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思勞日夜,相望阻風(fēng)煙。坐惜春華晚,徒令客思懸
思念友人,日夜難熬,登高遠望,又被風(fēng)和煙霧所阻,看不到你;可惜一生中青春年華已逝,留下的只有獨自的思慮。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懷念,抒發(fā)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慨。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知心的朋友,沒有距離的遠近之分。即使遠隔萬里,也象近鄰一樣。意指真摯的友情是不為時空所限制的。
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
不論是離去的人,還是留下的人,相互都會在對方的夢中浮現(xiàn)。詩人送別摯友無限依戀,但離別在即,只有希冀彼此在夢中晤面,也深信各自定在對方的夢鄉(xiāng)出現(xiàn)。一句臨別慰語,深刻地反映出知己之間的心心相印。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知己的摯友,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象近鄰一樣,并不感到遙遠,而是心心相印?,F(xiàn)用以形容普天下志同道合和情投意合之人,他們即使遠隔重洋,也彼此互相幫助,心連著心,向著共同的目標(biāo)前進。
故人渺何際?鄉(xiāng)關(guān)云霧浮
詩人用一問一答的口吻,寫出了自己的心思:友人你在哪里?可能在家鄉(xiāng)——在云霧飄蕩的那個地方。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深切懷念。
注:鄉(xiāng)關(guān),指家鄉(xiāng)。
林塘風(fēng)月賞,還待故人來
優(yōu)美的池塘景色,秀麗的山林風(fēng)光;微拂的清風(fēng),皓潔的明月以及澄碧的池水,都等待你再來欣賞呀!這里抒發(fā)了詩人對朋友無比眷戀的心情。
朝朝翠山下,夜夜蒼江曲。復(fù)此遙相思,清尊湛芳綠
每天在碧翠秀麗的山下,每晚在蒼青可愛的江灣,遠遠地思念著你。如果你也能來這里,那我們就可以喝著酒,欣賞這些香花綠樹的美景了。這里疊字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至深。
注:蒼江,指江水深青。清尊,干凈的酒杯。芳綠,指花香樹綠。
故人故情懷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見
在這秋風(fēng)明月的寒夜,詩人懷念起舊友之間的情意以及和舊友間歡快暢飲的場面。但是,現(xiàn)在卻難以相見。只這樣眺望,這樣思念。表現(xiàn)了詩人對往日朋友的懷念。而“故”和“相”的連續(xù)復(fù)用。更可見作者對友人感情之深厚,思念之無限。
他鄉(xiāng)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他鄉(xiāng)明月高懸,而明月四海皆同,它也普照千里之外。望月懷我的友人,雖遠隔千里之遙,但也阻不斷無限的思念。運用聯(lián)想,由自己思念友人,又想到友人懷念自己,這種懸想示現(xiàn)的手法,逼真地表達出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深深懷念和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意。
何處寄相思,南風(fēng)吹五兩
哪里能夠寄托我的相思之情呢?南風(fēng)已經(jīng)吹起,船行駛的很快,眼看就要在我的視線中消失。詩人用設(shè)問的語氣,抒發(fā)了自己對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對友人的無限思念。
