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的人,多多少少都吃過藥,都是從菜鳥一步一步走到如今,回過頭想一想,當我們在挑選和田玉原材料時,要注意哪些? 一、看玉的特質
這里玉的特指指的是原材料的種類、玉質以及瑕疵。 眾所周知和田玉有籽料、山料、山流水和戈壁料等,在選材的時候,首先要確定這塊料屬于哪一種,是不是真的和田玉。
而玉質則是關鍵,這關系到后期雕刻完成以后玉雕的價值,玉質細膩,油潤通透,色澤均勻,這些都是主要的評判標準。 最后就是關于玉的瑕疵。
瑕疵有許多種,裂、棉、漿、水線等等,由于和田玉是天然形成的,多多少少會有點瑕疵,此時就要看 這些下次會不會影響到后期的雕刻創(chuàng)作。 裂 和田玉行業(yè)內有一句話叫十籽九裂,可見裂是和田玉籽料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在設計加工時一般會借掉有裂的地方,如果實在讓不掉也沒有辦法,只能盡力而為。 不過一般人物件比較忌諱人的臉上有裂,這也是人物件對籽料要求較高的一個因素。 棉 幾乎所有的和田玉料中都存在不同狀態(tài)的棉,有的呈霧狀,也有的呈花狀,有的顆粒較大,也有顆粒小的。 一般來說,棉會降低玉料的價值,但是也有經(jīng)過升級使其成為加分點的作品,比如做成寒江獨釣的雪花。 漿 漿有硬漿和穿漿之分,帶硬漿的料一般比較細膩、渾厚,但是穿漿料和穿綿料最好都不要碰。
水線 一般來說帶水線的料比較細膩,但是在加工的時候應該避開水線。
如果這些瑕疵在后期加工中可以避開,那么并不會太影響玉雕的價值,但如果瑕疵嚴重,無法避開,那就要考慮退而求其次的題材。 一般較好的料首選會雕手鐲,其次是對牌或者牌子,而后是擺件、雜件。 而手鐲對于料子的要求是最高的,不但玉質要通透,料子也要夠大,用剩下來的手鐲芯和其他料可以用作其他玉雕件。 二、玉的期望值 選原材料一般都是為了后期加工出優(yōu)秀的作品,或出售或收藏,所以當你在選擇一塊原材料時,要先構思好這塊料可以做什么,預估值是多少,對比現(xiàn)在的價值是否合算。
有的料子很大,可以考慮做手鐲之類,那價值會較高。但有的料子比較小,可能只能做做擺件,相對價值較小。 不過光看大小沒用,還得回歸到第一個問題。如果玉質夠好,價值自然高。如果瑕疵太多,可能很大的一塊料,到最后只能做幾件擺件,得不償失。 所以選料的時候要多考慮玉會產(chǎn)生的價值,免得做了賠本生意。 總體來說,和田玉原材料的挑選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自身因素,二是市場因素,缺一不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