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西漢<咸陽>、東漢<洛陽>): 兩漢時期是當(dāng)時世界上一個偉大的一段歷史,共經(jīng)422年,成為東方第一大帝國,與西羅馬并稱兩大帝國,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首次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開通了東西方貿(mào)易的通道,中國從此成為世界貿(mào)易體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崛起。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yuǎn)播,外族開始稱呼中國人為“漢人”,而漢朝人也樂于這樣稱呼自己,“漢”從此成為了偉大的中國華夏民族的永遠(yuǎn)的名字同時深深影響著多少代兒女。 漢朝皇帝稱謂生卒年份(公元)謚廟稱謂評價: 西漢·劉邦前256—前195漢高祖白蛇起義、楚漢之爭、建立大漢、豁達大度,從諫如流。 西漢·劉盈前211—前188漢惠帝至孝至仁、上乘父制,下盡職守、為文景之治建立基礎(chǔ)。 西漢·劉恭?—前184漢前少帝呂后所立、又為其所害、終生無政治績效、罷黜而死。 西漢·劉弘? —前180漢后少帝呂后所立、蕩滌諸呂時因非惠帝孫而被陳平等人廢黜。 漢高祖劉邦 西漢·劉恒前203—前157漢文帝與民休息、輕徭賦薄、推漢走向鼎盛奠定根基。 西漢·劉啟前188—前141漢景帝平亂固權(quán)、清靜恭儉、發(fā)展教育、打擊豪強、文景之治。 西漢·劉徹前156—前87漢武帝雄才武略、空前政為、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史上數(shù)個第一。 西漢·劉弗前94-前74漢昭帝承接父業(yè)、四夷來朝、中興穩(wěn)定、后因多病不治而死。 西漢·劉賀前92—前59漢廢帝荒淫無度、不顧社稷、霍以不看重任而在位27天被廢。 漢文帝劉恒 西漢·劉詢前92─前49漢宣帝巫蠱之禍、霍光擁立為皇、實現(xiàn)昭宣中興、清除霍氏。 西漢·劉奭前74─前33漢元帝純?nèi)蔚陆?、尊崇儒學(xué)、昭君初賽漢匈言和、西漢轉(zhuǎn)弱。 西漢·劉驁前51—前7漢成帝湛于酒色、荒淫無道、不理朝政、趙氏亂內(nèi)、外家擅朝。 西漢·劉欣前25—前1漢哀帝有治國之志無治國之才、斷袖之癖、王莽篡位西漢沒落。 漢武帝劉徹 西漢·劉衎前9-6漢平帝一國之君無奈于王莽之陰險、迫取王莽女、后被王莽害死。 西漢·劉嬰4-25孺子嬰嬰繼位時,莽攝政,無實際權(quán)力多為傀儡。 新朝·王莽前45-23建興帝代漢建新,推行新政,統(tǒng)治末期,天下大亂,被更始軍攻入長安,死于亂軍之中。(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quán)旁落的情況下,王莽乘機竊取大權(quán)。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史稱新莽。朝代僅茍存15年,因改革失敗,隨之破滅) 西漢·劉玄?—25自稱皇族后裔,欲恢復(fù)漢朝,更始帝才智平庸、性格懦弱、一繼任即沉醉于宮廷生活。 東漢·劉秀前6年- 57光武帝平亂王莽、興建太學(xué)、提倡儒術(shù)、尊崇節(jié)義、可算賢明君王。 東漢·劉莊28-75漢明帝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quán)柄、權(quán)不借下、高不遜色。 東漢·劉炟58—88漢章帝倡導(dǎo)儒學(xué)、厚德行政、創(chuàng)明章盛世、放縱外戚而轉(zhuǎn)危。 東漢·劉肇79—106漢和帝掃平外戚竇氏奪回政權(quán)、親民寬政對外修和、英年早逝。 光武帝劉秀 東漢·劉隆105——106漢殤帝中國帝王中即位年齡最小、壽命最短的皇帝(百日皇帝)。 東漢·劉祜94—125漢安帝掌權(quán)后與鄧氏爭權(quán)、但委政于宦官,無所不為死于巡游。 東漢·劉保115—144漢順帝毅七月死、政變繼位、宦官亂政、民不聊生、十九而死。 東漢·劉炳143—145漢沖帝終年三歲、宦官外戚亂政、朝廷腐敗、九江暴亂、無為。 東漢·劉纘138—146漢質(zhì)帝帝幼伶俐、繼位未年、梁翼專權(quán)后被其以毒而害、九亡。 東漢·劉志132—167漢桓帝偶然為帝、外戚宦官、放姿縱惡、百般無奈、無功而終。 東漢·劉宏156—189漢靈帝政治黑暗、社會混亂、黃巾起義、官宦為王、一生無為。 東漢·劉辯176—190漢少帝何家掌政、董卓廢之、行為輕搖無帝之威儀、卓害其死。 東漢·劉協(xié)181—234漢獻帝亂世之帝、形同虛設(shè)、董卓死后曹代劉政、庸碌一生,漢亡。 漢獻帝劉協(x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