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全身上下都很苗條,唯獨對小腹贅肉很苦惱。
吃藥、斷食、扎針、拔罐、或者用一些化學(xué)藥物,甚至直接去抽脂。辦法用盡都瘦不下去,或反彈很快。
其實,在古人對健康的定義里,就有一個輕而易舉的答案, 那就是“坐”掉它!
先說這種腹部贅肉的成因?,F(xiàn)代人往往長時間處于坐姿,且都喜歡把腰塌在椅子上,腰部的受力很大。 后背屬陽,腹部屬陰。腰部總是處于承受壓力過度的狀態(tài),腹部便會自動地增加氣血,以保持陰陽的平衡。如果平時沒有鍛煉腹部力量,那么腹部就只能靠增加一些脂肪,讓陰陽達到平衡。
也就是說,要想從根源上消除小腹贅肉,必須先解決腰部的用力問題,“糾正坐姿”就能讓陰陽平衡。
前幾年我曾經(jīng)指導(dǎo)過一些斷食養(yǎng)生營,每個人的方案都不盡相同。腹部贅肉突出的這部分人,往往婦科也有些問題。
所以她們的方案,除了正確地斷食、用藥物或手法消除任脈上的瘀滯,還有糾正坐姿: 保持坐骨的受力,而非塌在椅子上的腰受力。往往很短的時間,小腹贅肉就會明顯的減少,并且正確坐姿保持下去,還不會反彈。
所以說,”坐“掉小腹,的確簡單有效。它其實源自幾千年前《黃帝內(nèi)經(jīng)》對健康的定義:“形肉氣血必相稱也”,這是古人對健康的定義。
“平人”,健康的標準
古人在《黃帝內(nèi)經(jīng)》時期,就引入了一個關(guān)于健康的概念,叫做:“平人”。平,意即中正平和。 《靈樞. 終始篇》說:“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此中關(guān)鍵是,氣血平和、內(nèi)外相符。
具體來說,成為“平人”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條件一:氣血充足、臟腑調(diào)和。
指在不借助藥物或者任何手法的前提下,氣血充足,臟腑調(diào)和,經(jīng)脈暢通。
這樣的人,即便受到了外邪,也不用吃藥,因為身體有很大的恢復(fù)能力——自愈能力。這來源于臟腑的平和、氣機運行的通暢。
但這并不容易做到。
這句話大家都熟知:“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字面上看,似乎是在說“春困秋乏”是季節(jié)應(yīng)該具備的一些正常生理現(xiàn)象。但是如果一個人在相應(yīng)的季節(jié),有上述體感,那他一定不是一個平人。 因為春天出現(xiàn)困倦,其原因是身體的陽氣不足,升發(fā)得不夠,這也就意味著你沒有達到健康標準。
包括上次課程中說到,這個季節(jié)有些人耳朵會覺得不舒服,眼睛會覺得不舒服,即使沒有表現(xiàn)出西醫(yī)的疾病,檢查的指標也沒有問題,只要出現(xiàn)類似的癥狀,都說明這個人的臟腑不夠調(diào)和、經(jīng)脈不夠暢通。
所以說,“平人”的第一個條件,看似簡單,但大多數(shù)人達不到。
條件二:形氣相符
這一點更容易被忽略。“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指氣血不光要充足,還得相互符合,相互吻合。
這就好比一個電腦,多大的內(nèi)存要配相應(yīng)多大的硬盤,電腦才會運行的很好。如果你的內(nèi)存太小,硬盤特別的大,顯卡也很大,電腦就很容易死機,咱們的身體也是一樣的。
“糾正坐姿瘦小腹”的方法,體現(xiàn)了“形氣相符”的規(guī)律;而下邊例子嗎這種“盲目增肌”的行為,則說明了強行破壞“形氣相符”給人帶來的傷害。
《黃帝內(nèi)經(jīng)》說:“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
就是指,外在的形體和內(nèi)在的氣血相符合,這個人就很健康,但是如果不符合就容易夭折。
例如,一個人110斤,體內(nèi)有70的能量點,他怎么吃也不胖。這種消瘦的狀態(tài)(形),正好能與70(氣)相吻合,那么此時人體內(nèi)外是相符的。若是保持這種狀態(tài),即使有一些健康問題,也不會出現(xiàn)大的危機。
