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易隱》《易冒》等書記載,六十甲子納音最先只有五行,而沒有取象,即金只論金,火只論火,不說海中金還是劍鋒金,爐中火還是山下火,本來是沒有這個區(qū)別的。納音五行取象是后世發(fā)展起來的。 據(jù)說,六十甲子納音五行原本來源于干支的范圍先天數(shù)和大衍之?dāng)?shù)四十九(五十置一不用以象太極,實際只用四十九)。用大衍之?dāng)?shù)四十九減去某對干支的范圍先天數(shù)相加之和,再連續(xù)除五(小于或等于五不除),剩下的小于五的余數(shù)配以河圖五行數(shù),該五行所生的五行,就是該對干支的納音五行(怪不得說納音五行輩分小,正因為是正五行生出來的)。 這里論干支是一對一對論的,即甲子乙丑是一對,丙寅丁卯是一對,一陰一陽,以此類推。 干支范圍先天數(shù):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常屬四。 河圖五行數(shù): 水火木金土,一二三四五。即河圖的,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東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這里只論生數(shù),不論成數(shù)。 五行相生: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舉例加減一下,真的很簡單: 壬申癸酉, 6壬+7申+5癸+6酉=24 49-24=25 25/5 除盡仍按五算,五是土,土所生的是金,所以該對干支壬申癸酉的納音五行是金。后世有人根據(jù)納音五行和干支的關(guān)系,創(chuàng)造了納音取象說,才有海中、劍鋒之說,令人眼花繚亂,其實正本清源,后世支離之說,盡都勿論可也(易隱有歌云:六旬甲子妙幽玄,七七抽除地與天,五減零求生數(shù)理,納音得此幾人傳。可抹殺金在海中,火在爐中之說),然存之無害于易理者,也不妨拿來作為參考,何必盡都抹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