注:吹五兩,古時以風(fēng)力足以吹動起船帆為吹五兩,五兩,用雞毛做成的重五兩的覘測風(fēng)力之物,系在船尾以候風(fēng)。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這是一首悼念孟浩然的詩,當(dāng)作于孟逝世后不久。詩意為:漢水依然向東流,但昔日的故友已不可見。借問襄陽的老詩人,如今在哪里?江山仍舊,人去“川空”。通過江山未改,表達物在人無,睹物傷懷的痛悼之情。暗寓人生易老天難老和對友人生命短暫的無限緬懷之情。
注:襄陽老,指孟浩然,因孟是襄陽人。蔡州,在襄陽東北、漢水中。借問,向人打聽。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思君之情就象無處不在的春色,愿這大好的春色,從江南到江北,一齊隨您歸去吧!詩人用自然界中的春色比別情,這奇異的想象、新穎的比況,深沉地表達了對摯友的無限眷戀之情。融情于景,緣景生情,信手設(shè)喻,貼切、自然。非遣辭高手所能為。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聽人說山村故居,親朋很多,昨日罷官之后,今日他們對您怎樣呢?用探問的語氣,暗寫世態(tài)的炎涼,料想友人歸鄉(xiāng)后的境況,表現(xiàn)了作者對友人的關(guān)切。以“昨日”“今日”對舉,暗示那個時代人情冷暖變化之速。切中時弊,入木三分。
千里其如何,微風(fēng)吹蘭杜
雖是相隔千里,又有何妨?崔少府的才德象蘭杜一樣,其芳香到處可聞。比喻別致,耐人回味,詩人與友人的情意之深,感情之摯由此可見。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夜晚友人獨立于清江河畔,苦苦地思念我。詩人以懸想示現(xiàn)的手法,寫出摯友對他的思念,強烈地反襯出友人的形影時刻縈繞在作者的眼簾,有力地顯現(xiàn)出詩人對崔少府這位著名詩人的贊譽。
注:美人,指崔少府,古時男女皆可稱美人。清江,古稱夷水,長江中游支流。越吟,用典,指思鄉(xiāng)之曲。莊舄官至楚執(zhí)珪,不忘故國,吟唱越國的歌寄托鄉(xiāng)思。事見《史記·張儀列傳》。
一從恩譴度瀟煙,塞北江南萬里長。莫道薊門書信少,雁飛猶得到衡陽
友人被貶官南謫,從幽州到瀟湘,其程漫漫不知有幾多長。不要說來自薊門的書信會因此減少,傳情的鴻雁仍會飛到衡陽。詩句旨在說明友情不會因貶謫遠地而斷絕,雖從此后江南塞北,天各一方,但可憑鴻雁傳書互通心曲。從詩中也可以看出王昌齡不趨炎附勢的可貴品性。
注:薊門,指幽州,唐治在今薊縣,今北京市郊多為其屬。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清風(fēng)白露寒
請不要在今晚秋江離別時依依不舍,明日您便可坐船回到長安。進京后自有歌女為您歌舞,為您勸酒,任憑您觀賞品味這一切,而不用再顧及宮外的寒意了。詩句寫出對友人的一片深情。“緩”字與“隨意”照應(yīng),暗示回京后的安適。末句與首句相呼,謂不必再受羈旅之苦了。
注:評事,官名,八品下。李評事,名字里貫不詳。隨意,猶任憑。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不知飛鳥落到了什么地方,只有如黛的青山還依然聳立在眼前?!帮w鳥”喻友人相離遠去,對飛鳥的關(guān)心正是對遠航友人的關(guān)切。詩句流露出作者對友人的一片真摯之情和無限思念之意?!扒嗌娇障蛉恕庇趾嫱谐鲈娙说目占艧o人相伴的孤獨之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登上蘭山,試著眺望友人,但只見北雁南飛,詩人的心也似乎隨鴻雁飛去,消失于茫茫的天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體現(xiàn)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有感于眼前無知音可以傾述的情景,因而更加懷想遠方的友人,以致夜不能寐,希冀夢中能與朋友相會。思友之情篤切,余味邈邈,真摯感人。
注:中宵,半夜。
游人武陵去,寶劍直千金。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友人就要宦游武陵,我身上佩戴的價值千金的寶劍,在分手的時候贈送給朋友,以此表達我對友人真摯而強烈的感情。詩句淺易、明白、曉暢,而情深意長。
