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許多山脈雄峻非凡,氣勢磅礴,忽而直插青云,云煙繚繞;時而奔騰起伏,千姿萬態(tài),時而舒展緩落,伏首蒼田;或而隱蹤匿跡,身形不見。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風(fēng)水術(shù)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將逶迤奔騰,形象萬千的山脈稱之為龍脈,比喻是非常恰當(dāng)?shù)?。風(fēng)水術(shù)上所說的龍,本義就是指山脈的動態(tài)氣勢。山脈在地質(zhì)學(xué)上的術(shù)語叫地表皺折。大面積的沖積平原上雖然見不到山峰,但地底下照樣存在著復(fù)雜的地表皺折,只是那里的地表皺折在表面上看不到而已,也就是說平原也有龍,只是藏在地表底下不露真身。 山脈是在宇宙星體的引力和地球深處的高溫高壓相結(jié)合而形成的地應(yīng)力作用下逐漸隆起而形成的,其間還有地表水天長地久沖刷的功勞。 所以,凡山勢雄偉的地方,都是地球表面的高能場分布地帶,同時也是水源較為豐富的地帶。地表上的高能場分布,大體上與山脈的坐向是相 一致的。這種能量場在風(fēng)水術(shù)上就叫著“龍氣”,龍氣是地應(yīng)力、地電場、地引力、星體引力等復(fù)雜成分組成的綜合場。 龍氣有吉有兇。這種能場的強度與頻率與人類生理、心理所要求的域值是否相一致,是劃分煞氣和生氣的主要標(biāo)準(zhǔn)。對人類身心健康有害 的龍氣叫做“煞氣”,對人類身心健康有益的龍氣就叫做“生氣”。 風(fēng)水術(shù)強調(diào)“葬乘生氣”,那么,生氣要怎么樣去尋找?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總結(jié),風(fēng)水術(shù)的先賢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山脈的形狀和走向與風(fēng) 水的關(guān)系上,苦苦地探素了幾千年,終于在晉代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用于尋找生氣的理論和方法,郭璞所寫的《葬書》,就是關(guān)于尋找生氣 問題的一[篇總結(jié)。唐代的楊筠松,在承繼郭璞理論精髓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自己長期的堪輿實踐經(jīng)驗,寫出了《撼龍經(jīng)》、《疑龍經(jīng)》兩部尋龍專 著。楊公的二龍經(jīng),是堪輿家尋龍的主要經(jīng)典和理論根據(jù),成了所有習(xí)堪輿者的必讀之書。 一、中國龍脈起祖于昆侖山脈 風(fēng)水術(shù)用擬人化的方法來分別龍的不同級別,認(rèn)為作為某處的一條具體的龍,它不是孤立存在和憑空出現(xiàn)的,與人一樣,龍也有父母祖宗 。穴位后面的山峰叫做父母山,依次往后是少祖山,太祖山,......山脈的源頭是為龍的老祖宗。查求龍的各級祖宗就叫著“認(rèn)宗”。 古話云:“尋龍不認(rèn)宗,到頭一場空”,可見龍的起源對龍穴的富貴貧賤有非常重要的關(guān)系。 中國所有的龍脈都起祖于昆侖山,昆侖山又名須彌山。