板懸掛小球的受力分析,第16題是高空水平拋物運動軌跡,第21題是4個方向的力的合成與分解。 于是你在錯題本上改錯,也是按照這個順序抄上去的:2、8、13、16、21。 這就是非?;靵y的非結構的。因為按照這個順序改錯題,一會兒是受力分析的題,一會兒是加速運動的題,一會兒又是受力分析……非?;靵y。 很不幸,這種低效率的錯題記錄方式,正是很多學生的錯題記錄方式。 還有更惡劣的! 如果你不是高一學生,而是高三學生,那么你做一張模擬卷子,是包含了整個高中的物理內容的,如果你繼續(xù)按照之前的線性的、非結構的方式改錯題,那么你的錯題本是這樣的: 一會是電路分析題,一會兒是圓周運動的題,一會兒是電磁場的題,一會兒是受力分析題,一會兒又是電磁場的題,一會兒又變成了電流做功的題。 亂! 累! 低效! 所以,改錯本一定要按照結構化的分類方式去記錄,同一章節(jié),同一類型的題集中在一起,不同章節(jié)分開。 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一個學科肯定是要有不止一個錯題本的。尤其到了高三總復習的時候,錯題本應該有很多個,每一個主題單元分一個。即使每一本都沒有用滿,都還剩了很多,也要分開,這種時候,千萬不要節(jié)約錢——節(jié)約到死不過100元以內。 而且,每一本錯題本內部也要結構分明。比如專門準備一本力學的本子,那么,加速運動的題型從前面開始記錄,受力分析的題型從后面開始記錄!中間空著就空著,不怕浪費?。阋部梢园烟厥怆姶艑W與力學結合分析的題型寫在中間) 當然也有更好的方法,你可以使用活頁本,可以單獨買紙加頁,也可以調整紙張的位置,這個方法很好! 當然,這種改錯題的方法有些奇怪,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有些學校是老師要求建立錯題本,還要收上去檢查的,碰到你這種第1頁和最后1頁改了錯題、中間都是白紙的寫法,可能要批評你的、這種時候呢,如果老師是講道理的人,可以跟他好好說說,比如直接把我的這篇文章拿去給他看看。 反正,千萬不要讓老師干擾到你用更正確、更高效的方法學習! 這個方法對所有學科都適用,包括剛才說的偏向特殊記憶型的生物和化學。生物和化學雖然偏向于特殊記憶型,但是也有不少理解難度型的內容。比如化學里面的方程配平、化學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等,生物里的遺傳學原理、顯性隱性基因題型等。這些都是需要結構化理解的。 二、特殊記憶型題型 不過,特殊記憶型題型的改錯,更主要的不是結構化,而是特殊記憶法! 記憶和理解是不一樣的大腦功能,當然需要不同的方法。在處理特殊記憶型題目的時候,要在改錯本上突出:多顏色!配圖形!以及其他刺激醒目的方法。 比如化學上,溴Br2是紅棕色的。有學生總是把它記憶成黃色的,這個嚴格來說是錯的, 黃色和紅棕色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改錯題,你在筆記本上抄一遍“Br2是紅棕色的”,這個是沒用的。 更好的方法是,你直接拿紅棕色的筆 去抄寫上面這句話; 更好的方法是,你直接在錯題本上畫一個燒杯里面裝了Br2,然后把Br2畫成紅棕色; 更好的方法是,你在筆記本上寫下: Br—溴—銹—鐵銹—紅棕色,然后這句話也是用紅棕色筆寫的。(你要想再畫一幅畫也行) 聰明人可以以此類推。 再比如生物,這個知識點:
很多人會記錯,記成檢測 蛋白質 或者 糖類的。 不管是選擇題還是填空題,你把這句話抄在錯題本上是沒有用的,下次一樣記不住。下次再碰上了,你又開始糾結:“誒,這玩意兒到底是用來檢測什么的來著?脂肪?蛋白質?還是糖?” 正確的方法是,你在錯題本上寫下:蘇丹紅IV號—蘇丹紅燒肉IV號—脂肪 你看看,這么寫下來,是不是立刻就記住了? 上述的幾種錯題改正法,對應著 一系列記憶方法——聯(lián)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顏色刺激法等。 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記憶法可以使用,如順口溜記憶法,聲音記憶法,綜合感官記憶法等。具體的內容太多,這里就不細講了。有興趣的可以參加我的2018學習策略主題夏令營(點擊可查看完整報夏令營信息),記憶策略是其中的一部分。 另外,這些方法也不僅僅是理科能夠用,文科一樣的可以。要分析思路的就重視結構化,要記憶的突出特殊記憶法。 實際上,這已經超越錯題本的范疇,進入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范疇了。當然,這些還是學習策略當中比較淺的層次。系統(tǒng)的學習策略體系,還是要在夏令營的課程中才講得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