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木匠出身,學芥子園畫譜,后為鄉(xiāng)人寫真自成一體,之后學八大山人、石濤、徐渭,受八大影響最大。徐悲鴻,西洋留洋出身,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shù)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chuàng)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按道理說,兩人的畫風不同,對畫的理解也不同,應(yīng)該是最不同的人,但卻成了一對忘年交好友,傳為藝術(shù)界的一段佳話。 從古代以來,文人間彼此相輕,常常會因一些小事使口誅筆伐,論戰(zhàn)不斷。民國時期的畫壇,風氣亦是如此。就連一向與世無爭、只安心畫畫的齊白石,也難逃被人辱罵的命運。被罵的次數(shù)多了,齊白石還專門繪制過一幅自畫人物像,畫中描繪一位老人正襟危坐,冷眼側(cè)目,唯以右手伸出兩指指向畫面一側(cè),配合畫中所題“人罵我我也罵人”,讓人感覺幽默之余又頗多諷刺。 齊白石人物畫 雖然這些事情體現(xiàn)出民國畫壇相對自由、寬松的風氣,但卻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比如中國畫壇著名的兩位大師——徐悲鴻,齊白石,一位致力于改良中國畫的中西融合型畫家,不惜自身前途和聲名,敢于同北平國立藝專的國畫教師決裂;一位從繼承傳統(tǒng)中創(chuàng)新的保守型畫家。兩位藝術(shù)家對中國畫的理解、追求和探索方向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按照常規(guī)理解徐悲鴻與齊白石是根本走不到一起的。兩人卻在1928年初識時一見如故,從此結(jié)為莫逆之交,一直持續(xù)到1953年徐悲鴻突然辭世,長達25年的友誼,成為中國美術(shù)史上的一段佳話。 齊白石 1928年,齊白石剛剛在北平站穩(wěn)了腳跟,此時的他剛剛經(jīng)歷了自己在藝術(shù)上的“衰年變法”,獨創(chuàng)的大寫意畫風雖然仍受到一些人的質(zhì)疑,但卻在市場上漸漸被人認可。這一年,風華正茂的徐悲鴻留法歸來,受聘擔任北平大學藝術(shù)學院院長,此時的徐悲鴻風頭正勁,大膽提出革新中國畫的主張,在他眼里陳陳相因的北平畫壇太需要改變了,所以徐悲鴻在見到齊白石的畫后大為心折,對齊白石敢于突破自我,堅持藝術(shù)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魄力更是敬佩不已。 徐悲鴻與齊白石合影 徐悲鴻親自到跨車胡同齊白石的家中拜會,兩人初次相識便因共同的藝術(shù)旨趣和革新精神結(jié)為知己。徐悲鴻還力邀齊白石出山擔任北平藝術(shù)學院的教授。面對徐悲鴻的邀請,齊白石在心里卻猶豫了,自己年事已高,又是鄉(xiāng)間木匠出身,能教的了洋學生嗎?面對齊白石的顧慮,徐悲鴻反而“三顧草廬”,白石老人也被徐悲鴻的執(zhí)著和真誠所打動,答應(yīng)去擔任教職。 白石墨妙冊(其二)十一開之一 齊白石 33×47.8cm 紙本設(shè)色 1948年 徐悲鴻紀念館藏 當時京城畫壇門戶之見深重,木匠出身的齊白石也多受人排擠,而徐悲鴻敢于在執(zhí)掌藝術(shù)學院期間起用眾所爭議的人才出任教職,魄力可見一斑。而在孤寂的藝術(shù)探索生涯中,齊白石也為自己能擁有徐悲鴻這樣的藝術(shù)知己而老懷欣慰。齊白石曾欣然賦詩“我法何辭萬口罵,江南傾膽?yīng)毿炀?,以此感佩徐悲鴻的知己之慨?/p> 齊白石幼子托付徐悲鴻 盧溝橋事變后,北平淪陷。齊白石辭去藝專教職,深居簡出,甚至停止賣畫以拒絕日偽人員的騷擾。烽火連天的戰(zhàn)亂阻隔了徐、齊兩人的相見,徐悲鴻心中既感佩老人的氣節(jié),又時時刻刻惦念著他的安危。常常在百忙之中去信問詢老人的身體和生活近況?!皝y離阻我不相見,屈指翁年已八旬。猶是壯年時盛氣,必當八十始為春。”一首徐悲鴻的自作七言詩也道盡了他對老人的思念與敬重。 石墨妙冊(其二)十一開之四 齊白石 33×47.8cm 紙本設(shè)色 無年款 徐悲鴻紀念館藏 1938年的夏天,已經(jīng)78歲的白石老人喜得貴子,取名良末,意為最后一個兒子。此時的徐悲鴻遠在千里之外的桂林籌辦抗日賑災(zāi)畫展,他在聽聞這個消息后也為老人高興,欣然揮毫一幅《千里駒》寄贈齊白石作為賀禮。而白石老人收到徐悲鴻的賀禮后,也是精心繪制了《墨蝦》小冊回贈老友。 多年后的一天,齊白石牽著這位幼子的手來到徐宅拜訪,向老友徐悲鴻表露自己的托孤之情。據(jù)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回憶說:“當時齊白石先生說自己年事已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小孩,希望悲鴻能在自己百年之后對幼子多加照料?!蹦魏卧旎耍三R白石小32歲的徐悲鴻突然病逝,走在了齊白石的前面,令人唏噓不已。 會間相聚成訣別 1953年9月23日,全國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徐悲鴻擔任執(zhí)行主席并主持會議,齊白石也是參會代表之一。會議結(jié)束后,徐悲鴻攙扶著白石老人一起在懷仁堂門口等車,兩人親切地敘談著。未料當晚徐悲鴻便因過度勞累而導致腦溢血復(fù)發(fā),三天后病逝于北。 徐悲鴻去世后,齊白石身邊的人考慮當時老人已是93歲的高齡,而且他又與徐悲鴻的感情深厚,不敢將這個消息告訴他。每當老人問起,大家便謊稱徐悲鴻出國公干了。徐悲鴻紀念館收藏著一件徐悲鴻、齊白石合作完成的作品《斗雞圖》,畫中左側(cè)為徐悲鴻題跋:“丁亥小除夕停電之際,暗中摸索,為劉金濤君糊窗,悲鴻漫筆?!碑嬅嬗覀?cè)為齊白石題跋“九十四歲白石補石并花草”,白石老人在兩只公雞的下方補畫了石頭和叢草,也就是說94歲的齊白石在補畫這幅作品時,徐悲鴻已經(jīng)離世了,這幅作品是兩位至交好友在陰陽相隔的情境下合作完成的。
到1956年,齊白石才得知好友徐悲鴻去世的消息,他匆匆趕到自己曾無數(shù)次到訪的徐宅,卻看到門前熟悉的“徐宅”已經(jīng)換成了“徐悲鴻紀念館”的牌子。齊白石站在徐悲鴻的遺像前深深鞠躬,沉默良久才開口:“悲鴻先生,我來看你了,我是齊白石啊……” 齊白石印章 齊白石有一方印章《知己有恩》,在印章的邊款上他刻道:“予有知己二三人,其恩高厚,刻石記之?!泵鎸π毂欉@位比自己小了三十多歲的忘年交,齊白石心中常懷感恩之情,也多次對身邊親友感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p> 大國盛世公眾號 識別圖中二維關(guān)注公司官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