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漫話古代文人之一 ◆ 徐 可 一 談?wù)撝袊糯娜说目?,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題目。翻開中國文學(xué)史,可以說群星璀璨,也可以說狂人無數(shù)。狂,大抵是跟才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中國自古多才子,也多狂人。如果把古代文人中的狂人羅列出來,那會是一個很長很長的名單;如果把古代狂人的事跡編寫成書,那將是卷帙浩繁的皇皇巨著。 我們今天所說的“狂”,其實在古人那里是分為“狂”和“狷”兩類的。何謂狂?何謂狷?孔子曰:“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薄都狻纷ⅲ骸鞍ㄏ蹋┰唬嚎裾哌M取于善道,狷者守節(jié)無為?!敝祆湓唬骸翱裾?,志極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可見,狂者性格外向,志向高遠,勇于進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狷者性格內(nèi)斂,清高自守,獨善其身,明知可為而有所不為。 長久以來,有一個現(xiàn)象令我困惑不解: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是內(nèi)向的,提倡“克己復(fù)禮”,提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提倡“溫良恭儉讓”,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可是在這種文化傳統(tǒng)中,偏偏出現(xiàn)了那么多狂狷之士,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留下大名的,也大多是狂狷之士。李白詩云:“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比绻陨愿膭右幌拢骸肮艁砭咏约拍?,惟有狂者留其名?!蔽铱匆矡o不可。 雖然孔老夫子提倡“溫良恭儉讓”,可依我看,他真正喜歡的并非謙謙君子,而是狂狷之士。中國儒家把中庸視為最高道德標(biāo)準(zhǔn),不偏叫中,不變叫庸??襻黠@不符合中庸之道,但為什么受到孔子欣賞?《論語·子路》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孟子曰:“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如琴張、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也。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敝祆湓唬骸吧w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得,而徒得謹厚之人,則未必能自振撥而有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猶可因其志節(jié)而激厲裁抑之,以進于道,非與其終于此而已也?!保ㄖ祆洹端臅戮浼ⅰ罚┟献印⒅熳佣伎吹煤芮宄嚎鬃与y道不想結(jié)交中庸之士嗎?中庸之士既不可得,退而思其次,結(jié)交狂者;狂者又不可得,要想找到不屑于不潔之行的人士,那就只有狷者了。不管是狂者還是狷者,都是有原則堅守、不肯隨波逐流的人。這一張一弛的儒家風(fēng)范也成為歷代文人的追求。以至于到了現(xiàn)代,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魯迅,也要把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命名為《狂人日記》。 二 在歷代狂狷之士中,我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李白。按照儒家的標(biāo)準(zhǔn),李白應(yīng)該算是狂者的代表人物。他的狂是外向型的、進取型的,一點也不收斂。李白堪稱古今第一詩人,他的狂妄指數(shù)也高得爆表。“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边@是他的好友杜甫對他的描述,真是再生動不過。杜甫給李白寫過好多首詩,在《贈李白》中,他這樣寫道:“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一個“狂”字,可謂全詩的詩眼和精髓。傲骨嶙峋,狂蕩不羈,這就是杜甫對于李白的真實寫照。 李白的性格特點,如果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我看就是“狂”。李白的一生就是狂傲的一生,這個“狂”字從沒離開過他半步。他在得意時狂:“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薄疤焐也谋赜杏茫Ы鹕⒈M還復(fù)來?!被实鄣亩鲗櫫钏麡O度膨脹,竟然“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令力士為他脫靴、貴妃為他研墨,可謂狂妄至極!他在失意時依然狂,不肯低下那高傲的頭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笨芍^出亦狂、入亦狂,順亦狂、逆亦狂,心態(tài)好得不得了。 