楊公所著的《撼龍經(jīng)》開頭就寫道:“須獼山是天地骨,中鎮(zhèn)天地為巨物。如人背 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東為四派。西北崆峒數(shù)萬程,東入三幃為杳冥。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黃 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分枝劈脈縱橫去,氣血鉤連逢水住。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鎮(zhèn)市,亦有富貴居其地 ?!?/div> 中國有三大干龍,以長江和黃河為界,長江以南的干龍叫南干龍,長江和黃河夾送的干龍叫中干龍,黃河北面的干龍叫北干龍。三大干龍 同是昆侖山南龍的分枝。所以說,昆侖山是中國所有龍脈共同的祖宗。三大干龍是各級枝龍的總綱,想要探尋清楚龍脈的來龍去脈,就要先了 解三大干龍的分布區(qū)域和基本走向,才能認(rèn)清龍祖龍宗。 北干龍所分布的地域,包括新疆、內(nèi)蒙、青海、甘肅、山西、河北、遼寧、吉寧、黑龍江等省份。 中干龍,包括四川、陜西、河南、湖北、安徽、山東諸省。 南干龍所在區(qū)域包括云南、廣西、貴州、湖南、江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江蘇諸省。 三大干龍的總體走向大體上都是從西往東到海為止,有的則延伸到到大陸架的島嶼。三大干龍從昆侖山往東延伸的過程中,或南或北,一 路分枝劈脈,孕育出各級枝龍,孕結(jié)出成千上萬的富貴之穴和大大小小的垣局,有如群星撒落,星羅棋布在神州大地上。 中國山脈圖: 二、認(rèn)星體 楊公認(rèn)為:“高山須認(rèn)星峰起,平地龍行別有名。峰以星名取其類,星辰下照山成形”,故用北斗九星的名字來命名不同形態(tài)的龍脈山峰 ——星體,星體共有九種:即貪狼、武曲、巨門、文曲、破軍、祿存、廉貞、左輔、右弼。 其中,貪狼、武曲、巨門、左輔和右弼是吉星,文曲、破軍、廉貞、祿存是為兇星,統(tǒng)稱為“五吉四兇”,也叫九星行龍。貪狼屬木,武 曲、破軍屬金,文曲屬水,廉貞屬火,巨門、祿存、左輔、右弼屬土。 龍之星體以尖、園、方而有神為吉,僵直死硬、歪斜、破碎、空洞、過剛、過柔、帶煞、無神則為兇?!褒埳穸謱ど皆E,神是精神龍是 質(zhì)”。質(zhì)是神的本體,神是質(zhì)的表露。星峰秀麗,其神必清;星峰丑陋,其神必濁;星峰飽滿,其神必厚;星峰崢嶸,神中帶煞;星峰無力, 其神必弱。 貪狼 《撼龍經(jīng)》說:“貪狼頓起筍生峰”、“貪狼自有十二樣,尖園平直小為上。欹斜側(cè)石倒破空,禍福輕重自不同。問君來此如何觀,莫道 貪狼總一般。欹是崩崖破是坼,斜是邊有邊不明。側(cè)是面尖身直去,空是巖石多玲瓏。倒是飛峰偏不正,七者未是正貪龍。平地卓然起頓筍, 此是貪尖本來性。園無欹斜四面同,平若臥蠶啊高嶺。直如峽脊引繩來,小似筆頭插高頂。五者方為貪正形,吉兇禍福要詳明?!庇纱丝芍?/div> 貪狼即是象竹筍模樣、形如毛筆頭的山峰,民間稱之為“文筆峰”。貪狼共要十二種形態(tài),其中,欹貪、破貪、斜貪、側(cè)貪、空貪、石貪、倒 貪七種不是正氣貪狼,只有尖貪、園貪、平貪、直貪、小貪五種才是正氣貪狼。 貪狼是文貴之星,貪狼帶劍(即腳下橫拖)則主武貴。貪狼如果是由動如火炎的廉貞星起祖,乃大貴之格,主出“三公”。