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198年)曹操采納了郭嘉、荀攸的意見,立即率軍從許縣出發(fā),在梁國與劉備等人會合,然后向東挺進討伐呂布。九月底,曹操軍抵達彭城西郊。十月,廣陵太守陳登突然率部叛離呂布,投奔曹操。曹軍趁機渡過泗水,一舉占領(lǐng)彭城,然后長驅(qū)直入,逼近下邳。呂布多次組織抵抗,卻接連失利,部將侯諧、成廉等均被俘虜,張遼見大勢已去,也率部投降了曹操,呂布只得退守下邳城。
無奈之中,呂布派使者去向袁術(shù)求救,對后者說:“我今日被消滅,您明日也難以自保。”袁術(shù)同意救呂布,但要求呂布先把女兒送過去,以示誠意,然后才發(fā)兵。呂布于是親自背著女兒,趁夜突圍,但未成功,只好再派使者秦宜祿去袁術(shù)處說明情況。袁術(shù)于是派了千余名騎兵去救下邳,但很快被曹軍擊退。 到了十二月,呂布見仍然沒有援軍來救自己,十分絕望,便決定投降,但遭到陳宮的阻止。幾天之后,侯成、宋憲、魏續(xù)等將領(lǐng)發(fā)動兵變,抓住陳宮、高順,開城投降。呂布登上白門城樓,見四面都是曹軍,便命令部下將自己斬首,但部下不忍。呂布只好自己走下城樓,束手就縛。
見到曹操后,呂布說:“從今以后,天下就要太平了。明公的對手不過呂布而已,現(xiàn)在已經(jīng)降服了。如果讓呂布率領(lǐng)騎兵,明公率領(lǐng)步兵,天下可以很容易平定。”又對劉備說:“玄德,卿為座上客,我為降虜,繩索捆得我這樣緊,你就不能替我說句話?”曹操笑道:“捆老虎,不得不緊?!泵私o呂布松綁。劉備說:“不可!明公不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與董太師的嗎?”呂布惱怒,喊道:“大耳兒(劉備),最無信用!”曹操又笑道:“何不直接對我說,而向使君求助呢?”便打算寬恕呂布。曹操的主簿王必反對說:“呂布是勇猛的敵人,他的部下近在營外,放了他容易生事端,不可。”曹操對王必言聽計從,見他也反對赦免呂布,便對呂布說:“我本來打算饒了你,主簿卻不同意,怎么辦?”于是將呂布、陳宮、高順都絞死,斬下首級,懸掛在許縣的市場上。唯一一個能從袁紹手心里逃脫的人,就這樣死在曹操的絞索下。 94 版《三國演義》里的呂布呂布為什么必須死?
作為當事人的呂布,在被俘后的表現(xiàn)并不愚蠢。呂布所說的“從今以后,天下就要太平了。明公的對手不過呂布而已,現(xiàn)在已經(jīng)降服了。如果讓呂布率領(lǐng)騎兵,明公率領(lǐng)步兵,天下可以很容易平定”,針對的主要就是袁紹和袁術(shù)兄弟。呂布顯然知道,袁紹與曹操的關(guān)系近期已經(jīng)惡化,他有能力幫助曹操對抗自己的死對頭袁紹;袁術(shù)更是曹操的宿敵,可以共同討伐;孫策與呂布的關(guān)系則一向很好,可以招撫。就此而言,曹操完全可能饒恕呂布。但是,這里面有個死結(jié):如果呂布真心想投降曹操,他早干什么去了?像張遼那樣主動投降,和像呂布這樣被俘之后求降,兩種性質(zhì)完全不同。更何況,此時的許縣朝廷依然是以袁紹為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的,曹操作為司空兼兗州牧,只不過是袁紹的下屬而已。與呂布勸曹操寬恕自己并共同對付袁紹的言論,后來又出現(xiàn)過多次,如姜維勸鐘會、王衍勸石勒、李秀成勸曾國藩等,成功率為零。我們可以從中歸納出一個模式,即甲派乙去攻打死敵丙,乙俘虜了丙,丙為求活命,勸乙饒恕自己,并且提議雙方合作攻打甲。甲既然能派乙去攻打丙,說明甲的勢力比乙強,而且甲和乙的信任度較高。丙既然抵抗過乙,戰(zhàn)敗才被俘,說明丙本來無意投降,只是為了保命才求饒,對乙的忠誠度值得懷疑。經(jīng)過這一戰(zhàn),乙和丙的實力都有很大損耗,即便聯(lián)合,也未必是未曾直接參戰(zhàn)的甲的對手。更何況,乙作為甲的部下,其手下未必都會心悅誠服地幫助乙攻打甲。所以,呂布這一求降模式,是個聰明人在絕境中提出的傻主意,由于邏輯不自洽,基本上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
處死呂布似乎并不是曹操在他人的勸說下臨時起意,因為不僅呂布被處死,陳宮、高順也都被處死。在呂布集團內(nèi),只有最先率部投降的陳登和張遼得到曹操的任用。 曹操何以對呂布集團如此心狠手辣?
