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在古埃及人的生活里是說不完的話題,其太陽神之多趕得上中國神話傳說“后羿射日”的“十日”了。除了單獨的太陽神“拉”“阿吞”“阿圖姆”“凱布利”“阿蒙”,甚至“荷魯斯”;還有聯(lián)合的太陽神“拉·哈拉凱蒂”“阿蒙·拉”“阿圖姆·拉”“索貝克·拉”等。 太陽神“凱布利” 從第11王朝開始,底比斯城崛起,其地方神“阿蒙”(Amun)逐漸替換掉戰(zhàn)神“孟圖”(Monthu)升至底比斯守護神的位置。其實在此之前,“阿蒙”已經(jīng)位列“八柱神”之中,是“赫爾摩坡里斯神學”的創(chuàng)世神之一。 “八柱神”浮雕(丹德拉神廟) 在“赫爾摩坡里斯神學”中,四對夫婦(數(shù)字四被認為代表了完整性)組成了最早的八位大神,每一對都代表著創(chuàng)造的力量和來源?!鞍⒚伞焙退钤绲钠拮印鞍⒚赡亍保ˋmunet)則代表著空氣。 “八柱神”浮雕(模自菲萊神廟) “阿蒙”有時為公羊,有時是大雁或鵝,但他并不是埃及傳統(tǒng)的動物神。他通常的形象為人形,頭戴紅色的冠帽,上面插兩片長羽毛?!鞍⒚伞だ钡男蜗髣t在羽毛之間多一個太陽圓盤。 “阿蒙”神形象 第三中間期“阿蒙·拉”塑像(沃爾特藝術(shù)博物館) “阿蒙”的名字表示“隱匿”,最早是風神、空氣之神。他是古埃及眾神中,妻子數(shù)量最多的一個了,直至古王國時期的金字塔文,其妻子都是“阿蒙涅特”。 “阿蒙涅特”浮雕(盧克索神廟) 中王國時期,底比斯地方女神“沃斯瑞特”(Wosret)成為了“阿蒙”的妻子。“沃斯瑞特”意為“強有力者”,她的崇拜之風在中王國第12王朝盛行一時,有三位法老曾以她的兒子自居,并采用她的名字作為王名。 “沃斯瑞特”(右)(梵蒂岡博物館) 但第一中間期結(jié)束后,“阿蒙”開始上升為底比斯主神。新王國時期,作為底比斯的保護人,他的妻子已經(jīng)變成“穆特”(Mut,母親神),他們的兒子是月神“孔蘇”(Khonsu)。三神形成了一個神圣的家庭,被稱為“底比斯三柱神”(Theban Triad)。 “穆特”形象(禿鷲、雙冠頭飾) “孔蘇”形象(月亮頭飾) “底比斯三柱神”浮雕(拉美西斯三世葬祭廟) “阿蒙”從來沒有對人露出過自己真正的形象,對兒子“孔蘇”也不例外?!翱滋K”要求父親在他面前顯現(xiàn)真形,“阿蒙”卻不愿意破例,但又不忍心拒絕兒子的請求。 公羊形象的“阿蒙”神(卡納克神廟) 于是他用一只公羊的皮和頭把自己包起來,顯現(xiàn)在兒子面前?!翱滋K”以為自己見到了父親的真相,然后把這個秘密告訴了所有人。因此,埃及從此不殺公羊,只有每年“阿蒙”的生日才殺一只,用它的皮把他的神像包起來。 公羊形象的“阿蒙”神(卡納克神廟) 法老像“阿蒙”獻祭(“奧西里斯”神廟) 新王國第18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阿赫摩斯一世將“阿蒙”提升到了全國主神的位置,認為“阿蒙”幫助他把希克索斯人從埃及的土地上趕走。“阿蒙”成功地被“赫利奧康坡里斯神學”的九柱神所接納(但并未列入九柱神中),并于太陽神“拉”合并,成為主宰宇宙的最高神“阿蒙·拉”(Amun-Ra)。 “拉”與“阿蒙”(中、右)(拉美西斯二世廟) “阿蒙”經(jīng)常與其他神相混同,最初與戰(zhàn)神“孟圖”相似卻取代了他,其后又與鷹神“荷魯斯”、創(chuàng)世神“普塔”、公羊神“克奴姆”等相混,但與“拉”的結(jié)合使其成為古埃及各個神學體系中的絕對統(tǒng)治者。 戰(zhàn)神“孟圖”(里昂美術(shù)館) 對“阿蒙·拉”的崇拜使這個眾神的國度幾乎已經(jīng)有了一神教的影子,眾神都成為他的陪襯。除了“奧西里斯”,他是埃及眾神中記錄最廣泛的一個。
他被認為是法老之父,皇室婦女也從他這里得到權(quán)利與頭銜,法老的合法地位更是必須得到“阿蒙”的承認。法老將自己所有的功績都歸功于“阿蒙”,他們?nèi)我鈸]霍國庫財產(chǎn)以及土地、奴隸給予“阿蒙”神廟和祭司。 法老向“阿蒙”獻祭(菲萊神廟) 法老向“阿蒙”獻祭(“奧西里斯”神廟) 法老向“阿蒙”獻祭(卡納克神廟) “阿蒙”與生育、繁殖之神“敏”(Min)的混同變?yōu)椤鞍⒚伞っ簟保ˋmun-Min)是新王國時期的新特點,“阿蒙”也被認為是有生育能力的男神,并獲得了一個新的稱號“母親的公?!保˙ull of his mother)。 “阿蒙·敏”(戴爾梅迪納神廟) “阿蒙·拉”隨著新王國時期的對外擴張也傳到了其他地區(qū),尤其是利比亞和努比亞。第25王朝,努比亞的納巴塔王朝(Napata)視“阿蒙·拉”為主神;在利比亞沙漠中仍然存在“阿蒙”的神廟;在希臘,“阿蒙”被視為“宙斯”。 “阿蒙”與“宙斯”的結(jié)合 雖然沒有被視為一個王朝,但底比斯“阿蒙”的貴高祭司卻在公元前1080至943年成為了上埃及的實際統(tǒng)治者?!鞍⒚杉浪尽睋碛邪<八兴略和恋氐娜种推渌馁Y源,基本和法老一樣強大。也是在公元前十世紀,“阿蒙”的崇拜開始衰減。 “阿蒙祭司”人形棺(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阿蒙”的崇拜中心在底比斯,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都是祭祀他的?!皧W皮特節(jié)”(Opet)是慶?!鞍⒚伞钡陌<皞鹘y(tǒng)節(jié)日,每年尼羅河泛濫季節(jié)的第二個月在底比斯舉行。第18王朝中期至第20王朝拉美西斯三世時期,“奧皮特節(jié)”從11天延續(xù)至不少于27天。 祭司抬著“阿蒙”的圣船 “奧皮特節(jié)” “三柱神”的雕像放在圣船中,在歡慶的人群中從卡納克神廟運送至盧克索神廟。重生是這個節(jié)日的重要主題,在慶祝的過程中還會給法老舉行重新加冕的儀式。 “奧皮特節(jié)”路線圖 盧克索神廟似乎主要是為了節(jié)日儀式而修建的,它是法老與“阿蒙”發(fā)生神秘關(guān)系(法老與自己的靈魂結(jié)合,并與“阿蒙”神人合一)以及“奧皮特節(jié)”的中心。在古埃及語中它的名字叫“南部的圣地”,雖然它供奉著“阿蒙”及其家人,但它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王權(quán),是法老加冕的地方。 盧克索神廟及“奧皮特節(jié)”路線圖 現(xiàn)存的盧克索神廟長約262、寬約56米,主要由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建造。在神廟之前有第30王朝涅克塔尼布一世修建的長3公里左右(殘破)的獅身人面像神道。 獅身人面像神道 第一塔門和第一露天庭院為拉美西斯二世所建。門道的兩側(cè)有拉美西斯二世巨像6座(現(xiàn)存3座高約14米)和兩個方尖碑(現(xiàn)存一個,高約26米;另一個被法國人帶回巴黎協(xié)和廣場)。塔門高25、寬65米,刻畫著拉美西斯二世卡迭石戰(zhàn)役浮雕。 第一塔門、巨像與方尖碑 塔門上卡迭石戰(zhàn)役浮雕 第一露天庭院長57、寬51米,四面柱廊,共有立柱74根。中間露天。院內(nèi)聳立著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和妻子奈菲爾塔利小雕像,四周圍墻上刻畫著神廟塔門和巨像、旗桿以及拉美西斯二世17個兒子的形象。西北角是圖特摩斯三世建造的“三柱神”三間式禮拜堂。 第一露天庭院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特寫 奈菲爾塔利小雕像 “三柱神”三間式禮拜堂 之后進入到長方形柱廊,長52、寬20米,圖特摩斯三世最終完成,圍墻則由圖坦卡蒙建造。柱廊是神廟中最宏偉的一部分,對后來神廟建筑的柱廊具有重大影響,成為神廟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一露天庭院與長廊入口
柱廊南墻浮雕 柱廊東墻浮雕 長廊入口有兩側(cè)有“阿蒙”和“穆特”坐像。共有紙莎草形狀的立柱14根,高16米。立柱上刻畫著第18、19王朝法老的名字,西墻雕刻的正是慶?!鞍⒚伞鄙窆?jié)日的場景。 “阿蒙”和“穆特”坐像 柱廊后是第二露天庭院,再往下的所有建筑都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庭院長52、寬48米,三面為保存完好的雙排柱廊,是神廟建筑最早的部分,是埃及黃金時代的建筑典范。 第二露天庭院入口 第二露天庭院及周圍雙排柱廊 往后是多柱廳,32根立柱排成4列,每列8個。立柱上可見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四世、六世法老的王名圈和各時期對神廟的修繕記錄,周圍墻上仍保留有阿蒙霍特普三世站在神前祈禱的浮雕。 第二露天庭院及多柱廳 第二露天庭院西南角 多柱廳左右兩邊各有一座小神殿,這兩座小神殿分別是給“穆特”和“孔蘇”的。多柱廳有門通往第一前廳(8跟立柱被破壞,是羅馬祭拜皇帝的圣廳)和第二前廳(4根立柱)。 多柱廳側(cè)面 多柱廳 第一前廳 第一前廳浮雕 第二前廳東側(cè)為“誕生間”,裝飾有阿蒙霍特普三世誕生自“阿蒙”神和其母親穆特姆維婭(Mutemwiya)王后的浮雕,被稱為“神圣誕生”。
第三前廳為亞歷山大的圣舟祠堂,墻面雕刻著亞歷山大大帝與眾神。東西兩側(cè)是“加冕間”及其他小房間。再后面是一個有12根柱子的大廳。最后4個柱子的小廳是供奉“阿蒙”神像的中央圣所(神像遺失)。 圣殿內(nèi)的小房間 圣殿內(nèi)浮雕 中央圣所(外部) 中王國第12王朝神殿廢墟的基礎上建造的,直至托勒密十一世為止先后歷經(jīng)1000多年的擴建、改建和修繕,讓我們初步了解了埃及神廟建筑的高超技藝和莊嚴肅穆的藝術(shù)風格。而與之相距2.5千米的卡納克神廟更是在建筑規(guī)模、歷史地位和藝術(shù)價值上遠遠超過它。 圣殿浮雕壁畫 基督教時期的壁畫(第一露天庭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