但是如果他想增肌,且采取了吃雞肉,吃牛肉,甚至吃蛋白粉、肌酐等健身藥物的方式,從110斤猛增到了140斤,身上的肌肉雖然練起來了,但卻沒有彈性,松不下來(不是正常“形”),能量點或許已經(jīng)低于70了,這屬于透支元氣而產(chǎn)生的,這時候人體內(nèi)外是嚴重不相符合的。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運動員看起來身體很好,平時幾乎不得什么病,卻容易猝死;很多看似肌肉發(fā)達的人,健康問題卻非常多,并且容易出現(xiàn)一些重大的疾患。
無論是減脂,還是增肌,都希望大家看清隱藏其后的健康真相,從而獲得一個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有意識地讓自己去接近“平人”狀態(tài)。
脾胃是中軸,生命力的來源
那么就普通人而言,怎么樣才能成為平人呢?平時養(yǎng)生,需要吃什么?周圍朋友都在吃阿膠膏,海參,藏紅花,冬蟲夏草,我也該吃嗎?哪些適合我?怎么判斷?
我覺得,如果不通過診脈進行判斷,而告訴所有人同樣的方法:怎么吃,怎么做,是非常難的,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一樣。
斷章取義的養(yǎng)生誤區(qū)
有人認為:春天應(yīng)該吃酸的。因為酸的東西可以入肝、養(yǎng)肝。這其實就是一種斷章取義。
《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說:“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酸瀉之,辛補之”。從字面上理解,肝的急癥,應(yīng)該迅速地吃甜味的東西來緩和它,如果肝氣有余(比如情緒容易急躁發(fā)脾氣)就吃酸的東西來瀉肝。如果肝氣不足(比如情緒抑郁的人)就應(yīng)該吃一些辛味的東西來補肝。
這段話說明,春天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點酸的。肝不足的人,天天吃酸的,就會加重他的疾病。 比如有些人一到春天就容易血壓高,據(jù)我觀察,他們往往不是肝氣有余,而是看到一些斷章取義的養(yǎng)生文,于是每天都吃酸的東西,比如吃杏、喝醋,于是引發(fā)了高血壓。
那么,想更接近平人的狀態(tài), 有沒有一種基本適合所有人的養(yǎng)生方式呢?
是,有的。那就是維持脾胃氣機升降的平衡。
基本適合所有人的養(yǎng)生方式
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相當于人體的中軸,脾氣左升,胃氣右降,帶動整個身體“運”起來。 脾胃為人體中軸,氣血左升右降
人體氣血的上升有賴于脾氣的充足 。脾氣充足,整體的氣血就可以順利上升。人就會有勁,面色紅潤,手腳比較暖和,不容易出斑。如果脾氣不左升,人可能就會面色灰白,渾身沒有勁兒。容易拉肚子、怕冷,容易出汗等等癥狀,此處只是強調(diào),關(guān)于人體氣機上升、關(guān)于升發(fā)這方面,脾是個根本。
對于人體濁氣的排出,則有賴于胃氣的平和下降。如果胃氣不降的話,比較常見的表現(xiàn)就是便秘、肥胖、臉上容易有痘痘、皮膚不好,容易打嗝(呃逆),反酸,很多的亞健康疾病都是和胃氣不降直接相關(guān)的。 我這兩周出診的時候,有相當一部分人,就因為過年期間飲食起居無度 ,造成了感冒、耳朵、眼睛或腰疼等問題,這都來源于胃氣不降造成的六腑不通。
脾胃作為人體的中軸,它是氣血升降的核心,所以中醫(yī)講“脾胃為后天之本”。這一點可以理解成現(xiàn)在醫(yī)學(xué)講的“自愈力”,以及“生命力”。 當脾胃氣機平衡時,即使受到了外界的影響,通過氣機左升右降,人體自身也能很快的修復(fù)。但是如果平衡被破壞,人體修復(fù)力也會大打折扣。此時便不得不依靠外力進行治療。并且若是治療方式不正確,還會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真正的健康不僅僅是氣血充足,更要內(nèi)外平衡。
其實何止胖瘦,像長痘,出油,色斑等,并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血不足”,“陰不足”,“有熱”等等,這些只是癥象,其根本原因還是內(nèi)外的不平衡,身體給了你一個提醒而已。 很多的亞健康或者疾病 ,在脾胃之氣恢復(fù)了正常的升降以后,都會有非常明顯的改變甚至消失。
具體怎樣恢復(fù)脾胃之氣呢?
