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不僅情感思維模式很不一樣,男女的身體也有很大的差異,特別是在運動之后,一些原本體弱的女性,月經很容易受到影響,這是男人很難體會到的。 減肥嚇跑大姨媽, 到底是哪里做錯了? A女士提了一個問題: 我體重偏高,決心減肥。現(xiàn)在每天上下班都騎車,來回一共18公里。每個月除了下雨下雪刮大風,除了來月經期間,都堅持騎車。 但是!一個月之后,月經的量就減少了,第三個月就更少得可憐了。 是不是我營養(yǎng)不足???可是我和以前吃得一樣多?。恐饕淖兓?,就是把白米飯減少了一半,用等量的紫薯來代替。 B女士對我說: 我5個月前開始跑步,每天跑5公里。閨蜜一直跑步,還參加了馬拉松,她特別自豪。我雖然不算胖,但是有點松軟,看到她那一點贅肉沒有的緊實身體也很羨慕,就樹立了一個小目標,為了一年以后結婚時能穿上美麗的婚紗,戒掉每天貪吃的甜食和零食,開始跑步。 但是!五個月過去,大姨媽不斷推遲,這個月就沒來……我三餐還是以前的量啊! 還有C女士, 為了減肥5公斤,每周五次健身房健身。除了運動指導之外,教練還告訴她,要少吃主食和水果,多吃雞肉、魚肉和蛋奶。 她遵照執(zhí)行,果然體重不斷下降。但是!她發(fā)現(xiàn)大姨媽的節(jié)奏逐漸紊亂,最后干脆不來了。她羞于向帥男教練詢問此事,才來找我咨詢。 這些女士所遇到的問題,其共同原因就是在增加運動之后,沒有增加營養(yǎng)供應,甚至還大幅度削減了營養(yǎng)供應,使身體感覺營養(yǎng)物質入不敷出。 身體為了節(jié)省能量和營養(yǎng)素,只好選擇暫時關閉生育功能。 我們來看看這三個案例。 ▎米飯換成紫薯,蛋白質可能吃不夠 A女士選擇了每天騎車18公里,如果在有紅綠燈、自行車道經常被路邊停車占據(jù)的城市道路上,大概需要將近一個半小時,除了騎車還經常要走幾步。她增加消耗的能量大概是300-350千卡。
她每天兩餐少吃一半米飯,換為等量的紫薯,總能量攝入是下降的,因為一斤熟米飯大概相當于1.5斤紫薯的淀粉含量。 同時還要考慮到,紫薯的消化利用率低于白米飯,而且紫薯的蛋白質含量也低于白米飯。 這樣,每天的消耗大了,攝入營養(yǎng)減少了,每天就產生了熱量和蛋白質的負平衡。 ▎跑步減肥,為什么嚇跑大姨媽? B女士每天跑步5公里,雖然速度不算快,但畢竟大約跑50分鐘,再加上熱身和放松,也要消耗大約300千卡的熱量。 同時,她把日常吃的甜食和零食戒掉,包括餅干之類,也包括堅果、水果干之類,卻沒有額外多吃三餐食物,又減去了200~300千卡的熱量。 這樣一來,里外里就造成了500~600千卡的熱量負平衡,而運動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也沒有補上。 ▎主食吃太少,你的胃受得了嗎? C女士遵照教練要求吃低碳飲食,這樣就必須把碳水化合物類的主食全部換成魚肉蛋類和豆制品,熱量是無需降低的。 然而,她本身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弱,而高蛋白食物和蔬菜沙拉都是高飽腹感食物,她根本吃不足原來正常吃飯時那么多熱量,就已經胃里撐得不行了,再多吃也沒法消化。所以,她實際上吃進去的熱量,比原來少了很多。 雖然看似每餐都有不少魚肉蛋類,但在沒有淀粉類主食的情況下,這些食物都作為能量被消耗掉了,而在健身房做肌肉訓練又要增肌,所以身體明顯處于可利用蛋白質不足的狀態(tài)。 總之,她們的共同特點是,運動量大了,吃的還明顯少了。 我猜想,除了她們告訴我的情況之外,日??隙?strong>還有其他減少熱量的措施,比如優(yōu)先選擇油少的菜肴,主食的實際數(shù)量也可能更少。 如果每天只是減少200千卡攝入量,按理說不至于造成月經紊亂的問題。 少吃多動,也需「適量」 制造熱量的負平衡,對減肥來說是必須的,但這個熱量缺口不能太大。 對于不算胖得離譜的人來說,少吃加多動,最好能量負平衡在500千卡以內。否則,身體就以為突然處于饑荒時期,朝不保夕。 這種時候,自顧尚且不暇,身體怎么會考慮生兒育女的事情呢? 所以,身體按照千萬年來祖先遺留下來的各種「預案」,暫時關閉生育功能。
其實,女性減肥時增加運動是一件好事,如果操作得當,增肌的同時還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改善低血壓、痛經、經前胸部敏感等很多小毛病。 只是對于身體底子比較弱的女生來說,一定要注意: (1)把營養(yǎng)供應充足,不能突然少吃很多。 (2)只能減少部分炒菜油,減少一些精白主食,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yǎng)素一種都不能減少供應。 (3)運動也宜循序漸進,讓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量力而行, 大姨媽好,你也好 雖然有很多女性報告了運動之后月經受影響的情況,但并非所有女性在運動時都存在這類問題。 曾有一位男士告訴我, 他的夫人為了減肥,有半年時間晚上完全不吃正餐,只吃些水果。但是,她的身體狀態(tài)仍然正常,月經也很規(guī)律。 西方國家的女性在健身后出現(xiàn)月經紊亂情況的報告比較少。 究其緣由,我猜想可能是由于體質差異和消化吸收能力的不同。歐美女性普遍從小獲得充足蛋白質營養(yǎng),身體較為強壯,肌肉較為充實。 上面所說那位不吃晚餐的夫人原來是個運動員,肌肉充實,身體底子特別好,不是瘦弱女性可比。即便幾個月的時間中飲食營養(yǎng)不足,身體肌肉量下降,但仍然可以維持正常的激素水平和月經周期,并不會明顯表現(xiàn)出對健康的不利影響。 然而,如果長年累月運動過多而食物不足,還是會看到健康水平下降的蛛絲馬跡。 那位不吃晚餐的夫人,原本體能超群,身體溫暖,吃嘛嘛香,在不吃晚餐半年之后,明顯力氣變小,怕冷,手腳發(fā)涼,胃腸也變敏感了。再繼續(xù)下去,恐怕距離影響大姨媽也不遠了。 男性普遍比女性肌肉充實、代謝率高,又沒有月經問題,所以短期「斷食」,幾個月節(jié)食,顯得沒有那么明顯的不良影響。 但是,運動營養(yǎng)專家表示,近年來因為食物不足和運動過量造成身體受損的案例絕非罕見。 主要的表現(xiàn)包括體重下降到不健康范圍、運動后疲勞難以消除、工作學習精力不足、容易患感冒或感染后恢復緩慢、貧血缺鋅、肌肉量減少等。 那些大運動量的運動員,都要有營養(yǎng)保證,長跑運動員的日常食量遠遠超過正常人,否則無法維持那么大的運動量。 所以,飲食和運動必須是一個平衡。在保證充足營養(yǎng)的前提下,才能享受運動的美好感受,成就活力滿滿的美好身體。 |
|
來自: 好大水 > 《營養(yǎng)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