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春期到更年期,大姨媽要陪伴我們走過人生一半的路程,可以說我們對她是又愛又恨,來早了、來晚了、來多了、來少了、不來了~~都是事兒。她不僅和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主要還和我們的生育能力有直接的關系。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大姨媽經常出現的6種異常狀況預示著什么? 正常月經要有2個規(guī)律 先說說什么樣的月經是正常月經呢?基本要符合以下2個標準: ● 周期規(guī)律:一般情況下月經周期是21~35天,不會這次隔1個月,下次隔2個月。當然大姨媽會受壓力、情緒甚至天氣等原因的影響,提前或者遲到3~7天都不用擔心。 ● 月經量規(guī)律:每次月經的出血量大概在20~80ml(能把一片日用姨媽巾被完全浸濕的量可以估算為20ml),不會這次用掉1包衛(wèi)生巾,下次用掉3包。如果每個月的月經量都超過80ml,且持續(xù)半年,可視為月經過多,可能會造成女性貧血。而每個月月經總量少于20ml被視為月經過少。 月經常見的6種異常情況 ?月經量過多:如果每個月的月經量都超過80ml,且持續(xù)半年。造成月經量過大的原因有:功血、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瘤、子宮內膜增殖癥、子宮內膜息肉、血液系統疾病、先兆流產等。 ?月經量過少:每個月總經量過少(少于20ml)。造成月經量過少的原因有:子宮內膜受損、卵巢功能衰退、多囊卵巢綜合征、過度節(jié)食減肥等。 ?周期過短:兩次月經間隔長期不足21天。黃體功能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可以引起。 ?周期過長:兩次月經間隔時間長期大于35天,醫(yī)學上也稱為月經稀發(fā)。但如果雖然間隔時間略長但比較規(guī)律,且出血量及出血持續(xù)時間正常,這種情況可以隨診觀察,不用特別治療。但也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內分泌方面疾病,對于這些患者可能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一些治療。 ?閉經:月經超過6個月不來,或者超過3個月經周期不來。育齡期女性先排除懷孕可能,然后才考慮其他問題,如精神刺激、垂體性疾病、卵巢早衰、顱咽管瘤等等。 ?顏色變化:暗紅色、鮮紅色都屬于正常顏色。但如果是淺紅色警惕是否有貧血可能。棕色、黑色說明經血不能暢快地流出,會在陰道停留較長一段時間從而變色,子宮內膜炎或盆腔炎可能導致這樣的情況發(fā)生。 做這些檢查明確月經不調的原因 大家應該也發(fā)現,月經不調的病因很多,我們都不能從一個癥狀上給出疾病結論,所以檢查必須要做。 ?做妊娠試驗:育齡期女性在出現月經不調時首先先排除懷孕的可能。做尿妊娠試驗(簡稱尿HCG)或抽血檢測血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更為準確。 ?B超:主要是幫助診斷盆腔有無引發(fā)月經不調的病變,如子宮肌瘤、內膜息肉、子宮發(fā)育不良、節(jié)育環(huán)位置不正等等。相對來說腔內B超更清晰,(已婚者可做陰道B超、未婚者做直腸B超。) ?測測六種性激素:在月經來潮的第2~5天去醫(yī)院抽血查六種性激素,臨床簡稱性六項,分別是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 )、孕酮(P)、睪酮(T)、催乳素(PRL)。 比如睪酮(T)高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還有催乳激素(PRL)高也會影響月經。找出導致內分泌紊亂的原因,用藥物調整激素,就可以恢復排卵和月經。如果卵泡生成激素(FSH)和黃體生成激素(LH)偏高、雌二醇(E2)偏低,就要警惕可能有卵巢功能衰退! ?診斷性刮宮、宮腔鏡等對子宮內膜病變引起的月經不調有診斷及治療雙重作用,醫(yī)生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而給出檢查建議。 當然除了檢查外,我們還要將精神壓力、睡眠情況、過度減肥等情況考慮在內,因為這些日常行為都可能影響女性的內分泌進而造成月經失調,可見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