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歐劇變后,南斯拉夫解體,但是此地一直不能太平,尤其是科索沃問題,其一直尋求脫離塞爾維亞統(tǒng)治。而且斗爭了幾十年,最后還引發(fā)了西方干涉,轟動世界的科索沃戰(zhàn)爭,最后科索沃在西方幫助下,2008年獲得獨立。那么科索沃為何非要從塞爾維亞獨立呢?科索沃戰(zhàn)爭的本質(zhì)和過程是什么呢? 科索沃,位于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上,科索沃東、北面為塞爾維亞其余部分,南臨馬其頓共和國,西南面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黑山。整個科索沃有200多萬人口,在古代巴爾干半島的第一個塞爾維亞王國就建立在科索沃地區(qū)。因此,在塞爾維亞的心中,科索沃是其祖宗之地,民族的搖籃,那么既然是祖宗之地的科索沃為何要脫離塞爾維亞呢? 其實這還要怪奧斯曼土耳其,本來科索沃在奧斯曼土耳其時期,人口以塞爾維亞族為主,阿爾巴尼亞人很少。但是,奧斯曼土耳其在此強行改變宗教信仰,要求科索沃必須改姓伊斯蘭教,這個政策下阿爾巴尼亞人逐步接受伊斯蘭教,而塞爾維亞人拒不接受,逐步搬遷出科索沃。 于是到了二戰(zhàn)時期,這里雖然是塞爾維亞族的圣地,但是卻沒有幾個塞爾維亞人了,大部分是信仰了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而因為民族結(jié)構(gòu)的改變和宗教信仰的沖突,使得科索沃逐步想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在南斯拉夫時期,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就一直鬧獨立,最后鐵托將其升為一個自治省,但還是留在塞爾維亞的國內(nèi)。 而蘇聯(lián)解體后,南斯拉夫解體,科索沃也想獨立,而且因為科索沃地區(qū)阿爾巴尼亞人的貧困,使得在這里的塞爾維亞人都搬遷出去,此時阿爾巴尼亞人占比達到了80%以上。而塞爾維亞自然不會放棄這塊祖宗之地,于是強力的鎮(zhèn)壓,并且開始有組織的向科索沃移民,以改變這里的民族結(jié)構(gòu)。 到了1998年的時候,這里的塞爾維亞人增長到30%,這引起了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的不滿,于是沖突再起,阿爾巴尼亞游擊軍不斷發(fā)生暴亂。于是在1998年3月,塞爾維亞軍隊進入科索沃,進行大規(guī)模的平叛。但是因為手段的問題,使得在短時間內(nèi),科索沃20多萬的阿爾巴尼亞穆斯林成為難民,造成了歐洲的難民危機。 而且西方指責塞爾維亞這是在搞民族清洗,企圖奪回科索沃。于是打著人道主義的旗號,帶領北約,繞過聯(lián)合國,發(fā)動了科索沃戰(zhàn)爭。將科索沃接管,直到2008年,在西方支持下科索沃獨立,并于108個國家建交,這就是科索沃戰(zhàn)爭的本質(zhì)和過程。其實就是民族和宗教矛盾,阿爾巴尼亞人認為科索沃是他們的家園,而塞爾維亞認為這是他們的地盤是祖宗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