注:游人,宦游他鄉(xiāng)為客之人。直,同值。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待到黃昏日落之時,載君的船帆會到何處停泊?遠望天邊孤帆遠影已消失殆盡,極視不見,離愁別緒怎能不令詩人痛斷肝腸?上句寫出對友人旅途的關(guān)切,下句道出友情的深厚,語淡意濃,其味彌長。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用潭水之“深”,反襯友情之“厚”用比襯手法,形象地表達了對汪倫的深情,生動、感人,耐人尋味。樸實、自然,情真意切。
故人不可見,幽夢誰與適
老朋友不能相見,夢中與誰在一起呢?想念故友,連做夢都想與之相隨,可見其懷念之情是何等殷切、纏綿。
注:故人,指趙蕤。適,從,在一起的意思。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思君之情就象這滔滔的汶水,浩蕩不息地隨君南行。詩人寄情于水,以川流不息的河水比喻悠悠不盡的相思之情,造成了言有盡意無窮的韻味。格調(diào)高雅,感情真摯。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fù)情
城外的老樹,在秋風(fēng)中,日夜發(fā)出蕭瑟之聲,這秋色、秋聲使人倍感孤寂、凄清。此情此景,即使喝酒也不能醉,也難以消解離愁,歌聲也不能排除別憂,只是空寄其情。詩句充分顯現(xiàn)詩人與杜甫的友情之深,對其思念之切。
注:魯酒、齊歌,魯、齊皆指山東。傳說楚王大會諸侯,魯趙諸國獻酒,管酒的官向趙國索酒未得,把味薄的魯酒充趙酒進獻。楚王認(rèn)為趙以薄酒進
獻不恭,派兵圍邯鄲。從此以后,借魯酒代薄酒。作此詩時詩人正在山東的沙丘,詩意是說獨飲魯酒,覺得無味難以喝醉,暗喻難以排憂。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詩人聽說友人王昌齡橫遭貶謫,不勝驚惜,怎奈天各一方,無以慰籍,但月明中天,千里可共。于是,吟出將愁心寄與明月,希冀月亮能隨風(fēng)飄到夜郎西,把自己的懸念和同情交給友人龍標(biāo)。這里擬人手法的運用,有力地表現(xiàn)出詩人難奈的要寬慰朋友的強烈愿望。
海內(nèi)賢豪青云客,就中與君心莫逆
在四海之內(nèi)才德出眾,身居高位的諸人中,我只與您心心相印,堪稱“莫逆”之交?!昂?nèi)”極言可為朋友者之廣,“莫逆”極言友誼之深。
狂風(fēng)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送友人入西京,心中掛念長安。用“狂風(fēng)”二字,來描繪送別時的心潮起伏,如狂飆吹心。詩句通過奇特的比喻和“持咸陽樹”虛擬的手法,表現(xiàn)了依依惜別的深情。想象神奇、手法別致、新穎,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
注:咸陽,即長安又稱西京。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兩句詩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無定跡,故以比游子之情;落日銜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币馑际牵核{天上的一朵白云,隨風(fēng)飄浮,如同浪跡天涯的游子之意;碧空中的一輪紅日徐徐降落,宛若詩人對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詩句比喻新穎形象,情深意濃。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山空松子落,幽人應(yīng)未眠
適值清秋,懷念友人,獨自徘徊在寒涼的夜里??諘绲纳搅炙勺恿懵?,推想遠方的朋友當(dāng)也在今夜的秋色中徘徊未眠吧。詩句由自己寫到友人,將眼前景與意中景同時并列,從而表達了異地共相思的深情。
注:屬,適,正值。幽人,隱居的人,指作者的友人丘丹。
東去長安萬里余,故人何惜一行書。玉關(guān)西望堪腸斷,況復(fù)明朝是歲除
