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水道密集,東有黑龍江、烏蘇里江,西有嫩江,南有牡丹江、松花江,加之嫩江濕地、三江濕地行程豐富的淡水資源,自然也有了種類繁多的淡水魚,春夏秋可坐上船捕魚,冬季還有內(nèi)容豐富的冬捕節(jié)。世人都知道東北燉菜是一絕,單就燉魚就有鯰魚燉茄子、鯉魚燉白菜、鯽魚燉豆腐、鰉魚燉土豆,更有清蒸白魚、煎燜馬哈、澆汁重唇、紅燒鱘魚美味無比。黑龍江人將本地產(chǎn)的魚類編成順口溜叫三花五羅十八子,今天我們就來詳解一下這些美食。 三花鰲花(鱖魚):黑龍江、松花江、牡丹江都盛產(chǎn)鱖魚,鏡泊湖鰲花尤其有名。三江水質(zhì)清澈甘冽,水質(zhì)冷涼,出產(chǎn)的鱖魚肉質(zhì)細(xì)白,格外鮮嫩。黑龍江省冬季漫長,魚類生長緩慢,黑龍江的鰲花大者可以長到十斤。將北方特產(chǎn)松子與鰲花放在一起做成“松子鰲花”。 鰲花 鳊花(長春鳊):鳊花脂肪含量極其豐富,卻又不是長滿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肌肉中脂肪含量高達(dá)百分之十三,因而肉嫩味鮮。鳊花可煎可燉,煎燉皆宜。 鳊花 鳊花 鮚花(鯽魚):一般鯽魚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寬點(diǎn)。鮚花卻是橢圓形,體形肥大,長的鱗色銀白,鮚花大的能長到五斤,越大越好吃。鮚花體大肉鮮,可清湯,可煨湯,可清燉,可清蒸,可煎燜,可紅燒。 五羅哲羅(哲羅鮭):冷水鮭魚中的大型肉食魚,世界稀有冷水魚種之一。哲羅在冷水中生長,又以活物為食,因此肉質(zhì)格外細(xì)膩。黑龍江人拿它做餡包餃子、燴魚片、燒魚塊,氽丸子。 法羅(三角魴):最大能長到十來斤。和鳊花一樣,發(fā)羅的肉也富含脂肪,同樣宜煎宜燉,用發(fā)羅吊湯,味美鮮香,如做成酸辣口,是醒酒的好東西。 雅羅、胡羅、銅羅:這三個(gè)體型小極少內(nèi)運(yùn),到黑龍江、烏蘇里江一帶才能品嘗到。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醬燜、香酥、燉湯均佳。 十八子(是個(gè)泛稱,不是十八種魚)七里浮子(鱘魚、鰉魚):國寶級(jí)的珍品,鱘魚肉質(zhì)柔韌,最有特色的是七里浮子的骨刺都是脆骨,連魚頭都能全部嚼食。有一道菜是是鰉魚燉土豆,就是以它為主料燒制的。 鲇魚球子(鯰魚):一句俗語: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熱炕頭上盤腿一坐,炕桌上一大盆鯰魚燉茄子。小酒盅一端, 吱溜一口酒,吧嗒一口魚。 鯰魚燉茄子 嘎牙子(黃顙魚):基本只有醬燜一種做法,因?yàn)樗赓|(zhì)極嫩,用別的做法都會(huì)變形。 島子(白魚):興凱湖的大白魚最出名,有一道菜叫“清蒸白魚”。 鯽瓜子(鯽魚):四兩半斤,易于烹調(diào)。酥鯽魚,紅燒鯽魚,干炸鯽魚,鯽魚燉豆腐,更是下飯的好菜。 牛尾巴子(烏蘇里鮠)、鯉拐子(鯉魚)、草根棒子(草魚)、鰱子(鰱魚)、狗魚棒子(黑斑狗魚)、柳根子(拉氏鰻)、船丁子(蛇鮈)、斑鱒子(黑龍江鮰魚)、青根棒子(青魚)、黃姑子(銀鲴)、紅眼瞪子(赤眼鱒)、山鯉子(東北鳈)、葫蘆片子(黑龍江鳑鲏)、沙姑鱸子(蛇鮈的一種)、紅尾巴梢子(擬赤梢魚)、白漂子、紫泥肚子、細(xì)鱗子、刁子 就先說道這吧,我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