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大棚番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1 品種的選擇 中研988 和中研968。 2 育苗與播種 2.1 播種量 種量為20 g/666.7m2 左右。 2.2 種子的處理 曬種2~3 d 后,用1.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30 min,再用濕毛巾悶30 min,洗凈藥液后用52℃溫水泡20 min,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5 h。 2.3 催芽 處理后的種子需置于28 ℃左右的環(huán)境中進(jìn)行催芽, 催芽過程中每天把種子上下翻動和用清水淘洗1~2 次,使芽勢一致,大部分種子破嘴后即可播種。 2.4 苗床溫度、水分管理 播種后,苗床上覆蓋地膜,保溫保濕,保持室溫白天25~28 ℃,夜間不低于20 ℃,約7~8 d 出苗。70%出苗后接薄膜通風(fēng),苗出齊后保持室溫白天20~25 ℃,夜間12 ℃左右。 2.5 壯苗標(biāo)準(zhǔn) 苗齡60~70 d,株高20~25 cm,6~7 片肥厚葉片,葉片有光澤,莖粗壯,節(jié)間短,且稍發(fā)紫,茸毛多,根色白,根系粗大。 3 分苗、煉苗 第二片真葉出現(xiàn)時即可分苗。分苗前配好營養(yǎng)土,并用50%多菌靈消毒,帶土移苗勿傷根。分苗用8~10 cm 的塑料營養(yǎng)缽,白天25~28 ℃,夜間15~18 ℃。當(dāng)生長點有新葉長出時要適當(dāng)降溫,白天保持23~25 ℃, 夜間保持12~13 ℃, 地溫保持在20℃左右。定植前5~7 d 移動一下營養(yǎng)缽位置,同時要進(jìn)行低溫?zé)捗?,白天溫?6~18 ℃,夜間10 ℃。 4 定植 采用寬窄行起壟地膜覆蓋方法,寬行80 cm,窄行50 cm, 株距25 ~30 cm, 留苗3 500 株/666.7m2 左右?;?0 cm 單架栽培, 株距25~30cm,留苗3 500 株/666.7m2 左右。 5 定植后管理 5.1 溫度管理 定植后盡量提高棚溫,白天溫度盡量保持在28~30 ℃,夜間最低保持在10 ℃以上,不超過30 ℃,不放風(fēng)。緩苗后白天20~25 ℃,夜間最低10 ℃以上。 5.2 水肥管理 定植后到開花坐果前為壯秧蹲苗階段。緩苗后及時澆一遍緩苗水,保持土壤濕度80%~85%,澆水掌握澆果不澆花的原則。第一穗果開始膨大時結(jié)合澆水追催果肥,每棚施專用肥10 kg。在第一穗果開始膨大時追第二次肥,每棚用專用肥10 kg 或聚合鉀25 kg,在第三穗果開始膨大時追第三次肥,肥量同上。在番茄盛果期結(jié)合噴藥進(jìn)行葉面噴肥,用0.3%~0.5%尿素和0.5%~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肥2~3 次。 5.3 整枝 采用單干整枝法,只留主軸,葉柄內(nèi)長出的側(cè)枝全部抹除。留4 穗果,上部留2 片葉摘心。 5.4 激素沾花和疏果 用坐果靈噴花, 在晴天上午8:30-10:30 噴為佳,一片藥兌水2.5~3 kg,7~10 d 一次。果實長到拇指大小時,留長勢均勻,果型好的3 個果,余下疏掉。 6 病蟲害防治 應(yīng)用農(nóng)藥要低毒、低殘留,并有安全隔離期。以預(yù)防和生態(tài)控制為主。針對病情重點防治。預(yù)防用藥: 番茄4~5 片葉噴施一次20%病毒A500 倍液。定植后第一次預(yù)防用藥在緩苗1~2 周后用70%代森錳鋅500 倍液一個棚用2 噴霧器;定植后第二次預(yù)防用藥在上一次用藥7 d 后,用25%瑞毒霉800~1 000 倍液或40%乙磷鋁250 倍液,一個棚3 噴霧器藥液;定植后第三次預(yù)防用藥在上一次用藥7 d 后, 一個棚用世高(苯醚甲環(huán)銼)10 g 可濕性粉劑4 袋加金雷(代森鋅-雷多米爾)一袋100 g 兌水4 噴霧器混合噴施。 防治用藥: 番茄晚疫病: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藥防治, 一個棚用68%金雷一袋100 g 兌水3 噴霧器混合噴施?;?5%瑞毒霉800~1 000 倍液,每棚噴4 噴霧器藥液,連噴2~3 次。 番茄灰霉?。?每次噴花或沾花時加入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植株用藥可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 倍液或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50%多霉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一個棚至少噴4 噴霧器藥液,連噴2~3 次。 番茄病毒?。簢?3 增抗劑1 000 倍液,1.5%植病靈乳劑1 000 倍液,20%病毒A 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jìn)行預(yù)防。發(fā)病初期噴高錳酸鉀1 000 倍液。發(fā)生卷葉時噴10%雙效靈水劑200 倍液。 ? 歡迎關(guān)注我的大魚號:吉山花瑤三農(nó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