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小院重簾燕飛礙”,“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中國古詩詞中描寫寒食節(jié)的名句很多,詩人把對親人的掛念,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通過詩的形式表達出來。寒食節(jié)正值暮春,少不了對游春賞花的歡愉,亦少不了傷春惜春的惆悵以及對歡快、悠閑、恬淡感情的抒發(fā)。 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冷節(jié)”,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清明前兩天,是春秋時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民間有吃冷食、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等習俗,后來因為寒食和清明離的較近,所以人們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過清明節(jié)。 寒食 [唐]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書事 [宋] 趙鼎 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 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浣溪沙 [唐] 韋莊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 卷簾直出畫堂前。指點牡丹初綻朵, 日高猶自憑朱欄,含嚬不語恨春殘。 念奴嬌·蕭條庭院 [宋] 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寒食野望吟[唐]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寒食寄京師諸弟[唐] 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日作 [唐] 溫庭筠 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彩索平時墻婉娩, 輕球落處晚寥梢,窗中草色妒雞卵,盤上芹泥憎燕巢。 自有玉樓春意在,不能騎馬度煙郊。 寒食郊行書事 [宋] 范成大 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 鷺窺蘆箔水,鳥啄紙錢風。 媼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 深村時節(jié)好,應為去年豐。 鎖窗寒/瑣寒窗 [宋] 周邦彥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灑空階,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似楚江暝宿,風燈零亂,少年羈旅。遲暮。嬉游處。正店舍無煙,禁城百五。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想東園,桃李自春,小唇秀靨今在否。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 寒食雨二首 [宋] 蘇軾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