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虎榆燙傷膏 地榆、大黃、虎杖各40g,黃連、白蘞、海螵蛸、爐甘石各20g,沒 藥15g,冰片4g。諸藥共研細(xì)末,過篩,取麻油適量,將藥末調(diào)成稀 糊狀,裝瓶備用。使用時,將油膏涂于燙傷部位,每日2~4 次。若 創(chuàng)面不清潔,先用生理鹽水洗凈;如有水泡,可用無菌注射器將水 抽吸盡,然后將油膏涂敷于燙傷創(chuàng)面。 本方有清熱消炎、止痛消腫之功。有報道運(yùn)用其治療燙傷35 例,結(jié)果: 34 例均于7~11 天痂皮脫落而痊愈。 26.復(fù)方膽草油 龍膽草、黃連、黃柏各15g,生地、生地榆各20g,甘草、白芷、紫 草、當(dāng)歸、五倍子、劉寄奴、白及各10g ,麻油750g 。上藥與麻油一 并文武火煎至藥枯,濾去藥渣,貯瓶備用。用時創(chuàng)面常規(guī)消毒,以 潔凈毛刷蘸油涂敷,每日10 數(shù)次,創(chuàng)面見棕黃色痂皮后可減為每 日5 ~6 次。宜用暴露療法。 本方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收斂生肌之功。有報道運(yùn)用其治 療燒燙傷100 例,其中Ⅰ 度13 例,淺Ⅱ 度~ 深Ⅱ 度84 例,Ⅲ 度3 例。結(jié)果全部治愈。 27.復(fù)方黃柏酊 黃柏10g ,虎杖30g ,地榆15g ,白及12g ,棗樹皮20g 。用80 % 酒精浸泡48 小時,濾出液即可使用或瓶裝備用,長期保存不失藥 效。用時先以生理鹽水或新潔爾滅沖洗傷口,然后用無菌紗布蘸 干創(chuàng)面水分,用小型噴霧器裝藥液向創(chuàng)面均勻噴灑,以藥液不流失 為度。因藥液蒸發(fā)干燥快,一般每分鐘噴藥1 次,直到瘡面干燥結(jié) 痂后可改為每小時或更長時間1 次,噴藥后不用包扎(冬季用篷式 燈罩保溫防止感冒)。 本方有解毒燥濕、收斂生肌之功。有報道運(yùn)用其治療燒燙傷 150 例,結(jié)果全部治愈。其中10 例大面積燒傷病人在28 ~30 天 治愈;燒傷面積30 % ~40 % 的50 例治療天數(shù)最長者26 天,最短 者19 天,平均225 天; 90 例小面積病人平均在115 天治愈。所 有病例未發(fā)生感染或敗血癥 28.系列秘驗方 1 )止痛膏:羊脂、豬脂、松脂各225g ,蠟15g 。取豬、羊脂于 銚子內(nèi),以肥松節(jié)點(diǎn)火,煎三五沸,下松脂及蠟令熔,攪和,傾于新 瓷器內(nèi)盛。涂患處,每日2 ~3 次。本方出自《圣惠方》,有潤膚止 痛生肌之功。適用于燒燙傷晝夜熱痛者。 ( 2 )參末散:苦參500g ,研末,酒調(diào)敷患處。本方出自《青囊秘 傳》,有清熱燥濕之功。適用于水火燙傷。 ( 3 )地榆油:生地榆粉40g ,大黃粉10g ,麻油50ml 。上藥調(diào)成 稀糊狀,涂敷患處,每日1 ~2 次。本方有收濕止癢、清熱解毒之 功。適用于燙傷,膚色焮紅,皮膚腫脹,水泡成片者。 ( 4 )冰霜散:生寒水石、煅牡蠣、樸硝、青黛各30g ,輕粉3g 。上 為細(xì)末,新水或油調(diào)搽患處。本方出自《活法機(jī)要》,有清熱解毒、 燥濕止痛之功。適用于燒燙傷之創(chuàng)面破潰疼痛者。 ( 5 )青芝丹:雞子白、菊葉汁、飛青黛各90g ,滑石45g ,黃柏末 30g 。上藥后3 味研勻,以雞子白、菊葉汁調(diào)成糊狀,用時涂于患 處。本方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痛之功。適用于燒燙傷。 ( 6 )清涼膏:當(dāng)歸30g ,紫草6g ,大黃粉45g ,香油500g ,黃蠟 120 ~180g 。以香油浸泡當(dāng)歸、紫草3 日,再以微火熬至焦黃,離 火,去渣濾油,入黃蠟加火熔勻,待冷后加大黃面攪勻成膏。外敷 患處。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功。適用于燙傷、燒傷等清潔 創(chuàng)面。 ( 7 )凝露散:白及30g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60g 。上藥共 為末,香油調(diào),頻搽患處,如有滲出液者干摻。本方有清熱解毒、燥 濕收斂之功。適用于燒燙傷。 ( 8 )白玉膏:鯽魚大者2 條,鉛粉500g ,輕粉15g ,象皮(烘,研) 30g ,珍珠粉9g ,麻油500ml 。用麻油煎鯽魚至枯,瀝去骨,再煎一 二十沸,離火少傾;然后下鉛粉、輕粉、象皮末、珍珠粉,攪勻成膏。 外敷患處。本方出自《瘍科心得集》,有去腐收濕,生肌長肉之功。 適用于燒燙傷、臁瘡。 ( 9 )湯火止痛散:大黃末(微炒)、當(dāng)歸末各等份。將上藥末混 勻,用麻油調(diào)搽或干摻瘡面。本方出自《景岳全書》,有解毒止痛之 功。適用于燒燙傷,瘡面焮紅腫痛者。 ( 10 )三黃冰榆散:大黃、黃連、黃芩、地榆各10g ,銀耳6g ,冰片 3g 。先將前5 味研極細(xì)末,加入冰片稍研,混勻裝瓶。用時常規(guī)清 潔創(chuàng)面,表皮未脫者以香油調(diào)敷,表皮已脫者以干粉直接敷,每日 3 ~4 次。本方有解毒收斂、瀉火止痛之功。適用于Ⅰ 度、Ⅱ 度水火燙傷。 11)冰片雞蛋油:將雞蛋( (10 個或更多)煮熟取蛋黃干炸煉 油;每30g 油加入冰片15~30g,密封貯存。用時外搽皮損瘡面。 本方有消腫止痛、固皮生肌之功。適用于燙傷瘡面,久不愈合?;?br>膿性瘡面及有腐敗組織之瘡面勿用。 ( 12 )酸棗樹皮煎劑:取酸棗樹內(nèi)皮層1000 ~2000g,加水 5000ml,煎熬4~5 小時,過濾去渣,再濃縮成500ml,滅菌備用。 用時先清潔創(chuàng)面,以電吹風(fēng)吹干或烤干,每日涂藥1~2 次。本方 有解毒護(hù)創(chuàng)之功。用于治療燒傷500 例(輕度324 例,中度109 例,重度67 例),結(jié)果治愈495 例,死亡5 例。治愈中面積最大為 74% ,最小為05% ,平均119% ,平均住院天數(shù)157% 。 ( 13)老黃瓜浸出液:取留種老黃瓜若干,去瓤及削去外皮,切 1 寸厚瓜片放入干凈玻璃瓶中,密封置陰涼處, 3 個月后則可化成 水液。用時以該液外搽患處,并以消毒紗布蓋住潰瘍面作濕敷,每 1~2 小時倒少許浸液濕潤紗布。本方有清熱涼血之功。用于治 療石灰粉燒灼傷30 余例,最快2 天,最慢7 天,平均3 ~4 天結(jié)痂 生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