狂成這樣,你在江湖上還怎么混?于是,“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注意:不是人人喊打,而是人人欲殺,只有他的老友杜甫對他不離不棄,這個問題就相當(dāng)?shù)貒?yán)重了,可見世人討厭他到何等地步!后世的讀書人沒有幾個不喜歡李白的,不過看來他在世時的人緣并不怎么樣。梁實秋有言:“有人說:‘在歷史里,一個詩人似乎是神圣的,但是一個詩人住在隔壁便是個笑話?!崩畲髱熯@個例子真是再典型不過了,他不但是個笑話,簡直就是個瘋子,能不討人嫌嗎? 跟李大師相比,其他文人的狂雖然沒有這么“高大上”,但是也各有千秋,各領(lǐng)風(fēng)騷。比如屈原,公然宣稱“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把自己跟整個世界對立起來了!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也是一個比一個狂,一個比一個傲。嵇康僅僅因為朋友勸他當(dāng)官,就寫了封信與人家絕交:“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簡與禮相背,懶與慢相成……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時為歡益。一旦迫之,必發(fā)狂疾?!保ā杜c山巨源絕交書》)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這人懶散慣了,受不了官場中的規(guī)矩,如果意趣相投,我們還能好好做朋友;如果你非要逼我做官,那對不起,我會發(fā)瘋的!而那位阮籍也是“曠達不羈,不拘禮俗,縱酒昏酣,遺落人事”,“嗜酒荒放,露頭散發(fā),裸袒箕踞”,動不動就拿白眼看人。劉伶呢?則縱酒放達,時常在家中脫衣裸體,自稱“我以天地為宇,屋室為裈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 “狂狷”之氣,其實是一種真性情,不虛偽,不矯飾。所以,在中國古代漫長的歷史中,“狂狷”作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一直為廣大文人士大夫所競相追逐。他們紛紛自我標(biāo)榜為“狂狷之士”,仿佛身上沒有一點狂狷之氣都不好意思在社會上混似的。就連杜甫這樣的老實人,竟也“自笑狂夫老更狂”。蘇軾一生命運多舛,卻偏要“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歷代受人尊崇的文人,多屬狂狷之士,他們或者狂,或者狷,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他們“寧為狂狷,勿為鄉(xiāng)愿”,追求的就是一種真實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 三 民間俗語云:“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蔽覀兘裉爝b看古人,一個個狂放不羈,那樣灑脫,那樣逍遙,令人艷羨不已。但是翻開他們狂狷的面子看里子,其實并非那么愜意。他們大多懷才不遇,身世坎坷,甚至不得善終。屈原狂傲,最后沉江自盡了;李白狂放,弄得天人共怒,幾無容身之地;嵇康狂狷,最后被司馬昭給殺了;倪瓚狂狷,吃了官司挨了打,最后活活氣死了……歷數(shù)歷朝歷代狂文人,幾乎沒有一個好下場的。 我還想特別說說我的本家,明代徐渭徐文長。這位本家前輩可能是明代最不幸的文人了,說起來讓人心酸。徐文長是著名的詩人、戲曲家,又是一流的書畫家,在文學(xué)史和美術(shù)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他學(xué)富五車,才高八斗,可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便游走四方,寄情山水。“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薄拔拈L既雅不與時調(diào)合,當(dāng)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奴之。” 長期的抑郁,使他的精神受到極大損傷。他疑心夫人出軌而殺之,被判了死刑,賴友人力救才得以出獄。到得晚年,精神幾近失常,“晚年憤益甚,佯狂益甚,顯者至門,或拒不納。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蜃猿指珦羝破漕^,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蛞岳F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边@段文字,是明代著名文人袁宏道(中郎)寫的,是他的名篇《徐文長傳》中的,讀之令人毛骨悚然。袁中郎慨然嘆曰:“先生數(shù)奇不已,遂為狂疾,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保ā对欣扇肪硭模?/p>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這樣的詩句出自南宋詩人辛棄疾之手,是不是有點讓人跌破眼鏡?稼軒詞向來被人們稱為“英雄之詞”,他的詞表現(xiàn)了詞人以恢復(fù)中原為己任的壯志豪情,情感激昂悲壯,風(fēng)格沉郁雄放。