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字衡臣,1672年生于安徽桐城,自他入仕起,便深受康熙器重,到雍正年間,他的政治生涯更是達到了頂峰,最后他逝世于乾隆年間,是唯一被供享太廟的臣子。 作為歷經(jīng)三個朝代變更的元老級重臣,張廷玉的歷史評價極高,工作上,他一絲不茍,處理公務絕不過夜,日夜加急不休處理上百份文件卻從不出錯。作風上,他生性高潔清廉,絕不私拿他人之物。在位時期,整頓吏治,肅清朝堂,并紛紛在政治,文化等領域做出了許多杰出的貢獻,也無怪他能成為供享太廟之臣。 此后,他于乾隆時期逝世,尸身被安葬于桐城,并建立起了張廷玉墓園,占地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后來雖然遭到破壞,但相關部門經(jīng)過修整后,又原樣的進行了復原。
墓下三層地墁石祭臺扇形展開,上置供桌、香爐、燭臺、香筒等石祭具。再下設九級拜臺,中貫神道,兩旁依次排列文俑、武俑、馬、文豹、羊、獅、赑屃負御祭碑等石像生,石像生前立四柱石坊。石坊下50米為張氏享堂,享堂前設照壁,上嵌雍正書“調(diào)梅良弼”、“ 贊猷碩輔”石匾。 |
|