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是山水畫中最基本的組合元素,畫好一棵樹,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1.形態(tài)特征 任何一棵都有其獨特的形態(tài)特征,從其高矮、粗細、年份、長勢就可以看出其與另一棵樹的區(qū)別。另外,從不同角度觀察一棵樹,其形態(tài)也不相同。因此,在畫單棵樹時,最好能夠多找?guī)讉€角度看看,選擇一個最佳的形象作為對象。注意樹枝的前后空間關系,這是畫樹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很多人畫樹,結構凌亂,層次不分,主要就是沒有處理好這種層次關系。
不要用畫素描的方法東一筆西一筆地畫,這樣勢必會造成章法凌亂,結構松散,并失去節(jié)奏的連貫性。對一些枝干必須進行取舍與歸納,不要刻意追求所謂的真實。古人難過筆法方面的結構方式概括出蟹爪和鹿角兩種基本類型的畫法,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要生搬硬套。

2.生長規(guī)律 樹受種類與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會有不同的生長規(guī)律。而不同種類形態(tài)的樹要求我們必須理解它們的生長規(guī)律才能分清特征,也才能更好的表現(xiàn)出不同樹木的精神特征。以高大的喬木類樹為例,個性突出的樹木如松樹、柏樹、柳樹、木棉等,它們的形象都顯得高大而偉岸,但各自的生長規(guī)律卻有所不同,從樹干到枝干的造型都有差別,在觀察的時候,要認真地去區(qū)分它們的特征,特別是在處理小枝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會分不清細微的區(qū)別。松、柏、木棉的枝較為剛勁,榕樹的枝較舒展,而柳樹的枝最柔軟、修長。這些因素是決定怎樣運用筆法的重要參考。

3.筆法特征 在樹木的練習當中,作為初學者,在入門階段宜以中鋒的線條為主,每筆都要與結構聯(lián)系起來,一開始不要刻意追求輕快、靈動,這樣往往容易滋生用筆的浮華習氣。但是也不要刻意去追求那種所謂厚重的中鋒筆法。有些筆法在裝模作樣的頓挫中顯現(xiàn)出造作的粗俗之態(tài)。這些習氣一旦形成,將會直接影響繪畫作品的品格和藝術面貌。
中國畫的筆法以“寫”為最高準則,這樣可以使筆與氣相連,合乎心性的自然流露;其次就是“描”,這是形體和意氣還沒有達到從容自如狀態(tài)的體現(xiàn);最差的是所謂“匠”,只得其形,筆力刻板粘滯而沒有神氣。

4.精神氣質 在山水畫里面,樹木是一種具有生命力的生命體。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我們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樹的各種生命狀態(tài)可以直接反映出其所蘊含的精神氣質和特征。我們知道,松樹就有如君子風范,榕樹有茂盛的寓意,木棉則呈現(xiàn)出偉岸、凜然的英雄氣度,柳樹則如水之柔情等。如果能夠以樹木的這些精神作為一種更高的追求來描寫,才能談及繪畫的風骨神韻等品格方面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