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我國的第三大島,位于長江口,是我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最大的沙島。崇明島成陸有近1400年歷史,現有面積為1267㎞2,且每年增長約5㎞2,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xiāng),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 在我們的意識里,可能一直以為崇明島整個都歸屬于上海市,但實際上,崇明島屬于三縣(縣級單位)兩市,在崇明島的北部,有一小部分卻隸屬于江蘇省,分別屬于南通啟東市啟隆鎮(zhèn)和南通海門市海永鎮(zhèn)。 啟隆鎮(zhèn)和海永鎮(zhèn)地理上被稱為興隆沙、永隆沙,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形成的沙洲,在1958年崇明劃歸上海的時候,這兩個沙洲還沒與與崇明島相連,是長江中獨立的沙洲,沒有隨著崇明劃歸上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泥沙造陸以及啟東和海門兩縣對永隆沙進行圍墾,永隆沙終于與崇明島相連,成為了崇明島的一部分,形成了現在一島三縣(縣級單位)兩市的格局。 東海瀛洲,崇明風光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