將呂布集團的眾多人才全部殺光,似乎并不符合曹操的利益。如果說這是劉備為削弱曹操而出的餿主意,那么王必為何也堅持殺呂布?如果依王必所說,擔心呂布獲釋后發(fā)動兵變,可是呂布投降時已經(jīng)筋疲力盡,部下數(shù)量不多,又遭到長期水攻,很難想象還能有精力發(fā)動兵變。即便為了安全起見,非要殺呂布,那再殺掉呂布部下的那些人才豈不可惜?曹操此時身邊謀臣很多,為何都不勸說曹操刀下留人呢?
看來,曹操背后還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迫使曹操對呂布集團趕盡殺絕。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 劇照:曹操
從以往的歷史經(jīng)驗看,凡是涉及曹操中青年時期的難解之謎,基本上都與袁紹有關(guān)。這次殺呂布等人,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的確,如果以袁紹為中心來觀察曹操討呂布事件,這些難題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我們知道,張邈、張超、陳宮迎呂布入兗州,主要針對的并不是曹操, 而是他的后臺老板袁紹,因為袁紹長期不升遷為他立下大功的張邈、張超,還將很多殺戮名士的骯臟工作交給他們?nèi)プ觯瑪牧怂麄兊拿?。袁紹是非常記仇的,從不饒恕叛徒,所以后來曹操將與自己關(guān)系本來非常好的張邈、張超全家都殺光,與這次殺呂布集團如出一轍。
呂布與袁紹的關(guān)系就更敵對了。之前,袁紹屠殺宦官以后,本來應(yīng)當順理成章地奪取漢朝最高政權(quán),晉升大將軍或三公,但由于呂布刺殺執(zhí)金吾丁原,率領(lǐng)并州軍和一部分禁衛(wèi)軍投靠董卓,導(dǎo)致董卓勢力驟然增長,反而將袁紹逼出洛陽,導(dǎo)致內(nèi)戰(zhàn)爆發(fā),袁紹從此將呂布視為不共戴天的死敵。后來,呂布與袁紹的老助手王允合作刺殺董卓,卻因為呂布指揮失誤,導(dǎo)致董卓舊部攻陷長安,殺害王允等人,再次壞了袁紹的大事。呂布逃離洛陽以后,首先投奔袁紹的競爭對手袁術(shù),這在袁紹看來,又是一大罪行。所以,當呂布投奔袁紹時,雖然立了一些功勞,袁紹卻仍然要取他的性命。呂布遇刺之后,知道自己無法取得袁紹的諒解,只得重新投靠李傕、郭汜、袁術(shù)等以前有過節(jié)的敵對袁紹的勢力,最終偷襲袁紹部下曹操的兗州,爾后又聯(lián)合袁術(shù)驅(qū)逐劉備,奪取徐州。在袁紹看來,呂布惡貫滿盈,甚至超過了董卓、袁術(shù)和公孫瓚,是他天底下第一痛恨之人。誰敢包庇呂布,就等于向袁紹宣戰(zhàn)。此時的曹操雖然已經(jīng)有與袁紹對抗的意向,卻自知遠沒有與袁紹對抗的實力,甚至連張繡集團都打不下來。殺掉呂布一黨,等于曹操為袁紹報了一大仇,有助于改善雙方關(guān)系,雖然失去了一些人才,卻給曹操積攢實力提供了時間和空間,顯然是筆劃算的交易。這就解釋了曹操為什么一定要殺掉呂布,而且要殺掉陳宮、高順、侯成、宋憲、魏續(xù)等人,甚至還得砍下他們的人頭送回朝廷—只有這樣,他才能對袁紹有所交代。別忘了,此時許縣朝廷里的很多官員都是袁紹和劉表派過來的,曹操自己的部隊里也有很多袁紹以往派來的援軍,耳目眾多,根本沒有瞞天過海可能。
就這樣,曹操為了討好袁紹,像鏟除張邈、張超家族一樣,鏟除了呂布、陳宮集團。在袁紹看來,罪大惡極的呂布終于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立功的曹操應(yīng)當?shù)玫郊为劇K虼藭簳r放棄了南下許縣,將漢獻帝轉(zhuǎn)移到自己身邊,再予以廢黜,“可都鄄城,當有所立”的原有計劃,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對付北方的敵人去了。
呂布集團的覆滅,宣告華東政壇上的均勢已被打破。臧霸等地方武裝聽說呂布已滅,也都臣服于曹操。于是,曹操與袁術(shù)這兩個老對手在淮河邊迎頭相撞,最后的決戰(zhàn)迫在眉睫。與此同時,暫時放棄南下計劃的袁紹也在河北積極地擴張勢力,并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巔峰歲月。 本文摘自《袁本初密碼:東漢帝國掘墓人與三國大勢揭幕者袁紹》 他出身高門,以皇帝年號“本初”為字;他誅宦官伐董卓攬群雄,名震天下;他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把大廈將傾的東漢王朝推入萬劫不復(fù)的深淵。他是一個時代的主宰,卻在成王敗寇的游戲規(guī)則里淪為歷史的配角。他是袁紹,一個被歷史誤讀的亂世梟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