“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边@才是稼軒的風(fēng)格。在人們的印象里,“狂”字跟他是怎么都挨不上邊的。其實一點也不奇怪。辛棄疾有壯懷激烈、鐵馬金戈的豪放,也有壯志難酬、報國無路的悲憤和失落?!白吠拢瑖@今吾,春風(fēng)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薄鞍褏倾^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彼运诎褭跅U拍爛了都無人理會的時候,在極度寂寞與苦悶的心情之下,也會發(fā)出這樣的悲鳴! 牟宗三有個觀點,他認為儒家的狂狷之氣,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種浪漫精神。這一點在他們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屈原面對故都陷落、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不惜以生命來殉其“美政”理想,將清白的身體和高潔的靈魂埋葬在潔凈的汩羅江中。嵇康受戮前,從容彈奏《廣陵散》,曲罷嘆曰:“《廣陵散》于今絕矣!”金圣嘆臨刑不忘幽默:“腌菜與黃豆同吃,有胡桃的味道;花生米與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崩钭课嵩诶卫锍锰觐^匠不注意,奪剃刀自刎;由于割得不夠深,流血兩日不死。獄卒問他:“老和尚,疼不?”李卓吾答曰:“不疼?!豹z卒又問:“老和尚為什么要自殺呢?”李贄答曰:“七十老翁何所求?!闭f完氣絕而亡。面對生死,能做到如此超然,可謂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四 古代文人們狂,的確有狂的資本。大凡狂狷之士,都是不世之才。他們天分極高,造詣極深,睥睨千古,不可一世,狂得讓人服氣。而且他們大多不甚得意,抱負不得實現(xiàn),便牢騷滿腹,表現(xiàn)得狂放不羈,狂得讓人同情和理解。也有的久不得志,忽然受到官府召見,便得意忘形,口出狂言,大有挽狂瀾于既倒舍我其誰的氣概,狂得有那么一點可愛,比如李白先生。社會的容忍度也是他們能夠狂、敢于狂的重要保證。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個性大解放的時候,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文人雅士,聚嘯山林,袒胸露乳,時人不以為怪,反而視之為美談,鄭重地把他們寫進各種筆記小說,追逐效仿,說明社會風(fēng)氣寬松,對每個人的個性有充分的容忍和尊重。 過去,我們常說封建禮教束縛人的天性、扼殺人的個性,恐怕并非完全如此。古代文人的狂,不少固然是因懷才不遇、郁郁不得志而起;但是當(dāng)他們用狂狷之態(tài)表達心中的不滿時,社會并沒有更多地苛責(zé)他們,反而給予了極大的寬容甚至欣賞。假如沒有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狂狷之士;如果唐玄宗龍顏大怒,恐怕李白有幾個腦袋都搬家了,我們后人不但無由欣賞他的詩歌,更無從得知他醉臥長安、力士脫靴、貴妃研墨的“光榮事跡”。可見從前的社會并非我們過去所想象的那么陰森恐怖,當(dāng)然也并非如一些人士所津津樂道的“某某盛世”。設(shè)若有心有志,認真研究研究古代的狂狷現(xiàn)象和狂狷文化,倒是一件很有趣也有益的事情。 徐可簡介: 徐可,男,江蘇如皋人,北京師范大學(xué)畢業(yè),先后獲取文學(xué)學(xué)士、文學(xué)碩士、哲學(xué)博士學(xué)位,中國作協(xié)會員,啟功研究會理事,高級編輯,《文藝報》副總編輯。長期從事媒體工作,業(yè)余以散文寫作為主,兼及小說、報告文學(xué)、文學(xué)評論等,作品散見各大報刊,并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散文選刊》《中華文學(xué)選刊》等廣泛轉(zhuǎn)載,選入各種選本和語文課本,結(jié)集出版的有《三更有夢書當(dāng)枕》《三讀啟功》《為了我們的明天》《三更有夢書當(dāng)枕》(之二)等,譯著有《湯姆·索亞歷險記》《六個恐怖的故事》等。曾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報人散文獎、豐子愷散文獎等。 《誤入世界》節(jié)選 你的意志是自由的。這就是說:當(dāng)它想要穿越沙漠時,它是自由的,因為它可以選擇穿越的道路,所以它是自由的,由于它可以選擇走路的方式,所以它是自由的??墒撬彩遣蛔杂傻模驗槟惚仨毚┰竭@片沙漠,不自由,因為無論哪條路,由于其謎般的特點,必然令你觸及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 ——卡夫卡 《誤入世界》
主管: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主辦:湖南省散文學(xué)會 編發(fā):《湖南散文》微刊編輯部 主編:劉克邦 執(zhí)行主編:肖念濤 責(zé)編:何漂 袁姣素 作品須是本人原創(chuàng),文責(zé)自負。請用word文檔排版,附少于300字作者簡介,照片一張,附件發(fā)送。投稿郵箱:916760320@qq.com |
|
來自: 齊一攝現(xiàn)美 > 《音影畫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