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詞牌名,相傳為唐代李白(701一762)所作,因其詞首句有‘’秦娥夢斷秦樓月‘’故名。雙調(diào),四十六字,有仄韻、平韻兩體,以仄韻為正體。上下兩段各三仄韻、一疊韻。 中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樂源游上清明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此詞描寫一個在秦樓賣唱的女子,夜半醒來,懷念故鄉(xiāng)。上段主要是傷別,唐代長安郊外有灞陵橋,兩邊遍植柳樹,而‘’柳‘’‘’留‘’同音,折柳送別,表示惜別。下段主要傷逝,在清明時節(jié)踏青時,望著落日,面向古道,遙望故鄉(xiāng),音訊斷絕,只剩下漢代殘破的宮闕與陵墓。 此詞已過去了一千二百多年了,然而我們現(xiàn)在讀來仍幾近白話,理解毫無障礙,為何?因為詞是用來傳唱的,如果象那些晦澀難懂的古詩的話,不僅無法入曲,更無法流行。這也是筆者在詩詞中偏愛詞的原因。 古代人的詞,現(xiàn)在仍朗朗上口,很容易理解,如果我們現(xiàn)代人填詞卻還讓人看不懂的話,那何以面對先人?此曲大多用入聲韻,要掌握還是有點難度。筆者作此文時正值夜深,看到天邊朦朧的冷月,不禁勾起了獨自在燕京打拚的女兒,也得一首: 寒風冽,魂飛燕冀霜冰月。 霜冰月,時時夢想,奈何惜別。 年年盼望春佳節(jié),離多聚少聲凝咽。 聲凝咽,憂心欲碎,幾時能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