龍的剝換如果 是穿心而出主貴,從傍而落則主富。高山上的貪狼常有輔弼二星伴隨。如果是孤峰一座,周圍沒有其他山峰伴隨(四獸不聚),這就叫做空亡 龍,即使有穴也不長久,一發(fā)即敗。 巨門 “巨門星峰覆鐘釜”,巨門或如覆鐘,或如覆釜,鐘高釜低,在高處也象貪狼一樣常見輔弼伴隨左右。巨門端莊,主富貴雙全。 文曲 “文曲正形如蛇行”,文曲是九星行龍中最常見的一種,它的特點是象波浪一樣起伏和左右搖擺。文曲山峰無骨,至柔至順,是九星行龍 中最常見的間星,如果沒有文曲間在其中,九星就難于發(fā)生變換。文曲在平地喜如蛇行,在高山喜見左右生峰伴隨。娥眉峰秀,主出嬪妃。文 曲見峰才活,“若得尊星生一峰,便使柔星為長雄。男人端貌取科第,女人主家權(quán)勝翁?!蔽那绻麩o峰伴隨,形如死鱔,則屬淫邪之星,主 男女淫亂酒色敗家。 祿存 “祿存上形如頓鼓,下形有腳如瓜瓠。”祿存頂為方形,下有形如瓜瓠的腳,從正面看,很象是鐵耙。其平面形狀也有點象蜈蚣的樣子。 祿存星有頓鼓、覆釜、鶴爪、肋扇、懸鶉、巨浪橫開(平洋祿存)、長蛇、戴兜鍪(高嶺祿存)、落花等八種類型,各有不同的剝換方式。祿 存是最常見的間星龍,“天下山山有祿存,或兇或吉要君分。莫道祿存全不善,的為將相公侯門。”祿存本是兇星,但如果剝換得好,也常結(jié) 作大州大縣和富貴之穴。祿存與武曲的星形有相似之處,都是方形,但武曲無腳,祿存有腳,要注意分別。 廉貞 《撼龍經(jīng)》說:“廉貞如何號獨火,此星得形最高大。高山頂上石磋峨,傘折犁頭裂絲破。只緣尖炎聳天庭,其性炎炎號火星。起作龍樓 并寶殿,貪巨武輔因此生?!?/div> 廉貞是火星,其性炎上,故廉貞一般都在絕頂高處。高尖為龍樓,平者是寶殿。高山頂上有單個或成雙的泉池,或有鏡子般的小池,可以 照見真龍辭樓下殿的樣子,邊上還有衛(wèi)龍纏護迎送。 龍樓、寶殿下橫開帳幙,帳幙有一層的,只主富豪;有三五重的,兩層以上為貴龍,三五重有如巨浪者,其貴無比。 帳中貴人峰起,穿心出脈如仙帶飄垂,是生旺貴龍的標(biāo)志。出脈兩旁“天官地軸兩邊迎,異石龜蛇過處往”。帳中華蓋三峰品字聳立,就 是真龍出脈之處。五吉之星,都要隨著華蓋峰來尋覓。真龍從華蓋穿心出脈,兩肩又生出護龍,前迎后送,分為雌雄二龍。低肥者為雌,高瘠 者為雄。 廉貞多生回龍顧祖之局,遙遙祖山是朝山。五吉行龍過程中正峰時現(xiàn),好象是回頭朝拜祖山。隨龍的山水都朝揖真龍,護龍有的似龍盤, 有的象虎踞。水口上羅星聳立,異石重重,羅星外面又有多重山嶺關(guān)欄。送龍之山停在真龍之后,纏龍之山則纏過龍虎之前,纏護越多重,富 貴則越長久。 廉貞之峰以石為真,如果是土山就完全沒有力,廉貞如果星峰非石,腳下也必定是石壁,石壁是背土是面。廉貞多向南方落脈。 廉貞如果不剝換出五吉星峰,只能作真龍的朝應(yīng)龍,而且是朝迎于數(shù)百里之外。 廉貞是權(quán)威之星,廉貞起祖剝換出五吉之星主貴?!柏澗尬漭o弼星行,出身生處是何星。剝龍換骨若九段,此是公侯將相庭。紅旗氣焰威 權(quán)在,愚妄時師駭兇怪。權(quán)星威福得自專,縱入文階亦武權(quán)。廉貞一變貪巨武,文武全才登宰輔。廉貞不作變換星,孑身亂倫損君父?!?/div> 武曲 《撼龍經(jīng)》說:“武曲尊星性端莊,才離祖宗既高昂。星峰自與眾星別,不尖不園其體方。高處定為頓笏樣,但是無腳生兩旁。” 武曲與祿存的山體都是方形的,但祿存有腳,而武曲則無腳。 武曲星是至尊至貴之星,方正高昂乃是武曲之真體,高大雄偉,方正如屏,或高如頓笏。