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孔子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大。老子雖然滿腹經(jīng)綸,但他逃避現(xiàn)實,明哲保身,過隱遁的生活。若不是西出函谷關被阻不讓走,試問《道德經(jīng)》能流傳后世嗎?再好的東西也同尸骨一樣爛掉。說孔子為統(tǒng)治者服務,那是以偏蓋全,不了解孔子的生平及歷史,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見樹木,未見森林! 孔子首先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播開辟了先河。古代的歷史文化沒有孔子的私人講學,文化就不會普及到貧民百姓。《詩》,《尚書》《禮記》《易經(jīng)》《樂經(jīng)》《春秋》就絕跡了,因這些書是孔子整理編輯才得以流傳的。其次,孔子專講德,講怎么做人和做事。是人的學問,面對的是社會人生,對官對民做人是一視同仁。都有教育意義,是實用的知識,與吃飯一樣離不開。人若無道德約束,比野獸還野曾! 老子講道是哲學,站高看的遠;孔子講德是道的一部份,是具體的人的學問,是具體科學。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補充。但沒有哲學,可以生活;可沒有科學,難以生活。從這點看,孔子卻是貢獻大,不愧至圣先師,萬載受尊。 |
|
來自: whd991 > 《中醫(y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