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巖茶也是有四季之分的,根據(jù)采制時節(jié)的不同。巖茶分為春茶、夏暑茶、秋茶和冬片。不過在武夷山地區(qū),為了確保茶葉品質,巖茶一年一般只會采摘一至兩次,也就是春茶與冬片。 顧名思義就是在春季采制的茶,武夷巖茶春茶的采摘時間,一般是在四月底至五月中旬。這段時間也是武夷山茶農(nóng)們,一年之中最為繁忙的季節(jié)。
“武夷山上生春茶,武夷溪水清見沙。含溪嚼茶坐盤石,悵惆欲趁西飛霞?!蔽湟拇翰枳怨庞忻?,四季的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好的當屬春茶。 春茶,茶樹經(jīng)歷冬春兩季的緩慢生長,厚積薄發(fā)。加上武夷山地區(qū)春季氣候濕潤,雨量充足,茶樹體內(nèi)的氮元素代謝循環(huán)作用良好,茶葉中含有豐富芳香物質、氨基酸、茶氨酸、水溶性的營養(yǎng)成分等有機化合物,所以相對于其他季節(jié)的茶葉,春茶的養(yǎng)生價值是最高的。 指的是采制于寒露之后,立冬之前的茶。武夷巖茶冬片的采摘時間集中于十月中下旬。 雖說叫冬片,但實際茶樹并未經(jīng)過冬季的寒風,主要生長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jié),光照充足,生長速度快,導致茶葉內(nèi)含有機物積累較少,品質及營養(yǎng)價值不及春茶,但采摘時氣溫較低,使得茶葉在制做前得到較好的保陳,口味獨特,其別具一格的“冬味”也受到不少茶友的喜愛。 春茶與冬片的區(qū)別在哪里? 春茶的干茶條索緊結比較粗壯,色澤烏黑或深墨綠色,嫩芽少。冬片的干茶條索相對小而松散,呈墨綠略偏綠色或墨綠與綠色混合色,有較多的的嫩芽。 春茶干香為花果香,層次豐富,香氣悠遠。但是在春季,光照弱茶葉的花青素、兒茶素含量比較少,這兩種物質是影響武夷巖茶香氣的主要物質。所以春茶的香氣會比冬片的香氣淡。 冬片的香氣比較單一,以花香為主,有清涼感。冬片的茶樹在成長期光照充足,云霧少,葉片中的兒茶素含量增加。香氣馥郁,清新沁脾。 春茶的茶湯湯色多呈橙紅色,透亮清明,口感醇厚。久泡會微有苦澀,不過品質較好的春茶可以很快的轉化掉。 冬片的茶湯湯色則多為橙黃偏綠,有輕微的濁感,不夠明亮,光澤度低于春茶,久泡苦澀味較重且不易化解。相對于春茶的醇厚,冬片由于有機物含量少,口感輕薄爽口,有茶友獨愛這種清爽的感覺。 春茶鮮葉有機物質含量高,葉子肥厚,所以葉底偏厚實。彈性佳,韌性好,且由于春茶經(jīng)過多道焙火。葉底顏色會偏深。 冬片的底子不如春茶好,所以多焙輕火,葉底顏色偏黃或偏綠。因為有機物含量低于春茶,冬片的葉底較薄。不過,由于制茶的時節(jié)光照充足,適合做青和走水,葉底有明顯的綠葉紅鑲邊。 春茶水,冬片香 雖說武夷巖茶以春茶為佳,冬片亦別具風味。各位茶友們是更喜歡春茶的醇厚幽遠,還是冬片的香高爽口呢? 【END】 掃下方的二維碼,可以領取福利哦! —— 點 擊 圖 片 閱 讀 精 彩 文 章 —— 海拔越高,能代表巖茶的品質越好嗎? 巖茶品種成百上千,為何大家只知道大紅袍、水仙、肉桂? "明前茶,貴如金" ? 對不起,武夷巖茶不湊這個熱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