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隱士也是非常的多,他們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不問世事,卻有著曠世之才,如水鏡先生司馬徽、石廣元、管寧、孟公威和崔洲平皆是此類人,其中管寧多次被曹魏幾代帝王征召當官,都沒有答應。而三國第一隱士非水鏡先生司馬微是也,諸葛亮、徐庶、龐統(tǒng)和郭嘉皆是他的徒弟,還和司馬懿有著很深的淵源,劉備稱司馬徽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劉備曾想讓司馬徽輔佐自己,可是司馬徽寧愿過著清閑的生活,也不愿成就霸業(yè),于是司馬徽才向劉備推薦的諸葛亮和龐統(tǒng)。 司馬徽的才能是高深莫測的,能力也絕對在諸葛亮之上,他有著眾多的弟子,而諸葛亮、龐統(tǒng)和徐庶只是他們其中的代表人物,也正是他們出色的表現(xiàn),忽略了司馬徽其他徒弟的存在,再說他們也沒有遇見像劉備這樣的伯樂,以司馬徽的本事再教出諸葛亮類似的人物,也并非不可能,但是時勢造英雄,時機不對,或者跟司馬徽的想法一樣,甘愿過著悠閑自居的生活吧。 什么是大家,像司馬徽和鬼谷子就是大家,他們并沒有干過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他們的弟子們卻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是能帶動一個時代的人物。曾有人說過,司馬懿和司馬徽有著很深的淵源,可能是司馬徽的侄子,也可能有血緣關系,如果真的是這樣,弟子和侄子的斗爭,是不是司馬徽下了一盤棋啊,三國里很多人和司馬徽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且司馬徽在得知諸葛亮跟隨劉備,還說過一句話,孔明雖得其主,而不得其時也,可見當時司馬徽知道,劉備得了孔明是得不到天下的,如果真的是那樣,司馬徽絕對是三國里笑最后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