行龍過程中護衛(wèi)重重而不斷,每逢跌斷過峽時, 都有衣冠吏(園峰帶腳)伴隨,有如大官出巡,重重護擁,氣勢非凡。當(dāng)星峰再起時,也一定是方正如屏,端莊威嚴(yán),“峰峰端正方于長,不 肯欹斜失尊體?!?/div> 武曲到頭結(jié)作穴位或垣局時,外山重重包裹,朝案重重拜伏,明堂絕不陡瀉。大凡貴龍多纏護,沒有護衛(wèi)伴行的武曲星,只能結(jié)作佛寺道 觀。 破軍 撼龍經(jīng)說:“破軍星峰如走旗,前頭高卓尾后低?!?/div> 破軍的形狀就象行走中的旗幟,前面高,后面低,走旗拖尾是破軍的的真形。兩旁峭壁凌空,山體有裂痕。破軍不是祖星,一般起祖于六 府、三臺。三臺是指高山頂上有雙尖、雙園、雙方的山峰成雙成對排列,象三級臺階之壯。三臺之下是六府,即高山平頂上有凹凸形的六個小 園堆呈偃月形排列。凹中微微起勢,再生出九星。 破軍有六種形體。 一曰貪狼破軍,其形狀象伸頸作啼的雄雞冠頭,最高的山頂有帶微微而下,到平地呈蛛絲、馬跡、梭跡之形過坪過水,兩邊定有泉塘夾隨 。 二曰巨門破軍,頂上微園,前面的懸崖上露出石嘴,好象是啄木鳥扒在高枝上,所出之龍生出鼎足,象雞爪一樣爪甲分明,巨門破軍富貴 無比,主出王侯 三曰祿存破軍,上為平頂,山的兩邊微露肋形,前面好象大樹倒懸,獨干下垂,下生枝葉無數(shù),前方又起高峰往下延伸,前面不遠(yuǎn)即當(dāng)結(jié) 穴。如果行龍沒有纏護,則結(jié)作神壇寺廟。 四曰廉貞破軍,勢高坡陡,水流湍急,聲響如雷,此種形體多見于險峻的關(guān)峽處。 五曰武曲破軍,身形臃腫,象破櫥柜。 六曰輔星破軍,形如幞頭,兩邊有腳似拋球。 七曰弼星破軍,好象鯉魚跳躍,行到平地亦三三兩兩不時起峰卓立,身形直出,兩旁橫生有腳。 九星行龍都有破軍、祿存、文曲間雜,貪狼、武曲、巨門三吉星常有輔弼二星伴隨左右。 是不是富貴之龍,第一要看纏護的情況,纏護多便是富貴龍,纏護少則結(jié)作神壇寺廟。第二是看應(yīng)星(即父母山)是吉星還是兇星,應(yīng)星 是吉星主吉,應(yīng)星是兇星者主兇。 兇龍是不結(jié)穴的,只是行龍途中的過渡,終究要閃到邊上去。四兇之星剝換成五吉之星,兇星之氣盡消,生氣則旺盛起來。破軍行龍突然 橫開大帳,帳中戈、旗形狀的山峰就是生氣的標(biāo)志,這樣的龍將結(jié)成將軍形的穴場。 左輔 兩球形之峰前高后低,形如幞頭,此乃左輔正形。前低后高而腰長,形似駝峰的也是左輔。左輔經(jīng)常與武曲相近,與武曲是分宗伯叔,都 是貴龍。 武曲之兩旁一定有左輔星伴隨,方崗之下形如卓斧的叫做武曲輔星。左輔行龍,如果突然堆起螺卵、梨栗,嶺上累累山結(jié)頂,前面離垣局 就不遠(yuǎn)了。左輔又名為待衛(wèi)星,在垣局中為近待。左輔是近帝王的星體,在垣局中形體細(xì)微,似隱似現(xiàn)。左輔隨貴龍同行,凡在垣局中都有輔 弼二星待衛(wèi)在帝星的左右。所以,認(rèn)識左輔星的人不可亂開口。 貪狼之下的左輔剝換象拋球,下嶺者形如浮在水面上的龜,上嶺者象逆推覆舟。祿存左輔剝換形如蜈蚣腳,排列在龍身兩旁。文曲下的左 輔剝換如梭帶線。廉貞下的左輔變?yōu)槭猃X形,梳齒中央行真龍。武曲下的左輔面貌不變,行到平地時時斷時續(xù)。破軍之下的左輔形如槍、戈, 沒有次序,好象虎狼行走中帶箭。不管何種形態(tài),只要是護纏多的就是吉龍,沒有護纏的只能作神壇道院。 右弼 “弼星本來無正形,形隨八星高低生。要識弼星正形處,八星斷處隱藏形”。