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評課”? 聽課,需要評課。聽者不同,評課自然眾說紛紜?!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評課視角、情感的好惡甚至導向等不同,評課甚至會出現(xiàn)截然不同的觀點,最低分和最高分甚至相差懸殊。 我們經(jīng)常在評課的時候,能夠聽到一種“款式”,那就是說“正確的廢話”。這種話往往連沒有聽過這堂課的人也能說,看不到一點兒的“課堂”氣息。譬如:“這堂課教學目標明確,老師能夠抓住重點”,“這課充分展現(xiàn)了老師的深厚的功力”等等,這種評課套話就如隔靴搔癢,既是對上課者的不敬,也浪費聽眾時間,于已于人,毫無益處。 那么,要如何評課呢?我們先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評課”的。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說,好課有“五個實”。這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 1.扎實的課:扎實的課指有意義的課。 2.充實的課:充實的課指有效益的課。 3.豐實的課:豐實的課指有生成性的課。 4.平實的課:平實的課指常態(tài)下的課。 5.真實的課:所有的課都應該是有遺憾的。
中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于漪在82歲高齡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當了一輩子的教師,我一輩子學做教師;我上了一輩子的課,我上了一輩子令人遺憾的課?!?/span>既如此,我們是不是一直都在為了彌補那個“遺憾”而評課議課呢? 記得原先看過程紅兵的一篇文章《學校領導如何觀課評課》,其中部分內容,正合我意?,F(xiàn)將其轉述如下:
一、看專家怎么評 1.腦中有“綱” 什么叫“綱”?“綱”就是課程標準。教師應該對課程標準有整體、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表達的是一個學科對一個特定年齡的學生應該有什么樣的學科要求。 2.胸中有“本” 胸中有“本”(即教材)的含義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對教材滾瓜爛熟。很多優(yōu)秀教師上課,幾乎不用看教材、教案,教材上的那些內容早已爛熟于心。第二是教師要真正理解、把握教材。 3.目中有“人” 教師是對學生進行教學,理應了解學生。教師要讓學生提問題,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是非常重要的。有經(jīng)驗的教師通過眼神,就能把握學生此時此刻的思維狀態(tài)。 4.心中有“數(shù)” 再好的學校,學生也是有差異的。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對學生的差異要心中有“數(shù)”。 5.手中有“法” 我曾到一所名不見經(jīng)傳的農村學校聽了一堂數(shù)學課,聽后,我非常佩服這位教師。這是農村中學的一個普通教師,他讓困難生上臺解題,讓中等生上臺糾正錯誤,讓優(yōu)秀生上臺做講解,并介紹更好、更簡便的新方法。這個教師了不起,這一招等于覆蓋了所有類型的學生。他沒有發(fā)表任何文章,沒評上高級教師,但這樣的教師是真正意義上的優(yōu)秀教師。
二、看學生怎么評 一個學生希望在課堂上聽到三種聲音。 1.掌聲 他希望聽到來自老師或同學的深刻而精辟的見解,簡便的解題思路、解題思想或解題方法。他希望自己在課堂上有所感悟。我想,學生的這個要求是不過分的。一堂課下來,連一句精彩的話都聽不到,他們會滿足嗎?但是,我現(xiàn)在聽的很多初中和小學的課都是師問生答,基本上都是教師鼓掌,孩子就跟著鼓掌,“啪、啪啪、啪、啪啪”,很有節(jié)奏感。但這種鼓掌是沒有用的,是形式上的,而不是發(fā)自內心的。 2.笑聲 他希望教師上課生動而精彩,學生有興趣走進課堂。復旦大學學生無記名投票,選出來最受學生歡迎的十大“人氣教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英漢大辭典》的主編陸谷孫教授。有人問陸教授,您的課為什么讓學生這么喜歡,陸教授說:“我每堂課一定要讓學生至少大笑三次?!?/span> 3.辯論聲 他希望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是一個進步。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心理實驗室作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思維在與別人辯論時最活躍,當然此時,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是最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