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聽到了一首老歌,“你從哪里來,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飛進(jìn)我的窗口,為何你一去便無消息,只把思念積壓在我心頭····”即使隔了很久遠(yuǎn)的時間再次撞入腦海仍令人心尖兒一顫,沒錯,正是喬羽先生做詞的《思念》。 熟悉的人知道,喬先生寫這首詞的靈感源泉便是夏夢,那個喬羽先生第一眼見到就被驚艷到的夏夢。 夏夢是50-60年代香港家喻戶曉的人物,是長城電影公司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與石慧及陳思思合稱“長城三公主”,夏夢居首位。 夏夢被稱為“大公主”是符合大眾期待的,她飽含舊時文人對夢中情人的縮影,典雅大方,溫柔嫻靜,天然干凈的令人心動。 她在銀幕上塑造的無數(shù)個獨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它們就像駛往過去的列車,讓那些美好變得生動又鮮明,叫人強烈感受到電影的蓬勃生命力。” 在上世紀(jì)60年代初的上海,夏夢一度被傳為傳奇,曾傳盛一時的“千方百計為一計”,“三日三夜為一夜”其中的“一計”就是陳思思主演的《美人計》,而那“一夜”便是夏夢的《新婚第一夜》。 出生于文藝之家的夏夢自小接受熏陶,知書達(dá)理精通京劇歌劇,邁入演藝圈后也奪得了很多榮譽,而被人傳聞更久的似乎還是夏夢的感情生活。 她就是那個令金庸念念不忘一生的女人,金庸小說的眾多女主角里似乎都含有夏夢的影子,據(jù)傳小龍女則是按照夏夢構(gòu)造的人物形象。 為了文人的謀生也因著心中對電影行業(yè)的熱愛,金庸加入了長城,但更多人猜測金庸是為了借此與夏夢更接近些。 金庸為夏夢打造的第一部片子是《絕代佳人》,以這清絕四字來表述自己對夏夢的真情。 1959年,金庸升任導(dǎo)演,為夏夢量身打造《王老虎搶親》,夏夢反串角色,也成為夏夢演繹生涯的經(jīng)典角色。 ![]() 文人總是浪漫的,金庸對夏夢的情很多人都知曉,心思玲瓏的夏夢又怎會不知?只可惜,可能兩人注定此生無緣,那時的夏夢早已有了家室,金庸也早已成家。 ![]() 金庸有意沖破世俗拘束以文人的清雅之風(fēng)對夏夢告白,夏夢念金庸的好,卻心知二人此時并不適合,只答“今生今世難償此愿,也許來生來世還有機(jī)會。”情商之高不禁令人感慨,借此即表明態(tài)度也保留了金庸先生的面子。 ![]() 金庸成為一代大師后,世人對這段感情愈發(fā)感興趣,夏夢也只答“我和金庸,其實不如不說”。 一句“不如不說”更像是一句各自安好,若不適合,蚊子血也好,白米飯也罷,不過是蒼茫人生的過客一場。 ![]() 如果說金庸是夏夢生命中的過客,那么岑范應(yīng)該是夏夢生命中頗難跨過的一道坎兒。 ![]() 岑范,一位溫柔得體的男子,是中國首部入圍戛納片《阿Q正傳》的導(dǎo)演,也一手導(dǎo)演了越劇《紅樓夢》和京劇《群英會》但時常愛稱呼自己小導(dǎo)演。 ![]() 兩人因夏夢的第一部電影《禁婚記》相識,17歲的夏夢遇到了26歲的岑范,兩人一見傾心,加在劇中的相處而相知而許愿相守。 ![]() 拍完戲后岑范想回國,夏夢也一意想跟隨,岑范通過親人很快拿到了通行證時,但長城公司想留住夏夢,便遲遲沒能幫夏夢辦好,兩人只能暫時分開。可沒想到一別就錯失了一生的姻緣。 ![]() 夏夢為岑范寫了很多封信,但長城擔(dān)心夏夢回內(nèi)陸發(fā)展,暗中扣下了岑范寄給夏夢的回信,讓兩人徹底斷掉了聯(lián)系,后來又編織了一個岑范“心有所屬另娶她人”的消息令夏夢心如死灰。飽受失戀相思之苦的夏夢遇到了現(xiàn)任丈夫,林葆成。 ![]() 林葆成或許沒有金庸與岑范的才情,但卻在最剛剛好的時間里出現(xiàn),給予了夏夢最需要的安全感,包容與全部的愛。兩人陷入愛河后成婚。 ![]() 婚后,夏夢對自己有著清晰的定位,面對一眾的追求者與愛慕者均一視同仁,保持著合理的距離,與丈夫生活恩愛,關(guān)系甜蜜,對待婚姻的真誠令更多人動容。 ![]() 當(dāng)?shù)弥懂?dāng)年并未真正拋棄他而只是信被長城扣留時,夏夢沒有選擇沒有重溫舊夢,與初戀情人相伴一生,而是選擇將愛情化為親情,以溫暖的善意取代情義。 ![]() 在文革時,岑范受到?jīng)_擊,遠(yuǎn)在國外的夏夢還記得岑范母親吃素,雪中送炭的為他的母親寄去生活用品。 ![]() 這樣善良的夏夢也難怪會令岑范愿意為其終生不娶,或許正如岑范所言“你知道,如果你遇到過夏夢這樣的女子,你還能愛上別的什么人嗎?”因為曾愛過你,其他所有人都不過爾爾。 ![]() 夏夢的一生當(dāng)屬無憾,她有情有義,對待感情真摯,對待戀人真誠,對待友人真心,對待家庭對待婚姻的忠誠都令人欽佩。 |
|
來自: 昵稱18154423 >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