東距長安萬余里,老朋友你為何吝惜一行書信,至今不見音訊呢?我身處玉門關(guān)外,從西向東日夜遙望,思緒紛亂,幾欲斷腸。更何況明天又是除夕日,人到節(jié)日就更加思念你這老友了。詩句表達了作者遠離家鄉(xiāng)、時逢佳節(jié)、盼望友人來信的急切心情。
人日題詩寄草堂,逢憐故人思故鄉(xiāng)。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這四句詩是作者在上
元二年人日這天寫給好友杜甫的。人日題詩寄給草堂的友人,遙憐故友必定在逢春之際思故鄉(xiāng)。柳條吐綠你不忍心看,梅花滿枝也會使你更覺斷腸。首句點題。次句
說“寄”的內(nèi)容,“憐”字表示對友人的摯愛。后兩句是想象故人思鄉(xiāng)情緒的具體寫照。這既是說杜甫,也是說自己,因為滿目瘡痍的中原,同是他們的故鄉(xiāng)。
注:人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七日。草堂,杜甫居成都時,在浣花溪邊建草堂,今仍存。憐,哀憐,同情,這里指為友人思念故鄉(xiāng)而哀憐。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首句寫詩人在渭北憶李白遙望江東,惟
見天邊的晚云。次句寫作者設(shè)想李白在江東憶自己,翹首渭北,惟見遠方的春樹。一二句,語出平實,但手法精妙。詩句本為杜甫憶李白所吟,但卻展現(xiàn)出兩位大詩
人互相凝望摯友的情景。清代黃生說:首句“寓言己憶彼”,次句“懸度彼憶己”。這種懸想示現(xiàn)的手法,極自然地表現(xiàn)出兩人的深情厚意,不言懷而懷在其中。在
此基礎(chǔ)上,很自然地引出作者的熱切希望:何時才能再次歡聚,與李白把酒論詩文!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花草小徑未曾因迎客特意打掃,茅屋寒門今天才為您第一
次大開。詩人隱居草堂、交游冷淡,客不常至,主人也不輕易迎客。今日“君”來,由衷欣喜。兩句詩前后句互文相反見義。黃生云:“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緣君
掃;蓬門不曾為客開,今始為君開。”由此益見兩人交情之深。詩人用與客談話的親切口吻,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誠摯、直率的情誼。
注:緣,因為。君,指來訪的崔縣令。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衷!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詩人用質(zhì)樸的語言,表達了對摯友李白
的無限深情。不見李白已有十五年之久,多么渴望見到他啊!有著遠大抱負的李白,橫遭迫害,不得不“佯狂”,這是多么可悲的事!統(tǒng)治集團中的人都想扼殺他,
唯獨我珍愛他的才華。詩人用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出在看待李白問題上與“世人”針鋒相對的態(tài)度,也飽含了對李白的理解與同情,同時,也是用實際行動對“文人相
輕”的陋習(xí)最致命的批判。
故人一別幾時見,青草還從舊處生
朋友此次相離,何時才能相見,青草尚且從舊處萌生,但愿我們得以重逢此地。寫友人間情深意長,別情依依。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這里詩人追溯自己不幸的身世。青春年少就失去父母的疼愛而出外獨自謀生。在動亂、混濁的年代,自己漂泊流離,絕少知音,只恨與您相逢太遲。極狀朋友間的莫逆之交,情真意切!
暮雨蕭條過鳳城,霏霏颯颯重還輕。聞君此夜東林宿,聽得荷池幾番聲
暮色茫茫,風(fēng)雨蕭
蕭,凄風(fēng)夾著密集的雨點,時急時緩,使京城顯得更加冷落蕭森。聽說您今夜寄宿在東林,您也幾番聽得風(fēng)動池塘,雨打蓮荷的聲息了吧!風(fēng)雨交加,詩人輾轉(zhuǎn)反
側(cè),難以成眠,想及遠行的友人,今夜也一定因思念自己而為颯颯的風(fēng)雨所折磨。詩人只字未提因思念友人而夜不能寐,只是寫凄風(fēng)苦雨敲擊心扉,并用懸想示現(xiàn)
法,展示友人也天涯共聽夜雨的情景,從而委婉地展示了題旨,使語言含蓄,表情真切、深沉。
