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個嗓音可以同時詮釋流行樂的浪漫,古典樂的圣潔,歌劇的激情;他的歌聲能夠超越語言直入人心、傳達對生命的熱情,他藉由歌聲自在地將情感灌注于古典與流行音樂,他是上天賦予人類的寶藏,他是獨一無二的Andrea Bocelli (安德烈·波切利)。 1958年9月22日,波切利出生于意大利比薩省的拉加提克,他7歲時開始學鋼琴,隨后又學了長笛和薩克斯,從小就對音樂極其敏感,尤其在歌唱方面,更是顯露出了驚人的天賦??墒翘觳乓灿兄恍遥ㄇ欣猿錾突加袊乐氐那喙庋?,12歲那年一次踢足球的意外后,他徹底失明。 但他不自暴自棄,堅持學唱。這是因為,父親湊在他的耳邊說:“小家伙,別氣餒!這個世界屬于每一個人。雖然,你看不見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讓這個世界看見你!是的,他以樂觀的激情和對藝術的執(zhí)著戰(zhàn)勝了心理的缺憾,一步步走向成功。 有“第四男高音”之稱的意大利著名失明男歌手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擁有與生俱來最特別的天賦禮物,一副可以直擊人心的好歌喉。他動人的歌聲超越世上不同語言的限制與隔閡,直截了當?shù)母袆恿巳驘o數(shù)樂迷的心靈和靈魂。他的好友與合唱搭檔流行天后席琳·迪翁就曾這么形容安德烈波切利:“如果上帝會唱歌,那么他的歌聲聽起來應該就像是安德烈·波切利!” 《Con Te Partiro》 《Romanza》中的第一首歌曲《Con Te Partiro》(英語譯名為I′ll Go With You,我將與你同行)正是此后紅透半邊天的《Time to say goodbye》的原始版本。1996年11月,在德國拳王漢瑞·馬斯克告別拳壇的最后一場拳擊比賽上,波切里和莎拉·布萊曼被邀請出席并演唱。 《Time to say goodbye》 當這場拳王最后的告別賽沒有想到竟是以失敗而告終時,波切里與莎拉·布萊曼引吭唱起了感人至深的《Time to say goodbye(告別的時刻)》。當歌曲唱到最后時,拳王馬斯克與全場的觀眾早已經(jīng)是熱淚盈眶,現(xiàn)場動人的場面由電視臺做了直播。這張唱片中的最后一首曲目則正是波切利和莎拉·布萊曼合唱的版本。另外波切利還與Gerardina Trovato、Giorgia、John Miles等人合唱了三首作品,均屬上乘之作,其余獨唱曲目也都具有較高的可聽性。 欣賞:《Time to say goodbye》 欣賞:《今夜無人睡》 《Quizas, quizas, quizas》 《Quizas, quizas, quizas》(也許、也許、也許)是由古巴歌手Osvaldo Farrés作詞作曲的一首西班牙語歌曲。 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里,伴隨著張曼玉款款出場的就是這首《Quizas, quizas, quizas》,由Nat king cole演唱。這里是由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和美國歌手詹妮弗洛佩滋的現(xiàn)場合唱。 《The Prayer》 《The Prayer(祈禱)》最初有席琳·迪翁的英語和安德烈·波切利的意大利語兩個獨唱版本。1998年席琳·迪翁和安德烈·波切利的雙語合作演唱,成為了這首《祈禱》的標準版本。當年評論家對他(她)倆的合唱用了“溫暖人心”、“精美絕倫”、“光芒四射”這些詞。 《O sole mio》 《我的太陽》(O sole mio )是一首創(chuàng)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拿波里)歌曲,這首歌曲流傳之廣,不僅是知名男高音如恩里科·克魯索、盧加諾·帕瓦羅蒂等的保留曲目,也被諸如布萊恩.亞當斯等流行搖滾藝人演繹,同時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羅蒂的代表作。作詞者為Giovanni Capurro,作曲者為Eduardo di Capua,盡管該首歌詞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但多數(shù)時候還使用那波里方言演唱。 《Melodramma》 《Melodramma》是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一首歌曲,被收錄在2001年發(fā)行的專輯《托斯卡納的天空(Cieli De Toscana)》中。該曲充滿著濃重的意大利風味,動人心弦。波切利深情動人的演繹讓這首主打作品得以成為其演唱生涯中的經(jīng)典力作之一 《Besame Mucho》 《Besame Mucho(深情的吻)》墨西哥女作曲家、鋼琴演奏家Consuelo Velaquez(康蘇爾洛.維拉斯科斯)創(chuàng)作于1941年?!禕esame Mucho》被譽為拉美世界的”世紀之歌”。據(jù)說《Besame Mucho》在全球共有一千多個版本。中文版《Besame Mucho》被收入早年著名歌書“外國民歌200首”,歌名譯為《你就是幸?!罚嵵谐?劉淑芳譯配 《Ave Maria》 舒伯特的《圣母頌》是他根據(jù)1825年根據(jù)英國詩人瓦爾特·司各特的敘事長詩《湖邊夫人》中的《愛倫之歌》而創(chuàng)作。《湖上夫人》敘述的是中世紀蘇格蘭國王和騎士冒險的事跡,一些章節(jié)使他非常感動。 其中有一個場面,在戰(zhàn)火紛飛的日子里,某一天黃昏,騎士羅德利克在郊野漫步,隱約聽到舒緩的歌聲,循著歌聲找去,原來是道格拉斯國王的女兒愛倫,在豎琴的伴奏下唱出的祈禱歌,傾訴她內(nèi)心的煩惱。舒伯特根據(jù)這一段情節(jié)寫出了三首《愛倫的歌》。其中的第三首就是現(xiàn)在的《圣母頌》。 這首《圣母頌》的旋律柔美委婉、純凈樸實,音樂表情細膩豐滿,表現(xiàn)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向往。由于這首歌曲的藝術魅力,后人將其改編成器樂曲演奏,其中小提琴獨奏及弦樂演奏主旋律、豎琴伴奏的譜本流傳較廣。 《Cheek to Cheek》 這首歌曲是安德烈·波切利與“華人天后”莫文蔚跨國際合作經(jīng)典,10月21日將搶先在臺、中、港、新、馬,及菲律賓、韓國等亞洲地區(qū)的電臺首播。自1935年《Cheek to cheek》與電影《禮帽》相伴出現(xiàn),這首歌一直被后來者膜拜。和莫文蔚的合作,波切利感性的表示,“對我來說真的很開心有機會與Karen(莫文蔚)一起合作,并且一同在這張專輯中探索電影的世界,Karen不僅能完美解讀并展現(xiàn)專業(yè)的演出并以最高的層級表現(xiàn),Karen是一位能夠激勵世界的音樂詮釋者,因為她充滿了天賦,感性、智慧、創(chuàng)意、及專業(yè)訓練,才能使她能如此杰出”。莫文蔚除了開心與感動,更表示:“和Bocelli合唱就是用音樂去“看看世界”。這次合作的是英文和意大利文的版本,莫文蔚標準的意大利發(fā)音,讓原先不知道她會講意大利文的外國團隊驚喜不已,莫文蔚說:“自己喜歡的經(jīng)典歌,現(xiàn)在變成自己的歌,還用自己熟悉的語言,有一種命中注定的緣分?!?/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