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1年的“3.15”,“瘦肉精”事件曾把雙匯推上風口浪尖,慘遭重創(chuàng)。 不可思議的是,僅僅7年時間,雙匯硬是把跌落谷底的聲譽一點點升起來,從虧損5000萬到業(yè)績飆升至500多億。 這背后的最大功臣,就是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 從勤懇的鐵道工,到狠手治人的廠長 在河南中南部,一座有著“中國食品名城”、全國六大牲畜市場之一的城市,名叫漯河。 1940年,萬隆生于戰(zhàn)亂,沒幾年父親就不在了。這個命苦的孩子,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時??恳安顺漯嚨娜兆?。 20歲,他入伍做了鐵道兵,勤勤懇懇挖了幾年隧道。 1968年,萬隆進入漯河肉聯(lián)廠(雙匯集團前身),從辦事員做到辦公室主任,隨之升為副廠長。1984年,萬隆成為漯河肉聯(lián)廠首位民選廠長。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那股勁過了就沒了。可萬隆手中的火把,卻能延綿不息好幾年。 當時,肉聯(lián)廠養(yǎng)著一群有背景的外行人,他們不干事,還時不時克扣豬肉,賣廠里的東西中飽私囊。 萬隆知道,肉聯(lián)廠要想止損轉盈,必須搞點事情。要搞事情,必須趕走螻蟻,換上專業(yè)有用的人才。 于是,一場毫無情面可言“換血”行動,在萬隆的親自揮棒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他拿掉了當時所有的副廠長以及很多不干事的人,就算是市領導的侄親,他同樣果斷。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當時的萬隆簡直是“不知死活”。其實他也怕得罪人,可他不給自己留后路,就是為了逼自己往前沖。 老和上頭對著干 上任廠長的萬隆,決心要干出一番成績。 為了改變廠里入不敷出的情況,他頂著被扣上私抬物價帽子的風險,搞議價豬收購。結果,省里面果真把他叫去談話,說他搞亂了市場。 其實,議價豬收購的動作一推出,四面八方的豬源通通被吸引過來,肉聯(lián)廠還真實現盈利了。心里有底氣的萬隆,沒等領導開口便主動匯報搞議價豬后獲得的收益,再將廠里原先每個月的巨額支出及虧損現狀作對比。 “這件事應該先打個招呼,等等上面的精神再說?!北M管如此,還是有領導對萬隆先斬后奏的行為表示不滿。 怎知,萬隆一句話就令對方無言以對:“如果上級不準搞,那可以發(fā)文件,說明企業(yè)的虧損由省公司承擔。那我立刻就停止?!?/span> 想必,當時那些領導對他可以說是“又愛又恨”的吧。其實,萬隆不止一次和上頭對著干了。 某年冬天,當地有關部門命令肉聯(lián)廠儲備好1500噸豬肉,到了春節(jié)再以高價售出。但萬隆根據自己的經驗直覺和實際調研,心里篤定地認為,到時候豬肉的價格必定不升反跌。 不過,這回萬隆選擇先聽從命令,再請來部門主管領導視察。室外炎熱難擋,室內豬肉成堆,視察的領導看見此景,竟主動命他盡快把存貨處理掉。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當年春節(jié),豬肉果真跌價。幸好,萬隆早已把存貨處理掉了,避免了損失。 其實,也不能說萬隆喜歡和上頭對著干。只是身在基層的他,可以看到更多上級領導看不到的事情,更能發(fā)現問題的本質所在。 不會疲憊的獅子 真正與火腿腸結緣,是萬隆在坐火車時看到旅客正吃火腿腸。 彼時,正直豬肉市場蕭條之際,加上出口市場因蘇聯(lián)解體而喪失活力,肉聯(lián)廠亟待找到突破口。 做火腿腸!萬隆在眾人的質疑中,硬著頭皮砸下1600萬,從日本、德國、丹麥等發(fā)達國家引進一流自動化設備,打造出全國最先進的火腿腸生產線。 1992年,萬隆當場簽了8000噸火腿腸訂貨合同;1994年8月,漯河市雙匯集團正式成立;1999年,他提出銷售冷鮮肉,改變中國生鮮肉類沒有品牌的歷史。 2005年,雙匯集團的營業(yè)額突破200億,2006年,雙匯國有產權在北交所成功掛牌;2010年,雙匯的年銷售額達到500億元!同年,集團整體上市,市值超千億! 但是,突飛猛進之后,萬隆被戳中了原本最自信也是最敏感的地方,食品安全。如開頭所述,“瘦肉精”事件令萬隆防不勝防。 自此,他下令全面提高產品檢驗標準,必須高于國家標準之上。他不惜每年增加三億元,砸下大血本,將原先對原料的抽檢,改成100%檢驗。 為了進一步抓好生豬源頭,萬隆將原先占總量2%的自養(yǎng)生豬規(guī)模,提高至30%,同時保障其他渠道的生豬品質。 幾年的時間,雙匯逐漸從陰霾中走出來。勇于改革,敢于動手,萬隆將一家從1984年不足千萬收入的地方肉聯(lián)廠,打造成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肉類供應商。 萬隆好像一只永遠閑不下來也不會疲憊的獅子,他的目標從一億產銷到十億,到了500億后他還不想休息,因為還有千億的目標在等著他。 如今78歲的萬隆看來,人生沒有什么不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