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管理領(lǐng)域,有眾多理論指導(dǎo)人們怎么去分配時間,奪取效率的制高點,它們在時間的駕馭上有一套獨自一體的理論和行動準則。想要做到這些,首先我們要知道,你的主觀意識能不能和你的時間做到真正的匹配。 一般來說,時間管理其實是人們主觀行動的一種表現(xiàn),在這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三點分別是:意識、目標和選擇。 意識是時間管理的先決條件,我們主觀的認識到自身工作不夠出色或者懶惰而不思進取。 目標為我們提供前進的動力,在認識和確定目標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計劃這個目標的“路線圖”。 選擇是難點,所有我們對時間管理的努力都可能因為一個“等一會”而功虧一簣,但我們可以選擇馬上做這些事,去掌控那些痛苦,而不是被痛苦奴役,選擇懶惰。
認識自己的時間結(jié)構(gòu)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最近三天,把時間花在了哪些事情上,列出一個這樣的表格,去看看自己的時間都去哪了。 
從表格中看到自己所花的時間到底值不值得,某件事情需不需要這么多時間,又或者可以減少某些不必要的事情,從而把時間分給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你可以創(chuàng)造時間 拖延是大敵 很多人都有美好的愿景,說著自己”總有一天“要做什么,但”總有一天“卻從未變成今天。 拖延其實也是一種慣性,靜止的物體將一直保持靜止,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換句話說,人本身若傾向于原地不動,慣性會一直拖延著他。一旦我們自己打破了這個慣性,讓自身進入移動中,新的慣性也會產(chǎn)生,并一直對我們產(chǎn)生作用。 但關(guān)鍵還是在于,你需要戰(zhàn)勝拖延,畢竟,拖延是你思想的產(chǎn)物。雖然生活中總會有難以控制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但明顯拖延不在此列,你可以控制你的思想,只需要這些簡單的步驟,你就可以把“拖延”這個想法當做萬圣節(jié)來搗亂的小朋友,從你的腦海中趕出去。 教會自己的頭腦察覺到懶惰和拖延的蛛絲馬跡,防止它們在你的腦海中蔓延 學會拆分那些令你想“拖延”的任務(wù),把它們拆分成一個個小任務(wù),或許就不足為懼了 通過小卡片或者鬧鐘去提醒自己去完成任務(wù),以防拖延又來搗亂 買一個小本子或者通過手機設(shè)備去記錄自己每次完成的任務(wù),檢查自己行動的問題所在,這種“筆記”也是拖動我們戰(zhàn)勝拖延的一種鼓勵
策略與技巧 人的大腦是有限的,我們不能讓繁雜的瑣事和忙碌的工作占據(jù)大腦,剝奪我們思考的能力,甚至干擾我們專心工作的狀態(tài)。 將我們腦海中想要做的事和今天(未來幾天)的工作列成一份清單,并及時的處理這一系列任務(wù)。將想法分為步驟,把分析這個問題分解為:了解情況;找出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在如此往復(fù)的過程中,我們形成了習慣,這種不拖延的慣性也將一直推動我們前進。 記得在每周或者固定的天數(shù),做一次回顧,我們都是在不斷的反省中進步的。
預(yù)備、開火、瞄準,這三個動作很好的描述了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生活的常態(tài),在目標未確定之前,就把精力放在了“射擊”之上。 于此相對的,我們應(yīng)該做好計劃,做到預(yù)備、瞄準、開火的正確順序。有了足夠充分的計劃,就說明我們對未來有了充分的準備,這些準備會幫助你應(yīng)付可能面對的絕大多數(shù)問題,也可以幫你減少本應(yīng)該付出的汗水,出色的完成任務(wù)。 運用四象限法則來分清任務(wù)的主次順序,運用二八原則來了解自己的任務(wù)中價值比重更大的那部分。
最后送上一份關(guān)于《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的思維導(dǎo)圖,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法。記住,選擇很重要,但也是最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