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學(xué)習(xí)英語,都有一種誤解。 希望盡可能多學(xué)高階詞匯。 只有認(rèn)識別人不懂的單詞,才能證明自己的英語水平更高。 其實(shí),這是一種錯誤的認(rèn)知。不利于提高英文,而且事倍功半。 不過,這也不能怪我們,畢竟社會風(fēng)氣如此。 比如,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一些推文: “生氣還在用angry?你out啦!” “這些老掉牙的詞,只有小學(xué)6年級的孩子才會用!” “用這些詞來替換,讓你聽起來更像美國人!” 再比如,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一類的書籍: 《30天背完高階單詞》 《進(jìn)階詞匯合集》 甚至還有人專門列過表格,將單詞分為三六九等...... 這些內(nèi)容,書面上說得通,但是實(shí)際運(yùn)用價(jià)值卻要大打折扣。 理由有四,最簡單的一個就是:我們所認(rèn)為“低階”的詞匯,往往是native speaker最常用的。 國外曾經(jīng)做個一個調(diào)查,統(tǒng)計(jì)哪些是人們?nèi)粘I钪凶畛S玫脑~。 調(diào)查顯示,“sad, happy, good, fine, forget” 等等這類“簡單”的詞反而被引用的次數(shù)最多。 對native speaker來說,英語是他們的母語。 這類單詞深受他們的喜歡,到了我們這兒,卻變成“低階”了,恨不得趨而避之? 這個確實(shí)說不通。 第二個理由:英文的好壞,不在于華麗的辭藻,而在乎能將小詞用活。這里說的“小詞”,往往就是介詞以及我們最容易忽視,也是最常見的單詞。 比如 “you are on”這個短語,可以猜猜是什么意思嗎? 不是“你在上面”,也不是“你被打開了”。 而是“成交!沒問題!”的意思。 根本不用去想其它的詞匯,小小的一個“on”,便有如此威力。 而且,如果你在雅思、托??谡Z中用到這個短語,保證會比“no problem或者 agreement或者deal”的得分高。 我們在電影里,也可以經(jīng)常聽到這個短語。 一起來看看這個例子: A: Can you sell me your TV for a hundred bucks? 可以把你的電視機(jī)100塊賣給我嗎? B: You’re on. 成交。 再看一個有介詞的例子:make out make是“制作”的意思,但是加上out之后,意思就大變了。 它可以有很多種意思,我們看一下最常見的兩個。 第一,表示做一些羞羞的事情。 I saw them making outat the party. 我看見他們在聚會上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第二,表示“弄明白,搞清楚” I can’t make outwhat you're saying. 我搞不清楚你在說啥。 英文中有非常多的介詞和小詞,將這些介詞與簡單的動詞搭配起來,可以組成很多很多的意思。 但是不能隨便搭配哦!畢竟別人的語言已經(jīng)自成體系,我們不能隨意創(chuàng)造。 而且英美人士還特別喜歡這類的表達(dá),因?yàn)楹唵?,易懂?/p> 第三個理由:很多很復(fù)雜的英文,其實(shí)都是由簡單的英文來表達(dá)的。我們來舉一堆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