右弼本是隱星,也叫隱曜,沒有正形。右弼是伴隨八星行龍 的過脈之星,藏于地下,拋梭、馬跡、蜘蛛過水、上灘魚、驚蛇入草都是用來形容右弼星的,斷脈斷跡,似有似無,是地中暗來之脈。平洋之 地一馬平川,沒有明顯的龍跡可尋,但平洋地勢也有高低,高一寸即是山,低一寸即是水,兩水夾流就是龍脊,八曜都可入平洋,并找到行龍 的蹤跡,不然的話那里到處都是弼星行龍。 九星雖有五行,但九星行龍是不論五行生克的。以五行生克論龍剝換的不是楊公的方法。九星有吉有兇也是相對的,天下山山都有破、祿 、文,只要通過剝換,變成吉星,而且纏護多便屬吉。硬直死僵不變換,纏護少便屬兇。 所謂纏護就指山環(huán)水抱,山水有情,,龍穴的前后左右有很多重山水,但如果山水不抱龍穴而反背,就是無情之象,也就不是纏護 點穴秘傳 尋龍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可以用之于建造陰陽二宅的具體地點和位置,這個具體的地點位置就是穴。龍的生氣從龍的祖山一路剝換而來,到了山 水交會之所結(jié)穴,就好象是一顆枝繁葉茂的瓜果蔓開花、結(jié)果。祖山是根,龍脈是干,枝葉是護從侍衛(wèi),過峽是節(jié),果柄是束氣,穴位就是果 實。瓜果是瓜藤生氣之所結(jié),穴位是龍之生氣凝聚的孔竅。根深、枝繁、葉茂的瓜蔓才能結(jié)出好果,真穴也只有真龍才可能結(jié)出。故經(jīng)云:“ 根核若真穴不假”。 千里來龍,到頭結(jié)穴,穴場的范圍大者不過是數(shù)百丈,小者一、二丈,陽宅的穴場是一大片,而陰宅的穴位有時僅是一個點,上下左右一 移位便不是穴。古人有云:“點高三尺出宰相,點低三尺浪蕩光”,說的就是點穴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準(zhǔn)確無誤,不能偏高偏低、偏左偏右 而稍有差池。此與人體的穴位相似,針灸治病的一個基本要領(lǐng)就是取穴要準(zhǔn)確,不能有絲毫的偏差。 一、根據(jù)星辰確定穴的位置 穴位是龍的真氣淺露的孔竅,龍是穴之體,穴是龍之用。龍從祖山起勢,經(jīng)過剝換,過峽,頓跌,形體轉(zhuǎn)換,脫胎換骨,到頭必起五吉星 峰為應(yīng)星,即受穴之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后山”。五吉星峰結(jié)穴方式各異。要根據(jù)來龍剝換的星峰,因龍制宜,根據(jù)不同形狀的后山,在 不同的位置去尋找穴位。 后山是貪狼星峰,穴位結(jié)作在乳頭位置上。 后山是巨門星峰,穴位結(jié)作在窩中; 后山是武曲星峰,穴位結(jié)作在釵鉗位置上; 后山是祿存和廉貞,穴位結(jié)作在“犁頭”位置上; 是文曲星峰,低處結(jié)作在坪中,高處結(jié)作掌心里; 后山是破軍,穴位結(jié)作在象戈、象矛的脈上,或者兩邊有山護抱,或者前方有水橫流; 后山是輔星,一般結(jié)作如同燕子的巢,如在高山則象是掛燈形;在平地就象是雞巢,即使是圓頭也有凹象。 二、窩、鉗、乳、突是四種最基本的穴形 星形千變?nèi)f化,穴的形狀更是多種多樣。風(fēng)水術(shù)的流派又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喝形的,有以九星變態(tài)立論的,有以天星方位作主 的,有精神動靜入手的,......。令后學(xué)之人無所適從。 