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減濟(jì)陰湯 黃芩、銀花、地丁、浮萍各12g ,野菊花、滑石各15g ,黃連、赤 芍、甘草各6g ,梔子、連翹、丹皮各9g 。上藥水煎取汁,每日服2 次,每日1 劑。有祛暑解毒利濕之功。 7.薏仁竹葉散 薏苡仁、淡竹葉、滑石、白蔻仁、大青葉各15g ,黃芩、連翹、銀 花各12g ,生甘草6g 。上藥水煎取汁,每日服2 次,每日1 劑。有 解暑利濕化毒之功。 8.除濕胃苓湯 茯苓、豬苓各12g ,滑石15g ,蒼術(shù)、陳皮、厚樸、炒白術(shù)、澤瀉各 9g ,生甘草、桂枝各5g 。上藥水煎取汁,每日1 劑。分2 次服,有 健脾利濕之功。 9.系列秘驗(yàn)方 1 )連翹、青蒿、佩蘭、綠豆衣、竹葉、白扁豆各9g ,薄荷6g ,車 前子、六一散、大豆卷、天花粉各12g 。每日1 劑,水煎分服。 2 )綠豆60g ,銀花10g ,薄荷3g 。每日1 劑,煮水加糖,代茶飲。 3 )青蒿、野菊花、大青葉、天花粉各12g ,車前子、六一散、赤 芍、銀花、連翹各6g 。每日1 劑,水煎分服。 4 )生石膏30g ,知母、竹葉各9g ,燈心1 扎,綠豆殼、粳米、沙 參各15g 。每日1 劑,水煎分服。 5 )枸杞葉100g ,白糖少許。每日1 劑,煎湯分服。 6 )沙參、麥冬、山藥、青蒿、白扁豆各12g ,茯苓、丹皮、烏梅、 玄參各6g 。每日1 劑,水煎分服。 7 )羊耳菊15g ,桑椹子、麥冬、黃芪、葛根各9g 。每日1 劑,水 煎分服。 8 )金銀花、大青葉各20g ,蘆根30g ,蟬衣、薄荷、甘草各6g , 荊芥、桔梗、藿香、神曲各12g 。每日1 劑,水煎服。 9 )六一散120g ,梅片12g 。共研細(xì)末,外撲。 10 )綠豆粉10g ,梅片25g ,滑石粉加至100g 。外搽患處。 11 )枯礬10g 研細(xì)末,六一散30g 。和勻,外撲。 ( 12 )松花粉500g ,薄荷、明礬各10g ,蛇床子20g ,冰片2g 。共 研極細(xì)末,和勻。外撲患處。 ( 13 )蛤粉、滑石各50g ,白石脂、白龍骨、生石膏、寒水石各5g , 粟米粉10g 。共研極細(xì)末,每用少許干擦患處。 ( 14 )輕粉、石膏、黃柏各等份,共為細(xì)末,干撒患處。 ( 15 )赤石脂、黃柏、蠟面茶各半兩,龍腦1 分,白面2 兩。共研 細(xì)粉,干撲患處。 ( 16 )葛粉3 兩,甘草、石灰各1 兩。共研細(xì)末,撲于患處。 ( 17 )滑石3 兩,白礬1 兩,棗葉4 兩。共研細(xì)末,撲于患處。 (8)滑石粉5兩,白龍腦1錢。上藥研細(xì)末,患部先以棗葉湯
洗,后以上藥粉撲之。 1 (9)干藕節(jié)2兩,生油麻3合。先搗油麻如膏,后下藕節(jié)末和 勻,再入蜂蜜少許,涂于患處。 1 (0)鮮苦瓜1條。將苦瓜洗凈去仁,切碎,搗爛取汁。將瓜汁 直接涂在痱子上,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用藥2~3 日便可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