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寶鑒》里有一段話:“心安茅屋穩(wěn),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div> 我們這個心平常都是相對的,患得患失,心猿意馬,始終沒有停過。心能夠安定下來,即使住在茅蓬里,也勝過七寶宮殿;雖然吃的是粗茶淡飯,卻津津有味。 白居易曾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心安是歸處。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心聲,心清了才能照見萬物的本性。人生是一場相逢,又是一場遺忘,最終我們都會成為歲月里的風景。走,只為給自己找個方向,哪怕失敗一萬次,如果活著,就得往前走。人在路上,夢在心里,希望在遠方。 心若不安,人就永遠不會有“穩(wěn)”的感覺,而心中的欲望太強,就永遠無法過那種即使咀嚼菜根,也能津津有味的生活。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安心于樸素寧靜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簡靜的瀟灑從容。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總會有坎坷和崎嶇,無論多艱難困苦,記得別讓心背負太重,在這喧囂塵世,紛擾紅塵里,心安便是歸處。 世間事復雜難明,如何才能識得世法的真相,而在混亂當中保持清明呢?如同清澈見底的池水,無染無波,便能直透池底風光。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擁有一顆沒有動亂,無有爭執(zhí),寧靜安詳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來面目。 給心靈尋一份安暖,給自己尋一方晴空,緣來時記掛在心,緣去時讓往事隨風。寵辱不驚,靜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觀天空云卷云舒,只因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
|
|
來自: 昵稱41082923 > 《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