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蓬 小飛蓬,別名小蓬草、加拿大蓬、小白酒草、祁州一枝蒿。為菊科植物小白酒草的全草或鮮葉,為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熱利濕,散瘀消腫功效。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莖直立,株高50—100cm,具粗糙毛和細(xì)條紋。葉互生,葉柄短或不明顯。葉片窄披針形,全緣或微鋸齒,有長睫毛。頭狀花序有短梗,多形成圓錐狀??偘肭蛐危偘?—3層,披針形,邊緣膜質(zhì),舌狀花直立,小,白色至微帶紫色,筒狀花短于舌狀花。瘦果扁長圓形,具毛,冠毛污白色。種子繁殖。 小飛蓬為一年生或越年生雜草。主要靠種子繁殖。10月初發(fā)生,10月中、下旬出現(xiàn)高峰期,花期在次年6~9月份,果實(shí)7月份漸次成熟。 常生于曠野、荒地、田邊、河谷、溝旁和路邊,陽性,耐寒,土壤要求排水良好但周圍要有水分,易形成大片群落。 原產(chǎn)于北美洲,世界各地廣泛分布。在我國廣泛分布與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陜西、四川、貴州、云南、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江西、浙江、湖南。 小飛蓬 主要價(jià)值 別名破布艾、魚膽草、竹葉艾、臭艾、小山艾 以全草或鮮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jīng)微苦、辛,涼。 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瘀消腫。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膽囊炎;外用治牛皮癬,跌打損傷,瘡癤腫毒,風(fēng)濕骨痛,外傷出血;鮮葉搗汁治中耳炎,眼結(jié)膜炎。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絞汁滴。 小飛蓬 藥理作用 1.抗炎抗菌作用:小飛蓬可用于治療細(xì)菌性痢疾,全草醚提取液體內(nèi)外抑菌作用試驗(yàn)確定香草酸、丁香酸為主要抗菌有效成分。 2.對(duì)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小飛蓬水提物有輕微而短暫的降壓作用,可抑制心臟,增加呼吸幅度,但對(duì)平滑肌和骨骼肌無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