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4寶雞日報 在眾多的寶雞青銅器中, 有一些動物造型的器物, 它們有的用來盛放美酒, 有的用來裝飾車馬。 這些器物形態(tài)各異、 栩栩如生, 流露出古人的生活情趣。 爬 龍 “中國青銅第一龍” 中國人是“龍的子孫”,自古就對龍情有獨鐘,雖然龍并不存在,但是古代匠人通過大膽想象,賦予了龍各種各樣的造型。 出土于扶風(fēng)縣召公鎮(zhèn)巨良村的爬龍,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銅器,確切地說,它是青銅鼎上的一個附件,位于鼎側(cè)面“耳”的位置。這件器物龍角粗壯,向外斜出,兩眼圓睜,怒視前方,龍嘴大張,作怒吼狀,又像是要吞噬一切的樣子。龍身呈 S形,飾有菱格紋,龍脊從頭延伸至尾,高聳挺拔,蒼勁有力,龍的四足呈鉤狀,原本與鼎連接,現(xiàn)存殘斷痕跡。展廳中,它依附在一個支架上,與前來參觀的游客對望著。
貘尊 來自南美洲的客人
這件貘尊,通高18.6厘米,通長30.8厘米。有專家提出,商周時期,有專門的設(shè)計師和技師負責(zé)青銅器的制作,3000年前的青銅器設(shè)計師見過貘的真身,將它們靈活輕巧的身影呈現(xiàn)于酒器之上。我國著名學(xué)者竺可楨先生認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黃河流域同今天的長江流域一樣溫暖潮濕。 據(jù)此推知,商周時期,陜西、河南、湖北一帶比較炎熱潮濕,森林茂密,自然環(huán)境適合熱帶動物生存。 三足鳥尊 美好祈愿的寄托
西周時期的三足鳥尊,則是動物造型青銅器中的佼佼者。它通高 23.5厘米,通長31.2厘米,1974年出土于寶雞市茹家莊遺址。與大眾認知不同的是,此鳥是三只腳,為何?其實這是源于古人的美好愿望。愿望總是美好的,但縱觀歷史發(fā)展我們知道,只有順勢而動,代表人民的利益,以天下人的幸福為己任,才是成功之道。 寶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