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你丑不怕你窮 就怕你不上心 別把窮當(dāng)作過得不好的借口!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的收入并沒有高過你,但平時穿著打扮,看著就是比你時髦,還顯得比你有錢! 到底怎么做到的?! 看完下面這群人的故事,你就會知道答案。 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你知道他們頻頻獲得 BBC、CNN、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的報道,有人為他們拍攝紀(jì)錄片,還參演了不少 MV、廣告嗎? CNN ▼ BBC ▼ 最近還上了漫威電影《黑豹》 原聲帶首發(fā)單曲《All The Stars》MV ▼ 你知道這群身穿萬元級大牌、看起來像明星或時尚博主的人,月薪只有兩三百美元(不到兩千元人民幣)嗎?
他們,就是生活在剛果共和國農(nóng)村的 La Sape (薩普協(xié)會)成員,被稱為 Sapeur 或 Dandies。
這群非洲小哥穿這么奢侈,到底什么來頭?
想要在剛果偶遇衣著艷麗的 Sapeur,最好是在周末上街溜達(dá)。
為啥?因為周末才是他們出門嘚瑟的日子!
一大清早,他們就開始捯飭起來了。 抹上香波,來個清爽的淋浴澡。擦干身體,再把頭發(fā)梳成大人模樣。 挑出衣柜里心水的西裝穿上,佩戴精心挑選的領(lǐng)帶手表,蹬上擦得锃亮的皮鞋,最后再噴上珍藏的古龍水。 推開門,叼著雪茄拄著手杖,氣宇軒昂地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即便剛從低矮破敗的棚屋走出來,也絲毫不影響他們的自信。
因為不管走到哪,都能感受到路人羨慕的目光、聽到此起彼伏的歡呼:
'The king of colors,the god of clothes,the god of SAPE!'(色彩之王,穿搭之神,薩普之神?。?/span> 這時候的他們,感覺自己就站在世界中心,沒人能比他們更牛逼!
像這樣的 Sapeur,在剛果境內(nèi)有多少?
起碼有 6000 個。
以剛果河為界,分為布拉柴維爾和金沙薩兩派。
這兩派有什么區(qū)別呢?布拉柴維爾傳統(tǒng)保守,金沙薩大膽前衛(wèi)。
但他們都有一樣的原則:身上再花,堅決不能超過三個色兒!
站 C 位的老兄 屬于只穿蘇格蘭裙的小團(tuán)體 Piccadilly ▼
這兩派都覺得自己的風(fēng)格最好看,誰也辯不過誰。
怎么辦呢?他們就定期聚集在“Le Main Bleu”酒吧,舉辦非正式的時裝比拼。
人聚得差不多了,就有人迫不及待走到場地中央,開始“尬衣服”。 掀開筆挺的西裝,假裝不經(jīng)意地露出內(nèi)襯的 logo、馬甲上的大金鏈子;抬手看一看時間,順便秀秀腕上的勞力士;即興地轉(zhuǎn)上兩圈,展示自己巧妙的搭配……
有人不服?那就趕緊接著上。 只見人人摩拳擦掌,氣氛甚是熱烈。 沒選出本場穿得最貴最時髦的人,這 Battle 就別想停。
看這個走位風(fēng)騷的廣告 感受他們的日常 ▼
有人就要問了:那這些人平時都是做什么工作的?怎么能每周末都這么玩?
你絕對想不到,他們所展現(xiàn)出來的風(fēng)光,跟真正在過的日子一比,簡直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脫下了艷麗的服飾,他們就是普通的出租車司機(jī)、建筑工人、農(nóng)民、街邊小販甚至無業(yè)游民。 在平均年收入才 100 美元的剛果,他們買一雙三千多美元的 LACOSTE 鱷魚鞋,就能抵得上剛果的國民總收入了。
那他們哪來的錢買衣服?
沒錯,他們是沒錢,但想穿漂亮衣服,辦法多得是!
自己沒有,爸爸叔伯二大爺總有點壓箱底的硬貨吧? 這家借個外套那家借條褲子,總能湊出一身牛逼造型。嘚瑟完了還得清洗熨燙,收拾好了再給人送回去。
有在國外賺錢的親戚就更棒了。 平時跟人好搞關(guān)系,興許人家思鄉(xiāng)情一上來,能往家里寄一車大牌衣裳。
不過大部分的 Sapeur 想買名牌衣服,還是得靠信用卡或者跟親朋好友借點兒。 實在沒辦法先享受了,就勒緊褲腰咬著牙一點點存起來再買。 難道就沒有人買fake充大牌嗎?