注:鳳城,舊時京都的別稱。颯颯(sà),風(fēng)雨聲。霏霏(fēi),形容雨點之密。
無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fēng)
無法將您留下同酌共飲,不如刮大風(fēng)把您留住。主人已沒有辦法再久留朋友,將希望寄托于自然界的風(fēng)暴,充分地表達了對友人的真誠挽留之意。
注:石尤風(fēng),《江湖紀(jì)聞》載:“石氏女嫁為尤郎婦。尤遠商不歸,妻憶之,病,臨亡嘆曰:‘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遠行,吾將作大風(fēng)阻之?!院笊搪冒l(fā)船,值打頭逆風(fēng),曰:‘此石尤風(fēng)’?!?/p>
我愿身為云,東野變?yōu)辇?/strong>
我愿把自己的身體化為五彩的祥云,讓東野變成金光鱗鱗的云龍。借用新奇的比喻,形象地狀出詩人希冀與摯友永遠相隨的難舍難分的深厚情誼。
海鶴一為別,存亡三十秋。今來數(shù)行沮,獨上驛南樓
從此一別,存亡相念又過了三十個春
秋。今日,我流著眼淚,獨自又登上了驛南樓。三十年前,兩人曾同登驛南樓,壯志積胸。今天,故地重游,卻不見舊人,只得孤單單憑樓遠望。用“海鶴”來喻劉
禹錫,既說明他離得遠,又寓示了他的高潔?!蔼毶稀卑言娙斯驴嗥鄳K的情形描畫出來。
注:海鶴,比喻劉禹錫。三十秋,三十年。
春風(fēng)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瀟湘兩岸,春意盎然,想要采一些盛開的蘋花相贈友人,但他們在哪里啊?春風(fēng)無限,而人的欲望卻有限,對比寫來,令人腸斷。
注:瀟湘,瀟水,湘水,在湖南境內(nèi)。蘋花,一種多年生水草所開的花,花小而白。
弱冠同懷長者憂,臨岐回想盡悠悠。耦耕若便遺身老,黃發(fā)相看萬事休
我倆少有大志,長大以后,各奔東西。如果我倆能共同耕作于田畝之上,白發(fā)相守,便老而無憾了??此戚p描淡寫,實則深寓友情。為了友情寧可棄高官,拋笏板,轉(zhuǎn)而從事農(nóng)耕,這是需要何等的勇氣。這種友情是建立在有共同理想志趣的基礎(chǔ)上的,所以特別珍貴難得。
注:弱冠,古時二十而行冠禮,表示成年,近二十叫弱冠。臨岐,岔道送別。悠悠,遙遠。耦耕,二人并肩而耕。黃發(fā),年老。
去年無花看,今年未看花。更聞飄落盡,走馬向誰家
去年無處看花,今年卻有花未看。聽說花已零落,那么還騎馬去誰家呢?通篇以花為主,明寫看花、惜花,實則以花喻人。永貞革新失敗后,友人被貶他鄉(xiāng),作者于詩中表示對落魄友人的深深的惋惜和同情。詩句自然流暢,淳樸無華,毫無雕琢之感。
注:無花看,指吐蕃地不生花。未看花,比喻不見友人。飄落盡,是指革新失敗,劉禹錫、柳宗元等十人被貶遠方,喻以好花飄落。走馬向誰家,喻無家可歸。
驅(qū)卻坐上千重寒,燒出爐中一片春
爐中炭火驅(qū)走了嚴(yán)寒的侵襲,帶來了如春的溫暖。用“爐中一片春”象征爐中火及友情,筆凋輕松,富有藝術(shù)魅力。詩人在饑寒中得友人贈炭,與其說是炭火送來溫暖,不如說是友情驅(qū)走了嚴(yán)寒。詩人對贈炭者的感激之情,汩汩地從字里行間里流淌出來。
昔日同游漳水邊,如今重說恨綿綿。天涯相見還離別,客路秋風(fēng)又幾年
昔日攜手在漳水岸邊同游,今日重提此事,徒增不盡的愁怨。在遠方有幸相逢,可還是要受到別離的折磨。不知今日一別,你又須在他方異地淹留幾年?別時想起昔日的相聚,另有一番辛酸在心頭?!翱吐非镲L(fēng)”四字既寫出友人即刻要遠游它方,又表達了作者對友人處境的擔(dān)心。
注:漳水,即今之漳河,在河北、河南交界處。
白君去后交游少,東野亡來篋笥貧。賴有白頭王建在,眼前猶見詠詩人
白居易離去后,我再
也沒有交游的興致了。孟郊去世后,我的詩稿箱內(nèi)積詩愈發(fā)減少了。唯一可慰藉的是你這個白發(fā)的王建還健在,所以我眼前總是時時浮現(xiàn)出你這個擅長詩藝的人的身
影。好友或遠游,或故去,詩人無心交際和游玩,更無心吟誦詩篇,現(xiàn)在只剩下王建這個唯一的詩友,這該是多么令人欣慰的啊!詩句樸實感人,飽含著純潔的友
情。
注:白君,白居易。去后,指去外地為官。東野,孟郊,字東野。篋笥(qièsì),竹箱之類,常用以藏詩稿。
遍問舊交零落盡,十人才有兩三人
