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是執(zhí)著的,為了能上魚,坐那一天不動很常見,釣魚人勇于探險的,一個陌生的釣點,只要判斷有可能的魚情,哪怕路不好走,天氣不好,也會去嘗試一下,那么怎么判斷一個不熟悉的釣點的魚情是怎么樣? 第一種,看水泡,觀魚星;這是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通過水面上時不時浮出來的水泡魚星,能大致判斷出來魚的密度、大小,比如不間斷,不連續(xù),大小不一的水泡一個接一個,說明有魚群游過;或者連續(xù)大小一樣的水泡,說明水底有螃蟹,那基本上就沒啥小魚了,諸如此類都能很好的反饋魚情。 第二種,看水紋,水紋就是水面波動的漣漪,一般有魚拍打水面或者在水面下游動的時候,會有水紋擴(kuò)散,或大或小,雖然都是以一個點向四周圓形擴(kuò)散,但是通過擴(kuò)散的速度急緩,還有頻率,都能判斷出水面下的魚情,如果半天沒有一個水紋,那就可能沒有魚了。 第三種,看水色,所謂清水池塘不養(yǎng)魚,其實其他淡水水域都一樣,如果清澈見底,基本上可以判斷是沒有什么魚情的,即使有也是小魚,如果水質(zhì)大部分清澈,某幾處渾濁,那肯定是有魚的,只有魚在水底游動帶動泥沙才會出現(xiàn)渾濁,當(dāng)然整體水域都顯得比較渾濁才更有可能有魚。 第四種,看水草,魚在水中是需要進(jìn)食的,那么水草是魚的第一食物來源,如果水草茂密,那第一判斷肯定是有魚的,其次再觀察下水草雨霧被啃食的痕跡,如果有,那就說明魚不僅有,還很多或者額比較大。如果全然無水草,那反而不太好判斷了。 第五種,聞味聽聲,如果水中有若有若無的魚腥味,那說明附近是魚或者有魚經(jīng)過,實在不確定可以手捧一把水放在鼻子前聞一聞,一般越濃的魚腥味,說明魚越多,順帶再聽聽水聲,如果有魚的水域,稍等一會都有可能聽到魚拍擊水面的普通聲,聞味聽聲結(jié)合起來,也能很好的判斷魚情。 第六種,看水鳥或者看近岸淺水,戶外野釣水域一般多少都有水鳥,如果比較多,則不用多考慮,水域必有魚,而且還是魚群,鳥的眼神比我們強(qiáng)多了。如果沒水鳥則觀察一下近岸淺水,撒一把餌料,如果不一會有大量的小魚游過來搶食,那深水十之八九有大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