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歷史厚重文物眾多,說到未出土的珍貴國寶文物,大家首先會想到大禹定九州的九鼎神器,歷朝歷代帝王爭搶的傳國玉璽,以及書法藝術巔峰蘭亭序這3件。那么我要說1件國寶級文物,價值遠遠超過它們,在華夏文明記憶中幾乎被遺忘,那就是我國最古老的4部的文字著作:《三墳》、《五典》、《八索》和《九丘》。 上古三皇 伏羲、神農(nóng)、黃帝 《三墳》記載上古三皇,即伏羲、神農(nóng)、黃帝時期的歷史?!段宓洹酚涊d3皇以后5個重要部族首領: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等的言行和同時期的重大事件?!栋怂鳌酚袃煞N說法,一種認為就是指易經(jīng)八卦。另一種認為是8種經(jīng)書,《易經(jīng)》只是是其中之一,用于記載遠古時期各部族的祭祀巫術和占卜術數(shù)?!毒徘稹芬话阏J為是古老的華夏風物志,一部記載遠古時期中國大地山川地理的書籍,也有人認為《山海經(jīng)》就是基于《九丘》編撰而成。 千古奇書 山海經(jīng) 《三墳》、《五典》、《八索》和《九丘》最早在春秋時期的《左傳》中被提及,被認為是夏朝的官方歷史書籍,記錄的是新石器時代至夏朝的數(shù)千年的歷史。但目前在國際上,只認為中華文明歷史以殷商為始,連夏朝都不予承認,因為沒有充分的考古證據(jù)證明,這4部上古書籍就更被認為是無稽之談。他們認為夏朝是否存在文字無法證明,商朝還以龜甲為書寫媒介,夏朝很難存在書籍記錄載體。 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但是我認為,中華文化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之久,雖然有些沒有歷史文字記載,但傳說也是很重要的佐證。古人不會憑空杜撰這4部書籍的名稱,更不會以“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來作為贊美古代文人的詞匯。商朝文字已經(jīng)成熟,文字需要長期發(fā)展,夏朝必有文字。商朝刻龜甲是用于祭祀,并非不知道木片也能寫字,況且《三墳》、《五典》、《八索》和《九丘》就不能刻在石塊和泥板上嗎?我們一定要增強文化自信,或許我們最珍貴的國寶,正躺在某個未知的角落里,等著我們的考古發(fā)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