舊日的知己好友已離世殆盡,現(xiàn)在十人里僅余下兩三個了。通曉的詩句負載著多少深情,其中有對亡友的深深懷念,有對昔日時光的留戀,有對耆老之年的哀嘆。“遍問”兩字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在尋友時的焦急心情,精妙傳神。
蓮池舊是無波水,莫逐狂風(fēng)起浪心
蓮池里本是平靜的碧水,不要讓狂風(fēng)打破它的寧靜。寫景實是寫人,用“無波水”比喻僧人應(yīng)不為外事所擾的品行。用戲謔的語氣寫出對好友的擔(dān)心,通過這富有浪漫色彩的詩句,表現(xiàn)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情。
莫將心事厭長沙,云到何方不是家
不要在心里厭惡長沙,云彩不是可以四處為家嗎?友人被
流放到偏僻的地方,悶悶抑郁。詩人用恰當(dāng)?shù)谋扔鱽戆参坑讶?,以悠悠飄浮的行云喻飄游在外,不僅形態(tài)畢肖,而且對友人也是很好的寬慰。這種勸友人在逆境中達
觀自處的話,蘊藏著詩人對朋友深切的同情也透露出對封建統(tǒng)治者倒行逆施的憤懣。
孤吟獨寢意千般,合眼逢君一夜歡
面對孤燈,獨自吟詩。被褥清冷,難以入眠,萬千意緒油然而生。夢中與君相會,得到了一夜歡娛。這多么令人高興啊!詩句寫作者夢中得以與友人相見的欣喜之狀,又在同現(xiàn)實的對比中寫出好友不得相見的苦楚,足見兩人友情之深。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
殘燈如豆,陰影搖
曳,這樣的晚上聽說你被貶九江。病危中的我驚竦地坐起,凄風(fēng)吹雨又飄入寒窗。這里借描寫陰暗的景致,強烈地烘托了作者聽到摯友白居易被貶時的沉重心情。
“垂死病中驚坐起”的行為描寫更有力地暗示出元白二人休戚相關(guān)的深厚情誼,以及詩人為朋友身遭不幸受到的巨大刺激和觸痛。
注:幢(chuáng)幢,陰影搖蕩的樣子。謫,降職。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尋常不省曾如此,應(yīng)是江州司馬書
接到遠方來信,未入
家門,已淚水漣漣,看到我這個樣子,妻子驚恐,女兒啼哭,催問是怎么回事。她們猜測著,平常我得到信,從來不曾這樣失態(tài)過,這回一定是收到了江州司馬白居
易的書信!詩人寫了信入家門時的情景。以“妻”、“女”的驚哭反襯自己的喜極而失態(tài);又用她們的猜測寫出白居易同詩人一家的友誼。足見作者對貶謫中的白居
易是何等的關(guān)切掛念,兩人真是情同手足,親比兄弟。
閑夜思君坐到明,追尋往事倍傷情
無聊的夜晚,思念你一直坐到天亮,追尋那相聚時的美好時光和相互的坎坷際遇,更覺傷心。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刻、寫對摯友的思念,對往事的追憶,真實,自然。坐到天明的行為描寫,就更為強烈地表現(xiàn)出對故友的深深思念,讀之令人黯然神傷。
渺渺江陵道,相思遠不知。近來文卷里,半是憶君詩
通向江陵的道路,迢迢千萬里。我苦苦的思念,遠在他方的你可能沒有覺察。你可知道,在近來的文卷中,大多寫著思念你的詩篇。作者向遠方的友人元稹訴說著滿腔情愫,江陵道雖遠卻不能阻隔我的思緒。案牘前,留下一篇篇遙念你的詩章。表現(xiàn)了同元稹彼此間的深厚友情。
注:渺渺,水遠或悠遠貌。江陵,在今湖北。文卷,文字卷宗或文牘案卷之類。
今日見名如見面,塵埃壁上破窗前
在塵埃覆蓋的墻壁上,在破舊的木窗前,看到你們兩人題在上面的詩句和落款。就仿佛見到你們一樣。詩人獨自羈絆在旅途中,心情凄涼,忽然在破敗的寺廟中看到自己密友的詩作名字,其驚喜之情可從那急促的詩句節(jié)奏中感受出來。詩句寫出了詩人不可按捺的歡快心情。
老去一身須愛惜,別來四體得如何
詩寫了對遠去友人的關(guān)切,步入耄耋之年,更要注意照顧自己,自分別以來,身體可安康?語句平平,但情溢言表,用關(guān)切的問語寫出,反映了詩人與友人的深情厚意。
注:四體,四肢,代指身體。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怪來調(diào)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江畔是誰在唱著《竹
