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陰陽五行學(xué)說的影響,古人依據(jù)四方和中央的理論將和田玉的顏色分為五種:東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黃。在東漢王逸所著的《玉論》中有這樣的論述:“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純漆,謂之玉符,而青玉獨無說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時有,而黃赤者絕無。 如今,和田玉按照顏色被細致地分成了七大類:白玉、青玉、墨玉、黃玉、碧玉、糖玉以及其他顏色的玉。 (1)白玉 和田白玉的顏色并非一定是純白,由純白到微灰綠、微淡青、微褐黃、微肉紅、微紫灰等色,都可稱為白玉。白玉的叫法也是多種多樣,即使同一條礦脈里也有雪 花白、石蠟白、魚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中最負盛名的是羊脂白玉,其顏色呈脂白色、淡青色或者奶黃色,看上去猶如羊脂一般。其質(zhì)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滋蘊光潤,給人一種剛中見柔的感覺,是白玉中當(dāng)之無愧的上品(如圖1) 圖1 (2)青玉 青玉的顏色種類繁多,有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清等不同顏色,古籍記載有蚺子青、鼻涕青、蟹殼青、竹葉青等等。和田玉中以青玉居多,常見大塊。近年,又新發(fā)現(xiàn)一種翠青玉,呈淡綠色、色澤較嫩,質(zhì)地細膩,是玉質(zhì)較好的一種青玉。如圖2清玉觀音牌 圖2清玉觀音牌 (3)墨玉 墨玉的顏色由墨黑到淡黑,其墨色多為云霧狀、條帶狀以及點狀。墨玉的墨色程度有強弱不同、深淡分布不均之分,多見于與青玉、白玉過渡色之中。 墨玉有全墨、聚墨、點墨的叫法。全墨是指墨色遍布玉石各處,無一缺漏;聚黑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色較聚集,可用作俏色;點墨則分散成點,影響其雕琢成器;點墨的品質(zhì)與價值較低。 (4)黃玉 黃玉主要有淡黃、甘黃以及黃閃綠。黃玉的顏色一般比較淡,鮮艷、濃艷的黃玉極為罕見,優(yōu)質(zhì)黃玉的價值要高于羊脂白玉。 圖3就是一塊價值較高的黃玉擺件。 圖3“三陽開泰”雙連瓶 (5)碧玉 碧玉主要包括青綠、暗綠、墨綠等顏色,其中,墨綠碧玉的顏色十分接近黑色,但其 薄片在強光下會呈深綠色。碧玉的形成分為兩種:一種產(chǎn)于酸性侵入巖體的接觸帶,較純凈細膩;另一種產(chǎn)于超基性巖體的接觸帶,雜質(zhì)多,常含有黑色礦物包體。 (6)糖玉 玉石在形成過程中受氧化鐵、錳質(zhì)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黑褐色等色調(diào),當(dāng)糖色部分大于85%時可以稱為糖玉。圖4即為一件典型的糖玉擺件。 圖4糖玉鱉擺件 (7)其他顏色 和田玉的其他顏色主要指一些過渡色,如青白玉、灰白玉。其中,青白玉以白色為基調(diào),在白中隱隱閃綠、閃青,常見有蔥白、粉青。青白玉屬于白玉與青玉的過渡品種,在和田玉中較為常見?;野子褚园咨珵榛{(diào),在白中隱隱閃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