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和減肥一樣,是個永恒的話題。 之前我習慣于大段時間的密集式工作。比如從大學時代開始,每天晚上6點到10點準時坐在圖書館。到了后來每天下班回家后,晚上8點到11點都會繼續(xù)工作或者讀paper。但最近的1年,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每天要照顧一個小寶寶,白天幾乎沒有了任何空閑時間。后來我意識到,我面臨的不是沒有時間的問題,而是時間碎片化。因此合理的利用時間就很有必要了。除了媽媽黨,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面對著時間被打碎的問題,上學上班的路上和堵車時;上學時課程不緊湊,半天可能就1-2個小時的課,但剩余時間卻什么都沒有做;上班比較清閑,想學點新知識,卻總覺得沒有時間,但晚上回頭想想,白天也沒有忙什么。 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我利用時間碎片時間的方法。 1)首先,要有一個單一且明確的目標。 如果你像to-do-list一樣,列了很多目標。但是一會看書,一會背單詞,一會又想出去跑步,那什么都做不好。不如選擇一件事情,堅持做下去。 我有次在機場買了本英文散文,每篇都是幾百字的小隨筆。最近開始拿出來看,就利用白天看孩子的時間。娃坐著玩的時候我就看兩段,他一爬我就要把書丟下跟著爬。。。沒有想到的是,一周的時間,這本被我擱置了一年多的書竟然看完了。 2)其次,明確碎片時間段。 如果你是上班上學族,那么你一天大部分的碎片時間都是可以提前預知的,通勤時間或者沒有課的空隙。明確每天的時間段,一個月或者幾個月積累下來,就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3)最后,確定碎片時間段內要完成的任務。 碎片時間當然瑣碎,但是我們的思維不能跟著一起零碎。明確完時間段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的在小段時間內插入固定的任務。每天的任務種類不要太多,1-3個最好。如果你要背單詞,那就利用一切空閑的時間只背單詞?;蛘呱衔绫硢卧~,下午看一本書,都可以。切記要保證思維的連貫性,不要讓過多的任務使生活更加凌亂。 一段時間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空隙和零碎的時間中完成任務,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生活習慣。如果你還沒有養(yǎng)成這個習慣,下面這些方法可以給你點提示。
類似的tips還有很多,多嘗試,靈活的調整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一段時間過后,你會發(fā)現(xiàn)真的比以前多完成了很多任務。積累的力量是強大的。 |
|
來自: 毛毛蟲_Clair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