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估計沒有幾個人能給你準確的答案。 心臟以功能狀況分四個級別。心衰的輕度相當于功能二級,中度相當于功能三級,重度相當于功能四級。既然說明是心衰,表明心臟已經(jīng)有了問題,導致患者體力活動受限,比如一干重活,搬個東西、爬個山,走路走得急,就氣喘吁吁、胸悶面色發(fā)白、嘴唇紫紺等,這些一經(jīng)休息就恢復如常,以后注意活動的“度”,一般無大礙。 中度、重度心衰,如果不依靠外力,延壽的可能性很低。心臟的收縮、舒張運動是一個自律的機械運動,心肌即便是耐受力夠強,也有“疲倦”的時候,心衰意味著心力的衰落、衰敗、衰竭。 心臟是個有腔隙的器官,里面容納血液;當心肌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收縮不攢勁,導致心內(nèi)的血液輸送到周身不足,心內(nèi)腔遺留血液太多,舒張不攢勁,心臟內(nèi)的空間變小,周身回流的血液不能充分回到心臟內(nèi),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血氧交流受阻,又影響到其它組織其它器官其他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從而影響到“生命力”。 心衰的最好保護就是不額外增加它的負擔,但這又不可能實現(xiàn)——哪有人一直靜躺著不動?要不就是安裝“起搏器”替心臟分擔。 心臟是“泵”是“發(fā)動機”,排除一切外因傷害,自身也會“靜止”。那些高齡老人無疾而終,就是心臟自然休息的原因。 |
|
來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心衰,胸痹、致命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