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出殯,雖然現(xiàn)在是文明科學年代,可作為炎黃子孫,中華文明習俗這方面,還是了解一些為好! 不論信與不信,如果生活中遇到這種場合,沖撞了逝者,或者沖煞了自己,都不是好事! 強調(diào)一下:我國地廣,民俗不一,本文所述僅供參考! 避和忌是兩個方面! 
首先說一下“避”,有的是不能去葬禮,有的是不能看入殯:歲避:也叫太歲壓祭主,以值年為推算,每年有六個生年的人,不能參加葬禮!以值年起推算,第一個逆數(shù)七個甲子年,以后每次再逆數(shù)九個甲子年五次。比如:2018年是戊戌年,逆數(shù)七個是壬辰年,在逆數(shù)九是癸未,然后是乙亥、丙寅.....需要回避! 日避:出殯安葬日天克地沖的人需要回避,比如丁酉日出殯,癸卯年生人就需要回避! 生肖避:與逝者生肖沖、穿、刑的人,可以參加葬禮,但落棺入殯時需要避諱!比如:逝者屬狗,屬狗的人值太歲,屬龍沖太歲,屬牛刑太歲,屬羊破太歲,屬雞害太歲! 同避:與逝者同生肖或同月生人,可以參加葬禮,但落棺入殯時需要避諱!比如:逝者屬狗,屬狗的人需要避忌,逝者8月生,那么8月生的人,也需要避忌! 月避:也叫避四相,在入殯時除了家屬,其他人都需要避忌!如:陰歷1/4/7/10月過世的,入殯時虎猴蛇豬四相需要避,陰歷2/5/8/11月過世的,入殯時鼠兔馬雞四相需要避忌,陰歷3/6/9/12月過世的,入殯時牛龍羊狗需要避忌! 日避:虎忌甲日,兔忌乙日,蛇忌丙日,馬忌丁日,龍狗忌戊日,牛羊及己日,猴忌庚日,雞忌辛日,豬忌壬日,鼠忌癸日!
再說說“忌”:久病之人、身體虛弱之人、靈異體質(zhì)之人均不宜參加葬禮。 新婚期未出百天、月房期未出百天及身上有傷口未愈合者,均不宜參加葬禮。 面臨重大考試之人、升官之人、外出遠行之人均不宜參加葬禮。 忌諱在葬禮時,對逝者品頭論足,談論是非! 喪家?guī)⑷?,如不小心丟失、破損孝布、孝牌、青紗者,均不可補替,更不可刻意丟失破損。 喪家?guī)⑷?,一定要按照長幼順序帶好自己的孝布、孝牌和青紗,萬不可錯帶、混帶。 尤其是設(shè)有賬房的喪家,喪家務必要先行拿出紅包壓在賬房處,方可開始收取記錄禮金。 孕婦、嬰兒,也禁忌送葬。 入殮時啼哭,忌將眼淚滴在亡者身上。 忌七月時出葬,可能會對喪家更為不利。 守喪期間,忌剪髮、剃鬍鬚。 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 如有棺木或骨灰盒,忌諱用柳木。 行葬禮的日子一定要避開重喪日。 亡期百日內(nèi),忌諱走親訪友,尤其是參加喜事。 守孝期間,忌諱穿紅戴綠,濃妝艷抹。 守孝期間,一年內(nèi),子女忌參加娛樂活動;三年守孝期,不可以舉行婚嫁之事,也不得舉行吉慶之事。 直系親屬去世第一年,春節(jié)門前忌貼紅對聯(lián)。

道、就在我們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