其實,穴的形狀、形象雖然千變?nèi)f化,名稱允許有不同的叫法,但穴乃龍之生氣唯一可以利用的地點,從總體上來說,離不開陰陽二字, 二氣沖和,才有生氣可乘,即陰來陽受,陽來陰受,直來橫受,橫來直受,急來緩受,緩來急受,......。 穴是龍之真氣“聚而成型”而結(jié)作出來的,陰陽二氣化生四象,從而變生出“窩、鉗、乳、突”四象,正穴、變穴、怪穴都是四象的變化 、變形而已。真正明白了“窩、鉗、乳、突”四形的真正內(nèi)涵,也就洞察了穴形的個中三昧。 窩 葬書云:“形如雞巢,法葬其凹,昨土分矛”,即是指窩形之穴。窩有四種,深窩、淺窩、狹窩、闊窩。窩形以左右均停為正格,左右不 同是變格。又分藏口穴、張口兩種,藏口是指左右砂手交會,張口是指左右砂手不交會。 藏口之穴,弦棱伶俐,兩掬(音:ju,平聲,兩手合捧之意)彎環(huán),口中圓凈,窩內(nèi)融融者,其氣合聚于中,余氣分行于外,是為吉穴。 而落槽、偏陷、崩洪破陷、懶坦者是假穴,如誤下之,主淫亂貧絕。開口之穴,須近前有橫案,或有水橫攔。 深窩、淺窩、狹窩、闊窩都有仰俯之別。俯者,窩中微有乳突,乳處即是穴,窩宜淺,如金盤荷葉之形,也須弦棱分明,不可弦棱不明; 仰者,窩中當(dāng)有突,突處是穴,窩稍深而不忌,但也不可坑陷太深。 深窩須深得適宜,有乳微突者稍深不忌,無乳突者,切忌太深。淺窩要淺得適宜;闊窩宜開口實而廣,不宜太深,須左右交會,窩中有微 乳微突;如果沒有乳突,左右不交,弦棱不明者非真穴。狹窩開口宜小,如燕巢雞窩,窩中圓凈,弦棱分明,兩掬彎抱,方是吉穴。 鉗 又名杈鉗、虎口,穴星開兩腳,如人之虎口形狀。有直鉗、曲鉗、長鉗、短鉗四者為正格,雙鉗、邊直邊曲(仙宮)、邊長邊短(單提) 、邊單邊雙(疊指)為變格。 鉗中微有乳者,是由乳穴變形而來,穴扦乳頭,須頂頭圓正,兩邊界水分明;忌乳頭粗硬,腳下落槽,左右折陷。鉗中微有窩者,由窩穴 變形而來,穴扦窩中心,須頂頭圓正,弦棱分明;忌漏槽貫頂,界水淋頭。單股切忌直長。鉗穴不論何格,均要求鉗中藏聚。 直鉗即兩腳皆直,須頂圓正,兩腳婉媚短小,近前有案橫攔。 曲鉗即左右兩腳彎如牛角而內(nèi)抱,左右交牙。 長鉗即兩腳皆長,須婉轉(zhuǎn),近有低案橫抱,頂圓。 短鉗即兩腳皆短,須短得合適,外有抱衛(wèi)。 雙鉗即左右腳皆生雙枝(甚至三枝五枝),鉗多必須交牙,弓抱不相尖射。 邊曲邊直即左右兩腳不均勻,一曲一直,又名弓腳。左曲右直叫左弓腳,或叫左仙宮;右曲左直者叫右弓腳,或叫右仙宮。彎曲之腳必須 逆水。 邊長邊短即兩腳一長一短,須長腳逆水。 邊單邊雙即即兩腳一單一雙,左雙右單叫左疊指,右雙左單為右疊指。需兩腳長短一致,外腳長曲弓抱,且兩腳皆逆水。 乳 穴星兩臂伸出抱衛(wèi),中間生乳即為乳形之穴。長乳、短乳、大乳、小乳四者為正格,雙垂乳、單垂乳為變格。 乳穴的長短大小是相對而言,過長、過短、過大、過小均非所宜,乳頭宜居中,乳頭光圓,兩掬環(huán)抱,界水分明。忌飽肚腫腳、瘦弱尖細(xì) 、偏斜、缺臂凹折。雙乳格要兩乳大小、長短均勻。三乳要三個乳的均勻,大小、長短、肥瘦相同。 乳穴如果星峰尊重,穴形、界水分明,兩掬環(huán)抱、乳頭光圓、登佐分曉乃極貴之穴。 突 突穴又叫泡穴,穴星中平起突,形圓如覆釜,雞心、魚泡、鵝卵、龍珠、紫微、肝龍等都是突穴的別名。高山突穴,須左右環(huán)抱,兩臂周 遮;平地突穴,要界水分明,水勢注聚或者有水遠(yuǎn)抱。有大突、小突、雙突、三突四格,凡身俯者宜湊詹避毯,即點穴宜偏上;面仰者宜湊毯 避詹,即點穴宜偏下。