枝詞》?前面的聲音因哭泣而中斷,后面的音調(diào)更是遲緩哀怨。音韻傷悲是由于歌詞凄苦,這大概是通州司馬元稹的作品吧!末句意在雙關(guān),即是對友人元稹痛苦處
境的擔(dān)憂,又抒發(fā)自己的憤懣之情。二人同被貶為司馬,同病相連,同氣相投,元詩中有白,白詩中有元。作者詞苦,歌者調(diào)苦,形神合一,成絕妙好詩。
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
此句寫思夫之情猶如隴頭流水一般,長流無極。隴水流淌的嗚咽之聲,讓人深感悲切。詩人十分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手法,不僅化無形的“情”為有形的“水”,增加了詩的形象性,而且為讀者提供了廣闊的聯(lián)想天地,讓讀者感到余味無窮。
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
親熱得如同手足兄弟,協(xié)調(diào)得象樂音配合。用形象的比喻形容友情之深厚。但此處是指藩鎮(zhèn)互相勾結(jié),狼狽為奸,早已成為朝廷大患。
注:宮,古代五音之一,相當(dāng)于簡譜的“1”。徵,古代五音之一,相當(dāng)于簡譜的“5”。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翠峰依舊,徒添知己之思;芳草青青,更增離別之恨。詩人面對曾與摯友同游的青山和伴隨友人遠去天涯的路邊芳草不禁產(chǎn)生無限的思念之情。離愁終日纏繞無盡無休,別恨成年累月縈回?zé)o休無止。字里行間都體現(xiàn)出詩人與張祜的至深友誼。
注:芳草,乃懷人之典。
芳草復(fù)芳草,斷腸還斷腸
詩句為杜牧在異鄉(xiāng)送別友人時所吟。面對一片片萋萋芳草的春日美景,詩人不能與朋友共賞也難能還鄉(xiāng),怎能不肝腸寸斷,又痛斷肝腸?!胺疾荨薄ⅰ皵嗄c”的復(fù)疊,有力地渲染出詩人愁情的深重,產(chǎn)生一唱三嘆、憂思綿綿的藝術(shù)效果。
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
此句寫離情別緒本來就足以使人傷感、催人淚下,更何必還值夕陽殘照之時呢?“何必更殘陽”的反問句式,有力地渲染出詩人離愁之深沉。不是日暮黃昏時,作者已極其傷感,那暗淡凄涼的傍晚,當(dāng)然更不消說了。
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fēng)十五橋
友人久別,對月思念,當(dāng)年月下相遇、城中橋上共游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眼前,使相思之情倍增。作者思念久別友人,卻不直抒胸臆,只是再現(xiàn)當(dāng)年共游的情景,把相思、懷舊之情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詩句看似平常卻奇崛,手法新穎。
注:十五橋,指當(dāng)時維揚(今揚州)城中許多橋。
妾憐松柏色,松柏色難凋
我喜愛松柏斗霜抗雪的精神,它可以經(jīng)冬而不褪色不凋謝。詩句比喻真正的友誼之情應(yīng)該象松柏一樣長青。
到處即閉戶,逢君方展眉
時至晚唐,社會矛盾不斷激化,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起云涌,統(tǒng)治者進行了
殘酷的鎮(zhèn)壓。千里無雞鳴,戶戶緊鎖屋,一片凄涼的情景。作者在這社會動蕩不安之時,遇見了友人,緊鎖的眉頭方得舒展?!伴]”字,暗示出詩人內(nèi)心的憂慮;
“展”字,又描摹出逢君之喜顏。詩句寫戰(zhàn)亂中的友人重逢,非親身經(jīng)歷者不能道出。
槐柳蟬聲起渡頭,海城孤客思悠悠
夏日的渡頭,槐柳青青,蟬聲一片。城中的游子聽這聲聲鳴叫,那綿綿的思緒又飛到了遠方。想起了他鄉(xiāng)的故友。詩人用蟬聲起興,抒發(fā)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明日鳴鞭天一涯,悠悠此夕怯分離
明天我們就要揚鞭分手,從此天各一方,不易再見。今夜你我兩人對床而眠。漫漫長夜,正有無數(shù)情誼訴說,最令人擔(dān)憂的就是離別啊!