怎樣恢復(fù)脾胃之氣
現(xiàn)代人有很多小煩惱,比如太胖、太瘦,比如長痘,出油,色斑等等。
用中醫(yī)的角度解釋為“瘀堵”、“血不足”、“陰不足”、“有熱”等等,這并沒有錯,但這些只是征象,只是身體給你的一個提醒而已,其根本原因,是身體內(nèi)外的不平衡,是脾胃氣機升降的不平衡,可以說這些問題是“吃”出來的。
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相當于人體的中軸,脾氣左升,胃氣右降,帶動整個身體“運”起來。但現(xiàn)代人卻不大“運”得起來,因為運動太少,吃得太好,導(dǎo)致了很多問題。正確地“餓一餓”,讓脾胃之氣恢復(fù)正常地升降,很多亞健康或者疾病,都會有非常明顯的改善,甚至消失。
把吃出來的疾病“餓”回去,時機正好
過年期間飲食不規(guī)律、作息不規(guī)律、運動又非常少,所以脾胃之氣沒法在正常的活動當中恢復(fù)。此時,特別適合“餓一餓”,來恢復(fù)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 “餓”是個技術(shù)活,盤點損害身體的錯誤“斷食法”
近年來,“辟谷班”、“斷食”、“輕斷食班”、“能量守恒飲食班”等斷食班很火熱,但它們真的適合中國人的體質(zhì)嗎?大多數(shù)參加的人可能都所有這個想法:即使對健康幫助不大,至少還能瘦一點。
結(jié)果很多人中途就受不了了,甚至有人出現(xiàn)心慌、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以及胃腸道的損害……得不償失。
下面說說兩種最常見的斷食法。
“辟谷”,修仙之法,不適合普通人
先說“辟谷”班?!氨佟笔潜荛_的意思,就是不食谷物。
辟谷是道士修煉修仙的方法。算是“方術(shù)”,其理同“坐禪”,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更不適合普通人。 歷代的醫(yī)家都非常反對普通人辟谷。
《靈樞·平人絕谷》強調(diào):“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難經(jīng)》說:“水谷盡,則神去”。“故安谷者生,絕谷者死”。“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不僅經(jīng)典這么說,后世有很多有名的道醫(yī)也強調(diào)普通人不能辟谷。比如對后世中醫(yī)很有影響力的一個人物葛洪說:“粒食者,生人之所資,數(shù)日乏絕,便能致命”……
要做到真正的辟谷,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1、辟谷需要一定的修為,需要“斬三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事。
2、歷史上,在辟谷期間需要服用的一些像黃精、白術(shù)、熟地這一系列的藥物。大多數(shù)是散或者粉末類的。很多流派都把它稱為“辟谷丹”。
3、辟谷很重要的法門是“服氣”?!胺狻辈⒉皇浅鴸|方、看著太陽升起來時的吸氣,那只是“喚醒”?!胺狻笔且粋€很自然的狀態(tài),是因為“內(nèi)丹已成,丹成而不饑”。并不是暗示自己不餓就不餓,而是壓根就沒有餓的感覺。
4、辟谷一般都要遠離紛擾。心境清明,不容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很多人在辟谷期間還要去上班,去開會,去炒股票……,你的心境怎么能清明呢?