突穴大小宜適當(dāng),大者不顯得粗腫頑懶,突面光圓,形體穎異為吉,小而不至微弱無力,突面光肥,形體自然與穎異為 吉。如果高低不明,界水礦闊,或水割四畔,微弱無依的,絕不可用。雙突并起叫雙星,兩畔有腳、牙者叫麒麟。三突并起叫三臺。雙突、三 突均須大小高低肥瘦相同,突面圓正,形體穎異,忌大小高低肥瘦不等、美惡不分。雙突可下兩穴,三突可下三穴。 自然山水中,地形復(fù)雜多變,穴形如果細(xì)論,不勝枚舉,但都是屬于窩鉗乳突四種基本形體的變化變形。熟悉了窩、鉗、乳、突的各格不 同形體的吉兇判定原則,其余均可舉一反三而依此類推之。 風(fēng)水術(shù)的基本原則是“乘生氣”,氣郁于形,反觀山水之形狀,就能體察出其中氣的情況。粗惡者則氣暴,峻急者則氣促,單寒者則氣微 ,臃腫者則氣濁,虛耗(螻蟻狐鼠淘空)者氣泄,瘦削者氣衰,凹缺者則氣薄,突露者則氣散,破面者則氣損,疙頭者則氣虛,懶坦者氣不聚 ,幽冷者則氣寒,尖細(xì)者則氣脫,蕩軟者則氣絕。頑硬者則氣死。凡此十五種形狀之山,必?zé)o融結(jié),無穴可扦。 三、十登明確,穴斯真的 穴場是龍水交會,真氣顯露之所,真龍結(jié)穴,必登佐明確。登佐不明,穴肯不真。 1、明堂登穴。明堂,即穴前自然形成的緩坡或平地。龍虎內(nèi)為小明堂,案山內(nèi)為中明堂,案山外朝山內(nèi)為大明堂。明堂端正、平緩、不偏 斜,則明堂內(nèi)必真氣融融;若倒側(cè)、傾瀉、則真氣不聚。小明堂宜緊湊,太空曠則氣散;中明堂和外明堂則宜寬敞,寬敞則氣勢宏大,所謂“ 明堂容萬馬”即指此。 2、朝案登穴。穴近前橫抱之山叫做案山,案后之山叫做朝山。案山宜端正緩平、高低適中,高度以平胸為宜,彎環(huán)抱穴為吉;朝山以秀麗 端莊為要。 3、水勢登穴。水之所趨,龍之所止,故真穴必眾水會聚而朝堂。橫過之水宜橫抱穴前,對朝之水宜九曲八彎而來。 4、樂山登穴。穴后所枕托之山即是樂山。樂山宜穴上可見,形喜尖、圓、方而秀麗。忌凌壓穴星,忌歪斜不正,或奇形怪狀。特別是橫龍 之局,無樂則無穴。樂山有特樂、借樂、虛樂之分,特樂最為吉祥。 5、鬼星登穴。鬼星即穴后拖撐之山,橫落偏斜之穴,穴后必須有鬼星,鬼不抱身而散漫之地必不結(jié)穴。樂山撞背而來結(jié)穴則無鬼星。 6、龍虎登穴。穴左近前之山為龍,穴右近前之山為虎,統(tǒng)稱為龍虎。龍宜略高,虎宜馴伏;右水來宜龍長,左水來宜虎長;龍虎是衛(wèi)穴 之山,龍虎應(yīng)彎環(huán)抱穴而有情。龍虎及與砂有關(guān)的具體形狀和吉兇將在“什么是砂”一講中再細(xì)述。 7、纏護登穴。真穴之四周必定有重重之山有情纏護之,纏護越多重,穴中生氣越足,也就越貴。纏護之山應(yīng)不遠(yuǎn)不近,不即不離,有如仆 人在侍侯主人。 8、氈唇登穴 氈唇乃穴下余氣之發(fā)露,大者如被褥,為氈,小者象嘴唇,即唇。真龍結(jié)穴必有氈唇為證,特別是橫龍結(jié)穴,無氈唇即無穴。氈唇登佐, 為天造地設(shè)之妙應(yīng),方為真結(jié)作。 9、天心十道登穴 所謂天心十道,即穴之前后左右皆有山,叫四應(yīng)登對、蓋照拱來。后有蓋山,前有照山,左右兩畔有夾耳之山,四周沒有一位空缺,呈十 字正對,是真穴的標(biāo)準(zhǔn)格局。 10、分合登穴 即水之分合有序。穴兩邊有蝦須水(八字水)送氣脈下來,流到三叉盡處開口,上面有分,下面有合,是為陰陽0交度,真穴在矣。