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集漢印分韻》原為袁日省手稿本,后謝景卿又著續(xù)編。集漢魏印文,依韻排列。文字摹刻較近原跡。上卷收上平聲、下平聲;下卷收上聲、去聲、入聲。所收漢代印文古樸渾厚,字體鉤摹較精,具有高度的藝術水平,可作為篆刻工具書。此為清嘉慶2-8年(1797-1803)漱藝堂刊本。 此書為袁日省所撰,謝景卿得其手稿本,鑒于謬誤錯漏較多,官私印放置混亂于是,將該書因流溯源,悉為厘定,命子云生摹錄成帙,重新纂成付梓,書中所收漢代印文古樸渾厚,具有高度的藝術水平,成為印學書籍的范本。 謝景卿自序宋宣和始作印譜,元明諸名家搜羅益富,而案其所譜,皆官私印序列,未及逐字類聚排纂成書。間摹形似,或不悉依原印大小長短,俾披卷了然,得備參稽也。予直數(shù)十年來,隨見即為鈔撮,然實見鮮聞,因循未就。會安邑宋君芷山丙辰游粵,相與論列印篆,出所攜袁予三先生《選集漢印分韻》手稿,嘆未曾有。而原本編韻,尚多訛舛,官私印參錯互署,暇日悉為厘訂,并命大兒云生摹錄成秩,以供玩索。香山劉子南隅一見心賞,力任剞劂,而是書之役以竣。夫繆篆出直漢人,固與碑文款識并垂不朽。而是書分字隸韻,點畫形模,悉仍繆篆本來面目,因汏(大改不)溯源,觀其會通,不特為鐫摹家所取資,亦以補南閣校書者之缺也。其余字有未收,因就所見續(xù)增,推廣則俟諸博雅君子。 續(xù)集自序嘉慶二年春,刻《漢印分韻》既竣,竊疑漢篆不止于此,殆前人僅就耳目所及,或選擇過嚴。因檢笥中舊藏,并借諸家漢印譜計不下百卷,悉心采錄,凡點畫與前稍異及前韻未收者,復得五千字,視前集已溢千余。其中一字而多至數(shù)十,愈見古人變化無方,靈府獨辟,不拘拘說文矩矱也。間有同好錄示與雜出它書者,未見原印,概不讕入。至若字形剝蝕,離奇難辨,篆法雖精,亦從割愛,不敢逞臆見以貽誤后人。惟是搜羅未富,聞見有限,續(xù)貂之誚,知不免耳。 袁日省、謝云生,謝景卿的履歷不詳,只知道二謝是廣東南海人,云生為景卿子。是編故名思義,以漢印分韻排列,分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入聲。諸家所集漢代古銅印譜之外,集字之書當推此本為最早。(介紹參考:選集漢印分韻) 注:《選集漢印分韻》,是二卷本,又續(xù)集二卷,清嘉慶二年(1797)至八年(1803)漱藝堂刻本。八冊。半葉六行,四周雙邊,白口,無魚尾。題「袁日省予三甫原本;南海謝云生摹錄」。目錄后題「六書齋康二酉刊」。續(xù)集題「南海謝景卿蕓隱纂摹」。前有嘉慶二年謝景卿自序。續(xù)集有嘉慶八年謝景卿自序。 |
|
來自: 老劉tdrhg > 《三十三、書法/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