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到了農(nóng)歷戊戌年,關(guān)于戊戌年歷史上最著名的事件恐怕應(yīng)該就是120年前, 即公元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由光緒皇帝進行的戊戌變法。 現(xiàn)在在百度里搜“戊戌”緊接著出來的就是“戊戌變法”。 ![]() 光緒皇帝接見外國使臣 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甲午海戰(zhàn)之后,清政府國內(nèi)外局勢持續(xù)惡化, 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而在清廷內(nèi)部,1898年恭親王奕去世,各種政治派系斗爭更加復(fù)雜。 年輕的光緒皇帝面對內(nèi)外困局,不甘作亡國之君,在維新派的鼓動下,決意進行變法圖強。 ![]() 影視劇里的光緒皇帝形象 在很多人的固有觀念里, 維新變法是以光緒為代表的維新派和慈禧為代表的守舊派之間的斗爭。 但其實在變法之初,慈禧太后并不反對,甚至是支持變法的。在維新變法之前, 慈禧太后曾面告光緒帝“今宜專講西學,明白宣示?!痹诖褥蟊砻鲬B(tài)度之后, 才有了光緒帝頒布的變法詔書《明定國是》。 可以說如果沒有慈禧太后在背后支持,維新變法是不可能啟動的。 ![]() 影視劇里的慈禧太后形象 還有一件事也能說明慈禧的態(tài)度。 在變法時關(guān)于是否廢除八股清廷內(nèi)部討論激烈,慈禧太后的親信剛毅跳出來說“此乃祖制, 不可輕廢”。最后鬧到慈禧那里,慈禧太后也是站在了光緒這邊,下令廢除了八股。 維新變法的本意是圖強,但在實行過程當中卻主次不分, 年輕的光緒皇帝恨不得在一夜之內(nèi)將幾千年來的陋習全改正。 短短的三個月之內(nèi),光緒皇帝頒布了上百道諭旨,這些旨意涉及面廣, 包含到了國家的各個層面,但卻主次不分,下了這么多道旨意該如何執(zhí)行?又沒有明確說明。 ![]() 光緒皇帝畫像 如廢除科舉,但中國自隋朝以來都是科舉取士的, 天下的讀書人上千年來都是按照老一套讀書學習,求取功名,以圖光宗耀祖。 突然將這個制度廢除,全天下的讀書人頓時失去了目標, 而光緒皇帝和維新派又沒有新的方式來替代。 僅從這方面看,維新變法還不如后來實行的清末新政,至少后來的新政考慮的更周全。 又如裁撤冗員,本意也是很好的,撤掉那些吃白飯的官吏,但是光緒皇帝依然是用力太猛。 一道旨意,京城上萬官員失業(yè),又沒有安排出路給這些人。 于是一群人跑到熙和園找慈禧太后哭訴,皇帝太胡鬧了。 ![]() 慈禧太后在頤和園的真實照片 朝廷中央鬧的一團糟,而一道道下到地方的旨意,也是應(yīng)了山高皇帝遠的話。 只有湖南巡撫陳寶箴認真執(zhí)行了光緒皇帝的旨意,其他地方官吏對新政置若罔聞。 改革歷來都是有危險的,改變舊有的體制換成新的,肯定會得罪既得利益者。 這時候肯定需要有實力的人來支持,而戊戌變法在進行當中,就幾乎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而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卻還很想當然的認為“令群臣簽名具表, 咸去守舊之謬見,力圖維新。誰要不服,重罰一人以懲其后?!?/p> ![]() 自詡于“圣人”的康有為 清朝自入關(guān)之后,滿漢矛盾就一直伴隨著這個王朝,直到滅亡。 維新變法進行時,在各種利益矛盾沖突中,不可避免的又涉及到滿漢矛盾。 尤其是康有為上書光緒帝,要求皇帝帶頭剪發(fā)易服。這更讓滿族權(quán)貴坐立不安。 經(jīng)過種種鬧騰,坐在頤和園里的慈禧太后心里越來越不是滋味。 雖然她一開始是支持變法的,但變法一旦涉及到她和滿族權(quán)貴的根本利益,她可就不樂意了。 于是她把前來給她請安的光緒帝一頓臭罵。 光緒帝挨了罵也坐不住了,下了一個衣帶詔給楊銳, 讓他們想辦法,在不觸怒慈禧太后的情況下,實行變革。 ![]() 袁世凱 維新派在收到光緒帝密詔后左思右想,終于想到了一個他們覺得很好的辦法,就是“圍園劫后”。 戊戌年八月初三晚,譚嗣同夜訪袁世凱,勸其殺榮祿,并即帶兵進京,包圍頤和園。 慈禧就住在頤和園,一旦被維新派控制住,那結(jié)果可想而知。 然而還沒等維新派動手,慈禧太后就返回大內(nèi),接著就是所謂的“戊戌政變”, 光緒被軟禁,慈禧宣布重新“訓政”,維新變法失敗。 坊間傳言是袁世凱告密導(dǎo)致維新變法失敗,其實袁世凱真是冤枉的,他還沒說政變就發(fā)生了。 慈禧太后一開始發(fā)布的詔書只是要捉拿康有為兄弟,并沒有夜訪袁世凱的譚嗣同。 政變發(fā)生之后,袁世凱害怕受到牽連,就才將譚嗣同夜訪以及圍園劫后的計劃說出來。 得知維新派的密謀后,慈禧太后更是惱差成怒,于是才有了“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的慘劇發(fā)生。 可以這樣說,維新變法的失敗和袁世凱無關(guān),但袁世凱告密卻加劇了變法失敗的代價。 “戊戌六君子”死了,康有為和梁啟超跑了,光緒帝慘了。 滿腔熱忱,企望變法圖強的光緒皇帝在囚禁中度過自己人生的最后十年。 ![]() “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年僅38歲的光緒皇帝走完了自己孤苦的一生, 不到24小時,操控他一生的慈禧太后去世。三年后,清朝滅亡。 在學生時代學習近現(xiàn)代史感嘆如果不是慈禧太后阻擾,維新變法成功,那中國會是什么樣? 后來接觸到更多的史料后,我感嘆的是,這樣的變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場發(fā)生在農(nóng)歷戊戌年的變法圖強運動,更多的只是一場脫離實際的書生意氣的鬧劇。 養(yǎng)于深宮,長于婦人之手的光緒皇帝,雖有顆圖強的心,但卻沒有相應(yīng)的政治智慧去操控政局。 至于康有為,自詡于“圣人”,可從他一生種種所為來看,更像一個欺世盜名的世紀巨騙。 維新變法本意上是好的,但從光緒帝和維新派在那103天的作為來看, 更像是一群書生在那里瞎折騰。最后慈禧太后不得不出面收拾殘局。 慈禧太后雖精于權(quán)謀和算計,但昧于世界大勢。 不光慈禧,當時滿清朝廷大小臣工,無不如此。 在當時的背景下,想有徹底的變革只能說難難難! |
|
來自: 吳疆hzei7gxrhn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