天涯故友無來信,窗外拒霜空落花
自從別后,故友浪跡天涯,一直沒有收到他的書信,不知近況如何。偶望窗外,只見寒霜點點,落花片片,空寂凄清,更讓人思緒難平。寒秋懷友,借凄涼之景襯思念之苦。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詩意是說晚上不要在梧桐林邊休憩,因為每值傍晚時分,那些歸巢的鳥雀鳴啾不止,使人情不自禁地遙想起遠方的友人,為他的境況擔(dān)憂。詩人用婉曲的手法,生動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掛念,情意真摯。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這兩句是說離別相思之情如原野上的芳草,長滿了詩人的心田。詩人以野草喻思友之情,比喻貼切新穎,耐人尋味。
雁來不得書,空寄聲哀哀
這兩句是說從遠方歸來的鴻雁沒有帶來朋友的書信,只留下空蕩蕩的幾聲哀鳴。詩人思念友人而不得其消息的惆悵之情由鴻雁哀哀之聲呼出,妙絕。
分明知在處,難寄亂離書
寫自己雖然知道朋友幽居深山,卻因世道動亂,音書難遞。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人誠摯、深厚的友情和情誼難托的無奈之情,從側(cè)面反映出對動亂不安的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
如何三度槐花落,未見故人攜卷來
槐花已是幾開幾落,可知時光匆匆流逝,卻不見老朋友再來談詩論畫。詩中充滿了對老友深摯的友情和深切的思念,語氣平和,語意真摯。句中的“三度”應(yīng)是虛指多年,而非定數(shù)。
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彌敦
詩人獨過天門山,與朋友一日未見,卻覺得好似已過去三年,心中更有許多話要對朋友述說。詩人借用《詩經(jīng)》中“一日如三秋”的夸張筆法,寫出思念之深。
注:彌,更。敦,敦厚,篤實。
江南近別亦依依,山晚川長客伴稀。獨坐相思計行日,出門臨水望君歸
友人雖暫作小別,去程不遠。但惜別之情亦很濃重。遙想友人旅途孤寂,少人陪伴,不由得使作者愁緒悵然。只能在家中坐計時日,常常到江畔遙望,急盼他早日歸來。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切、篤厚的友情。
別易會難君且住,莫教青竹化為龍
分別容易,相見卻難,我真不想讓你離我而走。就如同不想教青竹化做龍飛走一樣。這兩句詩寫出友人的一片依戀不舍之情。
一片孤帆無四鄰,北風(fēng)吹過五湖濱。相看盡是江南客,獨有君為嶺外人
一葉扁舟孤零零地橫在湖中。凜凜北風(fēng)吹過五湖水面,帶來陣陣寒意。彼此看一看,周圍全都是長江以南的游客,只有先生您一個人是嶺外的人。這是詩人送友人于渡口處寫下的句子,借助景物描寫表達了對朋友凄涼、孤獨心意的同情。
共看今夜月,獨作異鄉(xiāng)人
你我于今夜在兩地共賞一輪明月,而你在家鄉(xiāng),我卻孤零零地在異鄉(xiāng)他地。這兩句詩情真意切,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思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