每一個Sapeur都敢挺直腰桿回你一句:“沒有!”
為啥?
因為穿了假貨,不單褻瀆了 La Sape 的信仰,連路邊乞丐都會唾棄你,協(xié)會更是分分鐘把你除名。
所以就算衣服比地皮貴、買一件得攢兩年的錢,那又怎么樣? Sapeur 就得有 Sapeur 的樣兒! 在 Sapeur 心里,他們就是優(yōu)雅紳士的代表,必須遵循大家引以為傲的道德準(zhǔn)則。
他們必須反對暴力,反對種族劃分。不嗑藥不酗酒不吃軟飯,更不能養(yǎng)情婦,得像個紳士一樣為人處世。因為衣服把整個人約束起來了,必須要時刻保持端正筆直,一腳踏兩船是會跌進(jìn)水里的。
“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可千萬丟不得!”
要問 La Sape 的起源,還得從 19 世紀(jì)說起。
一百多年前,歐洲殖民者剛踏上非洲大陸的時候,剛果人民還都是舉止粗魯、衣不蔽體的原始族群。雖然你現(xiàn)在可能覺得他們還是這樣。
對于精致的法國人來說,要收服這些沒見過世面的人太容易了。 甚至都不必給錢,送幾套穿膩的名牌衣服,就能得到一群忠心耿耿的家仆。
剛果人興奮啊——咱也有機(jī)會穿得像上等人一樣啦!
他們還約好每周日相聚,就為了展示這些愛不釋手的華服。
這種裝逼精致奢華的著裝習(xí)俗,也一直延續(xù)了下來。
但到剛果獨立以后,想穿名牌衣服就沒那么容易了。
總統(tǒng)蒙博托發(fā)了話:“還愛不愛國了?你們那些洋玩意兒都收起來!從今以后,只許穿咱們的傳統(tǒng)服飾 abacost,別的都不行!”
abacost 長啥樣? 長這樣 ▼ 大伙兒不干了:憑啥?不舒服又不好看,還不如我淘來的二手 Gucci 牛逼!
這里頭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歌手 Papa Wemba。
從小就眼紅自家老爺子的漂亮西裝,好不容易長大能穿了,你給我下禁令?
那哪成?這絕對要反抗啊!
他不單日常穿,演出穿,還組建了 Société des Ambianceurs etdes Personnes élégantes,即薩普協(xié)會(La Sape),帶著大家一起穿。
盛裝出街的他們,走到哪都要喊上一句口號:
“White people invented the clothes, but wemake an art of it.”(白人創(chuàng)造了這些衣服,但我們把它們穿出了藝術(shù)。)
什么意思?
別看穿的是西方的衣服,可我們穿得比歐洲人牛逼??!
想想當(dāng)年的反殖民領(lǐng)袖 Andre Grenard,不也是穿著考究的服飾,帶領(lǐng)人民向殖民主義和不平等待遇宣戰(zhàn)嗎?
多名正言順!
最后政府沒轍,也只能隨他們?nèi)チ恕?/span>
結(jié)果你猜怎么著?今天的 Sapeur 所帶來的影響,可比政府的政策管用多了。
怎么說?
剛果這地方不單窮,還特亂。街上的人一言不合就能吵起來,一急眼拳頭亂飛不帶商量。
但這里頭一定不會有 Sapeur。
為啥?因為他們有戒律在身啊。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幫忙拉架勸架、緩和局勢。以至于剛果人民一見到 Sapeur,比見到人民警察還激動。
而身為長輩的 Sapeur,也會時時教育后代注意衛(wèi)生、定時理發(fā)、穿著得體,傳承他們心中至高無上的薩普精神。
“既然生活在一個隨時可能見上帝的國家,為什么不穿自己最喜歡的衣服,做最喜歡的事,好好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連剛果都能有這么一批為夢想不接奮斗的人,你還有什么理由為現(xiàn)狀哭慘呢?
不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是因為缺乏了想象力,才讓你精神物質(zhì)都貧窮了。
別把貧窮當(dāng)做你過得不好穿得丑的借口!
“你沒錢的時候,都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主編|蟬爺 撰稿|Chihyan 圖片|網(wǎng)絡(luò) 微博|cicadahood蟬市集 Instagram|cicadahood |
|
來自: 老CK > 《調(diào)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