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1960年生于山東省濰坊市 1983年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美術系 1983至1988年在濰坊九中執(zhí)教 1988至2006執(zhí)教于濰坊學院美術學院 1993在北京畫院王明明工作室進修一年 200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碩士研究生同等學力班 2002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博士課程班師從盧沉、張立辰 2008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馮遠工作室訪學一年 現(xiàn)為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朝圣 畫家們 展覽及獲獎 2002年《走進陜北》獲中國美協(xié)《2002年中國畫大展》銀獎 2003年《陜北人之五》獲中國美協(xié)《2003年中國畫大展》銀獎 《老倆》獲《2003年全國中國畫大展》銀獎 《陜北人》《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美術作品展》優(yōu)秀獎 《給我們照一張》獲《2003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銀獎 2004年《又是一個春天》獲《2004年"菜鄉(xiāng)情"全國中國畫提名展》金獎 《快樂陜北》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較量》(合作)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姊妹》入選《首屆中國美協(xié)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普米族風情》入選《多民族題材繪畫作品展》 《三代人》獲《第二屆中國畫人物畫展》優(yōu)秀獎 《談棋論道》入選《新經(jīng)典·重提學院派--全國高等美術院校中國畫名師作品展》 《水墨人物》入選《水墨五洲--中國畫家眼中的世界《雪晴》獲第三屆全國畫院優(yōu)秀作品展覽最佳作品 2005 年《守住家園》獲“首屆中國寫意畫作品展”覽優(yōu)秀作品 2007年《邊陲小鎮(zhèn)》獲“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優(yōu)秀作品 2008年《和諧雪域》入選“中國畫藝委會全國中國畫學術邀請展” 2009年《祖孫情深》受邀參加《民生·生民——現(xiàn)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學術邀請展暨紀念蔣兆和誕辰105周年》作品展 《圣地早春》受邀參加《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 《和諧圣地》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0年,作品參加“形象水墨----中國國家畫院馮遠工作室教學觀摩展” 2011年作品參加“首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 2011年《茶馬古道》入選中國美協(xié)主辦的“天山南北中國美術作品展” 2012年《農民工之歌》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為農民工塑像”中國畫主題創(chuàng)作展 2013年,在青島美術館舉辦“樸素寫真/王珂水墨人物畫展" 回望1991 美麗的青海湖 得意不能忘形 ——談水墨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 文王珂 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受盧沉先生的“水墨構成”理念的影響,產生了強調個性,注重個人風格的繪畫面貌?!八珮嫵伞庇^念的產生,是綜合了西方現(xiàn)代主義繪畫的特色,以色彩、結構等繪畫元素,融入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其本質其實還是“徐蔣體系”的一種延伸,都是在不斷地探索中西繪畫的特點,各取所長,豐富中國畫。他的這一思想,在當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給當時的美術創(chuàng)作一片新的生機,即便是到了現(xiàn)在,這一理論依舊有著內在的涌動力,催生著很多有志青年的繪畫創(chuàng)作。 然而,這樣一種局面并不像盧沉先生時代,隨著美術學院教學的拓展,各藝術流派和觀念的的影響,美術教學過程中,造型意識、造型能力的培養(yǎng)變得不像從前那樣重視。學生們?yōu)楸荛_造型能力的不足,要么以寫意為由肆意涂抹,要么把照片用投影儀投在畫紙上,各種方法制作,加上一點構成方面的因素,就稱得上是一件創(chuàng)作了。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qū),其導致的結果必然是造型能力的缺失,在未來的藝術發(fā)展道路上,也會越走越窄。要知道畫面中人物的造型、筆墨形態(tài)的趣味以及畫面各元素的構成關系都是必不可缺的前提條件,“形”是“神”的載體,‘形’是圍繞‘神’的表達,是經(jīng)過畫家心性改造過的。沒有一個有趣味的形,‘神’的表達是很難到位的。 關于人物畫的造型,上個世紀50年代,徐悲鴻就指出了近世人物畫中所存在的弊端,并極力倡導以西畫透視之法入畫,以寫實代替寫意,改良中國畫。并在蔣兆和的不斷發(fā)展下,將人物畫的發(fā)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蔣兆和“取中國紙筆墨而施以西畫之技巧,乃求其二者之精,取長補短之意?!彼€倡導以傳統(tǒng)的白描訓練作為人物畫創(chuàng)作的基礎,從寫生出發(fā),注重描繪對象的刻畫,通過繪畫再現(xiàn)一種自然的真實。造型能力的形成,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逐漸發(fā)生并深化的,這種造型能力的形成,既承載了傳統(tǒng)筆墨中的古法用筆,又借鑒了西方寫實主義的優(yōu)秀之處,并在以后的創(chuàng)作之路上逐漸地探索出了一整套自己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理論,影響著一大批后來的學畫者,盧沉和周思聰就在其中。 以形寫神是千百年來都不曾過時的指導繪畫創(chuàng)作的理論。前輩們用盡他們畢生的心血和努力,扭轉了國畫自元代以來形成的衰頹局面,呈現(xiàn)給我們一個清晰的創(chuàng)作脈絡。我們必須認真審視水墨人物畫的來龍去脈,給社會一個向上的水墨風貌,也給自己一條能夠長期走下去的創(chuàng)作道路。(節(jié)選) 王珂 · 作品賞析 陜北小鎮(zhèn) 更多作品盡在巖暉畫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