如果以上辟谷條件都不滿足,就冒冒然然的去辟谷,對于身體的損傷會比較大。
“輕斷食”,適合西方人,卻傷中國人脾胃陽氣
“輕斷食”在近年來很流行,一般以七天為期限,有兩天的緩沖期,五天的主要斷食期。其間不吃五谷、肉類,只喝果汁和蔬菜汁,還有的方法是只吃青菜。
這種方法,不但不能養(yǎng)脾胃,反而對脾胃的損傷非常大。
不良后果:
1.有些人會拉肚子,甚至?xí)懦鱿窆麅鲆粯拥臇|西。很多人以為這是在排毒。其實真相是:果凍樣?xùn)|西接近于西醫(yī)所說的腸粘膜,是大傷了腸胃所產(chǎn)生的東西?;蛘咧嗅t(yī)所說的寒涼食物不化所形成的膠凍一樣的東西,是痰飲不化的表現(xiàn),并不是身體里的毒素。
2.在《重訂通俗傷寒論》里說:“胃有停飲或傷冷食,每致胸痞脘痛,俗間謂之肝氣痛,實則胃痛也。皆由多食瓜果冷酒冷菜而成?!边@是說人會出現(xiàn)胸悶,胸痛等等一系列不舒服的癥狀,不少人會誤以為是生氣導(dǎo)致。
3.斷食過程中對脾胃比較弱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因為陽氣弱,脾胃的陽氣也弱,接受不了寒涼的水果和蔬菜,吃完當下便會難受。 適合人群:
“輕斷食”或“禁食”,最初是由西方傳來的,或許適合西方人的身體,因為他們的脾胃太強大了,像西方人能吃三分熟的牛肉,在澳洲生完孩子,護士直接拿一打涼啤酒催乳,這都是中國人完全不能承受的。
所以這種“輕斷食”,絕對不適合中國人素來虛弱的脾胃。這應(yīng)該就是人種的差異。 適合中國人的“斷食法”
那么中國人應(yīng)該怎樣斷食呢?同樣,古人也早已給出了答案。
《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 ,五菜為充,五畜為益。五谷,是咱們身體最基本的營養(yǎng),能化生氣血,恢復(fù)脾胃之氣的升降。
所以中國人的輕斷食斷的一定不是五谷,而是后三樣:五果、五菜和五畜。只吃五谷,就能減輕脾胃負擔,把之前吃出來的問題,都“餓”回去。
針對現(xiàn)代人的身體,在谷類里邊,我比較推薦的是《本草綱目》里邊說的“雀麥”。實際上就是燕麥。
燕麥可以降胃氣,通六腑,去積滯。 最大的特點:充饑滑腸——《本草綱目》。 充饑是指,吃了它不餓,并且還不影響日常的活動。 滑腸是指,臟腑里邊很多的積滯,通過吃燕麥都可以排出來。
燕麥選擇
一定要選擇最普通的燕麥,而不是現(xiàn)在流行的水果燕麥、堅果燕麥。(燕麥片、燕麥米都可以)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燕麥絕對不能和牛奶同煮。和牛奶煮,它的通腑之氣就會大幅度的降弱。因為牛奶是一個很瘀滯的食物。脾胃弱的人喝牛奶之后會很難受、會吐。
2.用水煮燕麥??梢苑派倭康柠}或者少量的蜂蜜,增強它的下行降濁之力。
3.燕麥加蘋果。單純地吃燕麥時間不能過長,可以每天吃一個蘋果,既降濁氣又可養(yǎng)氣血,不耽誤上班。脾胃弱的,可以吃半個或者四分之一個。
應(yīng)象斷食行動召集令
春天正值陽氣升發(fā)之際, 這個時間段適當?shù)臄嗍巢坏珜κ萆韼椭艽?,而且對現(xiàn)有的睡眠、皮膚、咽部的不適、脫發(fā),色斑等等問題,都會有比較大的改善。因為胃氣得降以后更有利于脾氣的左升。
咱們這次的斷食活動,有別于西方的“輕斷食”,是適合于中國人體質(zhì)的斷食,起名叫“中斷食”。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恢復(fù)脾胃之氣,應(yīng)象中醫(yī)特地舉辦這種“中斷食”的公益活動,由助教老師來解答問題,大家可以在本文下方留言來報名參加。 作者簡介 |
|
來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