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死后,秦國的攻伐越來越力不從心。應侯范睢推薦的重要將領有投降敵國的,也有犯通敵之罪的,這讓秦王很煩惱,應侯的心頭蒙著陰影,有不祥的預感了。 這時,有一個叫蔡澤的人在燕國混得要揭不開鍋了,他聽說這個情況后,便跑到了秦國。他放出風來:老子就是天下第一人才,來秦國就是要替下應侯做丞相的。顯然,這又是一個通過把牛逼吹爆搏上位的。應侯召見他,他一見面就把應侯教訓一頓:您怎么還不醒悟啊!是不是也要走秦國商鞅、楚國吳起、越國文仲的老路啊?!也跟他們似的,功成不知身退,最后死得超級慘?。?/p> 應侯心頭一震,但嘴上不服軟:君子殺身以成名,死得其所,有什么不好? 蔡澤講:成大功、享大名,又得善終,就像周公那樣,豈不更好嗎?您是愿做周公啊,還是愿做這三位啊? 應侯大笑,拉著蔡澤的手:哈哈,老弟啊,你說說怎么辦吧? 蔡澤講了一通道家日月盈昃與時消息的道理,然后說:您之前的仇也報了,現(xiàn)在又功成名就,得考慮下一步的打算了啊。 于是,應侯向秦王舉薦蔡澤代替自己做丞相,同時,以身體不好為由,辭官回家。最后,得以善終。 由這個故事可見,說服人的關鍵在于,用對方切身的利害,而不要指望對方發(fā)什么善心與好意。 蔡澤這個人的高明還在于,他當于幾個月的秦國丞相之后,就主動辭職了,在權力斗爭中得以保身。然后經(jīng)歷秦昭王、秦文王、秦莊襄王的更迭,直到秦始皇,依然能被信用。只是甘當配角,不在風口浪尖上出風頭了。 按:這其實是《谷園講通鑒》的文字初稿,也算是個提綱,后來決定做成視頻脫口秀節(jié)目,稿子只好全部重寫。干脆發(fā)上來與大家交流吧。 |
|
來自: 金色年華554 > 《《資治通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