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金與青金石的劃分 (1) 青金石級:為最優(yōu)質的青金石玉石。其中的青金石礦物含量在99%以上(這個一般單晶,基本沒有發(fā)現(xiàn)),不含黃鐵礦,其它雜質礦物很少,質地致密、堅韌、細膩,呈濃艷、純正、均勻的藍色。 (2) 青金級:青金石礦物含量一般在90-95%,沒有白斑,可含有稀疏的星點狀黃鐵礦和少量其它雜質礦物,質地較純凈致密、細膩,顏色的濃度、均勻度、純正度較青金石級差。 (3) 金克浪級(金格浪級):其中青金石礦物的含量明顯減少,含有較多而密集的黃鐵礦,雜質礦物明顯含量增加,有白斑和白花,顏色的濃度明顯降低,呈淺藍色且分布不均勻。 (4) 催生石級:這一類型青金石是質量最差的青金石玉石,所含青金石礦物最少,一般不含黃鐵礦,而方解石等雜質礦物含量明顯增加,玉石上僅見星點狀藍色分布,或呈藍色與白色混雜的雜斑狀。
 二,阿富汗料的新料和老料的區(qū)別 實踐中,我們對阿富汗料有新料 和老料之分。實際劃分如下: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目前我們供應的4A和5A料是青金石新料,靛藍色比老料顏色鮮艷、飽滿。但是白點要比老料要多。原料圖見下圖,圖為新料 
新礦4-5A珠子  圖為老料。

老礦極品珠子 
老料感覺灰蒙蒙的,但是做出來的效果要好很多,新料則相反,原料看著飽滿,加工后白點會發(fā)現(xiàn)增加許多。
三.青金石珠子的質量級別如何劃分? 天然青金石顏色自然,均勻度略差,黃鐵礦形成的黃斑沒有被顏色覆蓋的痕跡。根據青金石的顏色飽和度,均勻度,成品大致分為5個等級。也就是說顏色越靛青色,藏青色越飽滿自然越好,顏色越均勻越勻稱自然越好!低等級的青金石顏色暗沉,發(fā)昏,不亮眼。高等級的青金石顏色顯現(xiàn)飽滿的藍寶色,顏色深沉而不黯。 此外青金石分兩個料,新料和老料,一般賣貨的人多半喜歡老料,因為少瑕疵,顏色要暗沉點,顯得少金沙和少白。自己用的人多半喜歡新料,顏色更飽滿,白點和金沙比老料要多一點,但是顏色年輕。還有一個特點,小顆粒的青金石瑕疵少,但是顏色不如大顆粒的飽滿鮮亮,大顆粒的顏色比小顆粒的珠子好看,因為面積大,更搶眼,但是瑕疵也自然放大。這都是自然特色。加色的就不存在這樣的了。 2A是少金有白(65%以上純凈); 3A是少金少白(80%以上純凈); 4A是少金無白(90%以上純凈); 5A是無金無白(95%以上純凈); ——這個是行業(yè)內的評級規(guī)則。一些零售業(yè)者胡亂標高等級,居然達到6A以上。。。我只能說一句:胡扯。
首先要搞清楚,全世界只有很少很少的完全純凈的青金石,也就是單晶體。那樣不含有雜質,一般6mm以下容易出好品質的珠子,12以上的大珠子為何5A的就比較少了。 青金石是一種玉石礦物,是多成分的,除了含有青金成分,還有大家常常熟悉的方解石和黃鐵礦,同時還有方鈉石、輝石、云母、角閃石等。 珠子越大,由于石料的原因,完全靛藍色的青金部分就顯得很難集中到一個珠子上,帶有越來越多的雜色斑點??梢姌O品大珠子的收藏價值是極高的。 青金石的國際通用分級 一級——帶紫色調的深藍到群青色,顏色濃郁純正且分布均勻,質地細膩堅韌,玻璃光澤,完全不含黃鐵礦和方解石等其他礦物; 二級——純凈藍色或紫藍色,顏色分布均勻,質地細膩致密,玻璃光澤,無白斑或白線,含少量但分布均勻的燦爛星點狀黃鐵礦;  三級——不濃艷的深藍色,顏色分布不均勻,質地致密,暗玻璃光澤,有密集至片狀分布的黃鐵礦,可見白線或白班;
 藏青色珍貴在哪里?
青金石獨有的皇家藍色其實就是它的主要成分——青金石的色彩。它色彩濃烈,有較強的抗熱抗堿侵蝕力,經年累月也不易失色。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使用天然的青金石對古典藝術品開展修復工作,而依然極難開采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則注定了青金石始終未變的精貴身份。  青金到底該不該帶金?
按等級之分來說,“青金不帶金”方為上品,它只是質地純凈的艷藍;但似乎又有很多人認為”青金必帶金才算最佳,深邃夜空怎能少了繁星呢?兩種說法各有擁躉。此問題的關鍵在于,黃鐵礦究竟算是難看的雜質,還是青金石的神來一筆?從來各花入各眼,“欣賞”這門學問是不存在統(tǒng)一標準的。所以,“青金石帶不帶金“完全可以個人喜好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