有分無 合,陰陽未交,其止無真;有合無分,其來不真,皆為假穴。 四、怪穴簡介 世界上的事物,除了普遍性外,還有特殊性,穴也存在這種情況,不同于正常融結(jié)規(guī)律的穴就叫做怪穴。怪穴的特點是獨樹一幟,與眾不 同,但也生氣融融。如四周皆土,唯穴內(nèi)是石,四周皆石,唯穴內(nèi)是土(如螺絲吐肉穴);或結(jié)于絕頂(如張?zhí)旌B菅ǎ?,或結(jié)于懸崖峭壁( 如壁上掛燈穴);或結(jié)于盡頭,前臨江河,絕無余地(如鲇魚上水穴);或結(jié)于龍身(如燕子傍梁穴),或結(jié)于碧水深潭之中,......。扦怪 穴法無定法,不能一一詳列,否則也就不叫怪穴了。扦怪穴須有扎實的尋龍點穴的基本功和豐富的實際經(jīng)驗才可,初學(xué)者切不可冒然行事。 五、喝形 喝形就是根據(jù)龍穴形狀的基本特征,給所扦的穴位取一個恰當(dāng)?shù)拿?,如獅子跳墻、猛虎下山、仙鶴亮翅、蜈蚣吐珠、......。與人取名 一樣,喝形的好壞對風(fēng)水也有一定的影響。 喝形必須注意所取的名字與實際的地形地貌相吻合,名字要吉祥、形象,不可胡亂喝形。舉個例子:廣東連平縣城附近有一顏家祖墳,本 來是一個非常好的穴位,整個穴場非常象蝙蝠張開翅膀的樣子,穴位正好扦在蝙蝠的頭上,朝山見雙薦之秀峰,本當(dāng)出貴。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此 地當(dāng)時做風(fēng)水的先生喝形為“網(wǎng)形地”,是連平的名墳之一。我當(dāng)時就說:“可惜了一個好風(fēng)水!此墳與貴無緣,唯有富裕而已。被網(wǎng)罩住了 ,哪里還有出頭的機會?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此墳后裔確實是生活富裕,但從未出過貴。這個穴如果當(dāng)時喝形為“蝙蝠獻福”就理想多了。喝形一 錯,福份大減,這樣的例子很多,相信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例子。 什么是垣局? “垣”者,墻、城之意。垣局是專指可以用來建造號令天下的京城的特貴的風(fēng)水格局,次一等的垣局則是建造省市都會的理想地點。垣局 與一般的穴場相比,具有許多不同的特點。垣局是大龍脈的正結(jié),是山水之大會,星辰分明,氣勢非凡。 撼龍經(jīng)說:“方正之垣號大微,垣有四門號天市。紫微垣外前后門,華蓋三臺前后衛(wèi)。中有過水名御溝,抱城屈曲中間流。紫薇垣內(nèi)星辰 足,天市大微少全局。朝迎未必皆真形,朝海拱辰勢如簇。千山萬水皆大朝,入到懷中九回曲?!惫湃苏J(rèn)為,天星下照,地上成形,龍穴是是 天星之氣在地表的真實反映。天上有紫微、太微、天市三個星座,其氣下臨于地,而形成紫微、太微、天市三大垣局。紫微是天上帝星所在的 星座,地下的紫微垣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楊公說:“垣星本不許人知,若不明言恐世迷。只到京師君便識,重重外衛(wèi)內(nèi)垣平。此龍不許時人識,留與皇朝鎮(zhèn)家國。”風(fēng)水師發(fā)現(xiàn)了垣局是要嚴(yán)格保密的,不可輕易泄露秘密。 |
|
來自: 願隨身 > 《楊公風(fēng)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