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至于說嫁了不愛自己的男人,需要明確的是,大家都想找條件好又肯對自己好的的另一半。但能找到什么條件的配偶,基本上取決于自己的身價。找的男人無論是條件不好,還是不肯對你好,大概因為你自身條件還不夠好,當然也許是硬件,也許是軟件。 女人為什么要嫁人——女人能提出這個問題,我理解完全拜現(xiàn)代避孕措施所賜。在沒有婚姻制度之前,人類在性成熟之后自然會選擇合適的對象進行交配的。問題是有性行為就必然存在懷孕的可能,而當時男人是只管播種、不管育苗的,一旦生下孩子,撫養(yǎng)完全是女人的事。之所以要建立婚姻制度,是因為女人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狀態(tài)下嬰兒死亡率高而出生率低,但社會需要足夠多的人口進行防衛(wèi)和生產(chǎn),于是強制男人為他播的種負責,與女人分擔撫養(yǎng)責任。因此,婚姻是合作撫養(yǎng)孩子的契約。為防止男人逃避,又有了姓氏和子隨父姓制度。從此,拒絕承擔撫養(yǎng)責任的男人會被女人拒絕性要求;而孩子一旦生下來,其生死榮辱就與男人掛鉤了。 對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女人來說,她是拒絕婚姻還是渴望婚姻?答案不言自明。除非她能抵御性的誘惑,否則如果沒有婚姻保障,只能做一個單親媽媽,問題是還要看著別人和丈夫、孩子共享天倫。 無可否認的是,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在勞動生產(chǎn)能力方面讓女人縮小了和男人的差距,而現(xiàn)代避孕措施的可靠性則令女人有了“生與不生”的選擇權(quán),這是女權(quán)發(fā)展的物質(zhì)基礎(chǔ)。而不是像古代那樣,一旦過性生活,就生怕孩子生下后男人不管了。 至于說嫁了不愛自己的男人,需要明確的是,大家都想找條件好又肯對自己好的的另一半。但能找到什么條件的配偶,基本上取決于自己的身價。找的男人無論是條件不好,還是不肯對你好,大概因為你自身條件還不夠好,當然也許是硬件,也許是軟件。在有避孕措施的前提下,你可以選擇不婚,但要不要生孩子呢?生,意味著沒人與你分擔撫養(yǎng)成本;不生,意味著孤獨終老。你樂意接受哪種后果? |
|
來自: 昵稱5323360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